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项目建设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进行服务工作。组织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监测、分析、评价、督导和推进;负责全县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服务工作。 | |
住所 | 大荔县府门前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史军旗 | |
开办资金 | 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发展和改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万元 | 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发改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做好省市重点项目工作一是完成省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任务。2022年列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151.1亿元,年度投资72.3亿元,31个项目已全部开复工,累计完成投资7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电建西北院大荔双泉分散式风电等14个项目建成投用。二是完成市县两级项目策划任务。2022年我县共下达项目策划任务600个,分解到30个县级部门和17个镇办。目前全县共完成策划项目610个,估算投资1032亿元,上报市级重点策划项目70个,总投资169.64亿元,编制策划文本171本,超额完成全年项目策划任务。2、项目建设亮点工作。一是落实“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县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落实,将重点项目逐一分解到28位县级领导包联,33名科级领导,20个责任部门,所有包联项目领导深入项目一线,召开项目调度会,研究解决制约和影响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机制作用。二是常态化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按照全市“一月一开工”要求,1-12月份共集中开工11次50个项目,总投资9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开工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69.3亿元,相较于2021年开工项目总投资增长26%。高标准完成5月份全市主会场开工活动工作任务。三是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制定项目手续集中办理方案,专班式推进落实,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实行容缺办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31个市级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全部办结。四是全面强化项目服务管理。重点项目实行专班化保障、清单式推进、精细化管理,建立市县级重点项目联络员制度,定时召开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会,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坚持周通报、月开工、季督查,持续打好项目开工、手续办理、攻坚推进组合拳,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经过一年来的辛勤工作,我们在项目建设、项目策划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市县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但与当前形势相比,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力度还不够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因此,我们将努力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2、项目管理制度更加规范。用制度保障项目有效推进,建立“三本台账”、实行“四项制度”、做到“五个坚持”。分别建立审批手续台账、重点包联项目问题清单台账、项目形象进展台账;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制、周通报制、月督查制、季度观摩制;坚持主管部门每两周送阅项目进展、坚持每月召开项目联络员会议现场办公、坚持每周县长例会听取重点项目汇报、坚持每月县委常务会听取重点项目汇报、坚持纪委巡查办半年专项巡查重点项目。通过不断强化督查管理,项目发展环境全面优化,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3、制定项目手续集中办理方案,专班式推进落实,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实行容缺办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市级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全部办结。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缺少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支撑。因前期工作投入不足,各部门项目策划包装深入研究不够,加之大的经济市场环境影响,大项目少、产业类项目小,缺乏能够形成产业优势、促进转型升级的龙头型、基地型、产业链式的“大块头、重量级”重大项目。二是要素制约较为严重。随着国家《政府投资条例》和规范举债方式等政策规定的全面实行,对项目建设程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项目建设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在今后将成为常态,“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将不被允许。加之秦岭北麓综合整治、用地指标趋紧、环保要求愈发严格,项目从策划到转化,再到争取项目政策、资金支持,落地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项目建设资金短缺。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问题是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重要因素。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筹集困难,项目建设推进有明显影响。整改措施在缺少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及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项目工作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产业,项目缺乏的根本格局还没有彻底扭转,我们将努力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促进转型升级的龙头型、基地型、产业链式的“大块头、重量级”重大项目。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拟定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8个,总投资14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9个,总投资58亿元、年度投资38亿元;续建项目9个,总投资87.9亿元、年度投资41.7亿元。与2022年相比,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个数增加7个,增长22.6%;年度投资增加7.4亿元,增长10.2%。2.提高项目服务保障。继续落实县级领导包联包抓制度,坚持项目清单式管理、专班化保障、一条龙服务,下势解决堵点难点,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落实水电路等开工配套条件,有效协调解决项目开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推动省市级重点项目早日开工,达到序时进度、形成有效投资。同时强化项目现场施工组织,强化外部建设原料物料供给,强化外部环境要素保障,强化资金筹融力度,力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施工强度,形成更多的实物工程量、投资量。3.抓好项目入库工作。逐项目、逐单位明确入库申报要件、流程、标准、时限等内容,建立时间表,主动服务,指导并督促项目单位抓紧准备项目入库,重点针对正在或即将实施但不具备入库条件的项目,加强与统计部门的对接,逐一分析具体情况,抓紧补齐统计要件,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真实反映项目投资情况,为实现稳投资、稳增长目标提供有力支撑。4.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围绕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盯国家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政策机遇,合理安排、科学谋划明年项目工作,超前策划包装一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动态建好储备库,下好项目招引先手棋,打好资金争取主动仗,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