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育发展。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长兴南路与南长安街十字西北角教育局院内3楼 | |
法定代表人 | 郑宏利 | |
开办资金 | 47.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23万元 | 25.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2年6月15日法人由赵宏变为郑宏利。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组织观摩展示,强化示范性1.开展教学观摩研讨、“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将“名师+”研修共同体教科研工作和各学科送教下乡活动充分结合,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市、区两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和小学、幼儿园全学科送教下乡活动。2022年4月28日在杜曲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以“聚焦数学学习做好入学准备”为主题的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6月17日赴子午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区“名师+”研修共同体送教下乡活动;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音乐市级课题实践活动,6月17日赴五台街道中心学校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秉承传统文化,落实“双减与学科思政融合”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送教下乡活动;9月16日赴太乙街道中心小学举办了西安市杨巧娥“名师+”、长安区太乙街道中心校“名校+”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11月22日在滦镇街道西留堡小学组织开展了小学部分学科送教下乡活动,发挥了“名师+”研修共同体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中教组5月12日在长安二中开展202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优质课巡回展示交流活动;5月31日-6月2日,在兴国初中举办初中各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11月16日在长安二中举办高中各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进一步更新和丰富了我区中学教师的执教水平和执教能力,培训教师580余人。2.开展教科研创新标兵教学展示活动。5月12日采取线下活动与线上视频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长安区教科研创新标兵”示范观摩活动;11月,开展了全区教科研标兵教学展示活动,为全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双减”树立了典型,提供范例。(三)立足本土,做好复习备考专题辅导工作小教部坚持考前专题辅导,帮助老师梳理复习思路,提高复习质量。2022年5月19、20日在长安二小开展小学毕业年级专题辅导,采取线下辅导加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六年级学科教师提供了复习工作的基本遵循。为提高我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中考高考的指导思想、命题趋势、复习策略,充分发挥名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4月13日至15日在长安三中召开了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4月25日召开了高三模拟考试成绩分析暨高考备考推进会。(四)聚焦课堂教学,强化新理念3月7日、10日、11日小教组赴滦镇街道鸭池口小学、王莽九年制学校、太乙街道新关小学进行诊断性听课;3月28、29、4月1日分赴一小城南分校、三小、四小开展诊断性听课及新优质学校成长指导;4月6、7日赴长安一小、郭杜大学城学校进行磨课;4月11、14日赴韦曲双竹小学、杨庄中心学校及幼儿园进行跟踪性听课;4月18、19日因疫情中小教组集中听评学校网课;4月24、29日赴砲里中心学校、滦镇泉子头小学进行指导性听课;5月26日赴长安二小进行跟踪性听课;9月26、28日分赴长安五小、鸣犊中心进行指导性听课;10月9、10、11日赴长安区一小城南分校、鸣犊中心校、八小进行跟踪性听课;11月23、24日赴西北大附小、橡树湾小学进行指导性听课;12月6、7、8日赴西北大附小、长师附小、博雅小学进行指导性听课。4月28日中教组分组到樊村初中、杜曲初中诊断性听课;5月10日分组赴祥峪九年制、王莽九年制开展诊断性听评课;5月17日赴长安区第十一中学开展诊断性听评课;9月28、29赴长安一中实验中学进行诊断性听课;10月19、20日赴长安六中进行诊断听评课;11月1、2日赴三中开展诊断性诊断性听评课活动;12月6日赴引镇初中指导性听课。(五)提升科研水平,强化有效性1.跟进指导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有效提升。完成各级各类课题的跟进指导工作: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规划科课题71项,市级规划课题52项,市级小课题169项,区级课题353项。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实验校,通过听评课、个别交流、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推动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有效提升。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召开区级课题中期推进会。评选教科研创新明星学校8所、课堂革命示范学校5所、教科研创新标兵20名、教科研创新案例50个、教科研先进单位和先进教研组各20个。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各校(园)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健全教研活动组织机构,每周要有规定的时间专门开展教研活动,要聚焦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六)精心筹划,开启我区思政工作新局面区教研室从2021年12月起,精心筹划2022年长安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本次活动按照“人人参与、校校练兵、赛区遴选、区级展示”的方式筹划进行。2022年1月完成校级赛,3月完成了赛区遴选,6月完成了区级展示评比,三级活动参与教师人数200多人,最终评比出“教学标兵”和“教学能手”68人,评出赛区赛“优秀组织单位”5个。2022年6月,思政科与区教研室联手,举办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长安区“主题团队”(思政)课示范活动,展示中学示范课课例2节。(七)精雕细琢,做好创新大赛参赛教师指导工作西安市第二届中小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分校级初赛和推荐(9月28-30日)、区级复赛和推荐(10月8-10日)、市级决赛和推荐三个阶段。小教部与中教部各教研员共辅导111名中小学教师参加西安市教学创新大赛。其中28位教师被西安市教育局推选参加陕西省教学创新大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深入课堂,帮扶指导本年度,中小教部共深入长安三中等95所学校进行跟踪性听评课51节,指导性听评课336节,诊断性听评课614节,调研性听评课92节次,指导教师1350余人。(二)科学评价,落实“双减”做好义务段三至九年级试题的命制工作,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要求。区教研室面向全区共征集小学一、二年级无纸化测评方案直属小学,民办小学,街道中心学校方案42份,学校方案72份。(三)课题引领,强化教研本学年,完成了2022年度省市两级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2019年度20项市级规划课题的结题工作;2021年度169项市级小课题的立项、开题、结题工作,按时敦促教师完成研究工作;完成了2021年度353项区级课题的开题工作、召开区级课题中期推进会,,其中,思科体音美劳技幼等课题研究数不低于研究总数的25%,为我区教育均衡、优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智力支持。2021年市级规划课题负责人累计4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1480余人进行了线上培训。(四)名师送教,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四个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带动作用,共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8次,送教课52节,参与教师400余人次,有力地带动和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教师,也为我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增加了新成员,输入了新能量。(五)思政练兵,把准方向从2021年12月起,精心筹划2022年长安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2022年1月完成校级赛,3月完成了赛区遴选,6月完成了区级展示评比,三级活动参与教师人数200多人,最终评比出“教学标兵”和“教学能手”68人,评出赛区赛“优秀组织单位”5个。(六)教研评优,成果汇总在全区评选出教科研先进单位20所,先进教研组25个,教科研创新标兵20人;完善了“明星学校”“教科研创新案例”“课堂革命示范学校”评选细则,并评选出教科研明星学校8所,课堂革命示范学校3所,教科研创新案例50个;征集上报市级教学成果3016份。(七)光盘优课,悉心打磨开展高中新课程优质课评选活动,涉及14个科目,共收集近100节光盘课,并把优秀的23节课例推到市上;上学期各教研员精心打磨、全面指导,在市级光盘课评比中,我区2人获得一等奖,8人获得二等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本年度,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工作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具体改进措施如下:1.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锻造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优良、业务精湛、团结有为的教育科研工作队伍。2.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做到目标落实,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确保下学年各项工作按计划按期高质量完成。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继续做好小学毕业年级、中高考服务工作,加强初中段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组织好区级公开课活动,开展好薄弱学科及薄弱学校督导听课工作等。2.开展常态化诊断性听课活动,并进行跟踪性听课。了解各校“双减”政策的落实情况,多关注教师作业设计数量和质量,对高中学校重点关注教师新课程理念的理解。3.围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开展教研活动。在低段、高一年级全面听课指导,调研新教材实施情况。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