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培训中心

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4 10:50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训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组织实施全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服务与指导。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北街2188号
法定代表人 张忠榜
开办资金 95.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01万元 94.0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1、夯实基础,着力培训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今年,我单位承担农业科技大培训任务4700人次,截止目前已完成4800余人次,占全年任务量的102%。其中农业科技培训2600余人次,政策解读培训1871人次,扶贫培训61人次,科技之春培训70余人次,其他培训201人次。2、多措并举,确保培训任务取得实效。坚持以参训学员为中心,依托合作社、农业园区、田间学校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及时掌握一线培训需求,实现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后续跟踪服务有效衔接。2022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农村致富能手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远程科技教育等培训工作,踏踏实实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贡献。3、农村片区化建设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省级示范县和“三档村”建设项目。根据年初项目计划安排,截止目前,一是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项目完成了2017年度剩余资金拨付工作,正在收集2018年度、2019年度报账资料,并会同财政局正在验收2020年项目。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项目,在三个街办四个村进行。其中五台街道东尧、西尧村不仅完成验收,而且完成500万资金拨付工作;子午街道东台新村项目完成已通过验收,拨付资金230万元;王莽街道清水头村因建设内容变更,正在建设。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档村项目,2019年度三个村全部完成资金拨付工作;2020年度7个村,其中2个村完成资金拨付工作,4个村完成建设通过联合验收,报账资料审批手续已完成,等待拨付资金,子午街道东台新村已完成项目建设,验收未通过正在整改。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我单位全年共承担农业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等任务共计4700人次,年终累计完成4900余人次,超额完成培育培训任务的104%。经过一年的教育培训,受训人员生产技术和销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年增收可达3万元。为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我们利用科技大篷车、乡村科技书屋等设备和手段,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名家影视片讲座、同步农业远程教育课程收看收听等方式培训,创建我区农民公共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扩大农民教育培训覆盖面。在各乡街通过土专家、产业带头人答疑解惑,实现农民就近接受服务指导。及时将农民对培训情况、效果进行总结反馈,不断优化宣传、培训内容,切实保证宣传到位、培训到家,确保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取得实效。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解决了群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问题:工作主动性不足,效率不高;单位领导班子力量尚需加强,面对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缺少出谋划策、共同商量的商议机制,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入瓶颈期。受土地征用拆迁、新冠疫情、受众群体思想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未接受培育培训的农业从业者人数逐渐减少,高素质农民培育招生人数及质量进入相对瓶颈期。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单位师资力量建设,持续抓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培训与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及有效方式,拓展职工的视野,创作更多有利条件,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完善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及评价机制,努力提高职工创新教育培训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干部职工专业化成长,保障单位长期可持续发展。二是不断加强单位管理,从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基地建设着手,保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这一民生工程的社会效益,总结、提升长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新模式,进一步扩大我区农民教育培育工作的影响力。下一步工作思路:我单位今后将继续按照法律法规开展相关业务活动,不断提升业务质量,继续完善培育功能,在培训人数、培训模式、培养方向、扶持政策上实现突破,形成多赢局面。在提升农业从业技能的同时,紧盯“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目标,植入市场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强化社会服务。继续坚持高质量培训培育培养长安区农民,送知识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支撑,争取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