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网络舆情应急中心

西安市长安区网络舆情应急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4 10:04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网络舆情应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网络舆论监管、应对和评论,网上宣传和舆论指导、处置热点、敏感问题,建设、管理、信息技术平台,网络管理和网站从业人员培训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69号东1114室
法定代表人 赵荟渊
开办资金 4.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07万元 4.5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西安市长安区网络舆情应急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推进全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正面宣传氛围浓厚,网络安全持续巩固,扎实有力,数字经济稳步推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实施“三三三”战略,建设美好新长安提供强大的网上舆论支持、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网络宣传方面:一是加强网媒合作,宣传量效创新高。累计推送宣传稿件12000余篇,短视频532条,海报147个,H514个,蝶变西安投稿54个视频109张照片,西望10年专题视频投稿5条,组织网媒采访活动36次,举办网媒网友打卡活动12次,策划开展“春来长安云赏花”等直播活动5次,观看量超300万;制作推出的“4岁隔离男孩有了两位大白妈妈”等系列基层防疫典型、“长安区隔离酒店化身月子中心”等3篇原创稿件被全网推荐;二是打造品牌宣传,特色亮点频出现。推出“长安云库”项目,收集全区16个街道、城市地标等19类567张照片,搭建全区数字图片素材共建共享平台;第三届长安大学城短视频大赛圆满收官,征集短视频158个,30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策划“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西部强区”系列报道15期,中省市网络媒体发稿200余篇次;制作推出“长安撤县设区20年经济发展主要数据”系列宣传,效果突出;网络公益工程、好网民工程成效显著,共征集筛选“书香长安·云相见”等优秀项目18个。三是推动话题热点,网民热情齐高涨。围绕疫情防控、秦岭美景等,深挖话题设置,引导网民互动,话题阅读总量超15亿,登上同城热榜超200次。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个人微博推送“长安千年银杏、南五台风光”相关贴文,引网民互动点赞。在网络管理方面:一是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三年任务顺利完成,形成政、企、民多方合力。二是开展违法违规网站排查,累计排查属地网站4892个,发现无法访问的网站1018个,协调处置涉博彩色情网站16个。三是健全举报机制、公布举报电话、用好举报平台、强化举报队伍,清理违法违规和不良有害信息383条。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心组织机关专题学习会、研讨会和务虚会,号召党员干部学报告、学党章、强落实。二是开展网信工作培训会5次,网络安全实战演练1次,有效提升全区网信队伍业务水平。三是开展“干部进基层”“骨干讲业务”等学习提升活动,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干部素养。四是加强信息报送,全员参与、每月通报,共报送市委网信办、区委办306条,采用151条,为近几年最多。五是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四个领域专项治理,查摆落实“三大任务”中的问题及“六个方面重点问题”,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打造作风过硬的政治机关。六是团结网络名人,加强互动联系,向市委网信办梳理报送23人。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思路;一是统筹信息化工作能力不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二是数字经济抓手不多,驻区高校资源利用不够、互动不强。三是依法治网管网的能力不足,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四是网络安全压力长期存在,需持续用力,常抓不懈。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打造网络宣传品牌。围绕中心工作,加强话题设置。二是坚守网络安全防线。定期开展党政机关网站、新媒体平台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只争第一,不做第二”的工作标准,持续开展“人人讲业务”“党员微党课”,加强作风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