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第四小学

西安市长安区第四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5-04 10:40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第四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靖宁路
法定代表人 王韶斌
开办资金 22438.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492.61万元 22494.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1.强师能、塑师德,骨干队伍逐渐形成学校积极为广大教师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提升创造条件。一是学校为教师订阅教育教学等各种刊物,鼓励教师坚持每日读书学习,通过开展“每日晨读”“读美文悦其心教师读书分享”“读课标”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教师将读书学习经常化、工作化。二是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开展教师微课大赛、教学能手示范课、专题讲座、邀请区教研员进行跟踪性听评课、每月一期的班主任论坛及参加各级各类的专家线上学习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达到了迅速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名师团队,逐步树立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形象的目标。2.抓常规、促教研,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双减”要求,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升“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质量,我校聚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形成专题,采用研、辩、磨、展、评“两段五环制”教研模式,扎实有效开展课例研讨活动8次;近一年来开展“观课议课”“学习交流”4次,扎实抓好常规教研活动,实现以教研促质量的目标。我校继续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效果即成果”的课题研究思路,本学年学校立项校本课题13个,区级课题3个,课题范围覆盖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我校积极开展“四进”式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品牌。一是劳动教育进课堂。教师将劳动课堂搬到寝室、餐厅、劳技教室、厨艺教室……教给学生叠被子、整理餐具、做手工、做饭洗碗等基本生活技能,发挥好劳技课的教育功能,做到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二是劳动教育进校园。我校建设了农耕园,常态化的组织学生到学校的种植园里认识植物、种菜、收菜;班级开展“春萌种芽”活动,建立班级绿化角,体验劳动创造绿意的快乐;集中开展“劳动周”活动,形式包括主题班会、劳动技能竞赛、美化教室成果展示等。三是劳动教育进家庭。要求每位学生在家学习自己整理书包、洗袜子、洗碗,至少学会一道拿手菜,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和对家庭的归属感,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四是劳动教育进社区。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社会,将劳动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劳动实践的形式更加丰富。将三月雷锋月作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校外自主劳动,学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自觉扶起路边的共享单车;疫情期间,为医疗工作者送温暖,表达感恩之情,践行文明礼仪,弘扬劳动之美。3.多渠道、全方位,德育途径不断拓展。我校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多个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通过开展“八虎闹春实践作业展”“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我让妈妈露笑脸”“植绿护绿”“最美教室评比”“古诗配画”“绘制英雄卡网上祭英烈”“汉字书写大赛”“首届校园读书节”“首届校园艺术节”“首届校园体育节”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超越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创建学校特色课程——棉絮画、陶艺、面塑、剪纸,并形成一条与众不同的特色发展之路。我校将特色建设集学校、班级、学生于一体,开设棉絮画、陶艺、面塑、剪纸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点带面,逐渐形成学校的特色项目。4.强督导、促落实,疫情防控多措并举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校园卫生安全管理,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一年来,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等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和全校师生素质明显提升,深受家长以及社会的好评。2.经济效益:足额财政拨款,专款专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及方式,拓展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学校今后将继续按照法律法规开展相关业务活动,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4)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西安市“绿色”校园2022年长安区教科研先进单位2022年长安区劳动教育先进单位2022年长安区“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