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殡仪管理所

大荔县殡仪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3-05-04 09:47
单位名称 大荔县殡仪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殡葬事宜,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改革与殡葬法法规宣传,殡葬执法检查,殡葬职业教育,殡葬岗位培训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8号
法定代表人 刘阳生
开办资金 29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1.3万元 321.3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殡仪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根据荔政发﹝2022﹞31号《大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县党政机关办公室办公用房使用安全开展排查整改工作》和《大荔县民政局关于在全县民政系统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此前全县民政系统“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行动,我所积极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文件精神,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汲取事故教训,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随后认真开展了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就安全生产工作、办公用房使用安全等开展自查,全面排查安全工作风险隐患及公共建筑房屋结构、设施、电路管线、排水管道、消防设施、环境等方面,确保排查大行动“不漏一处、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规律,分析研判安全生产潜在的各类风险,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急动员全所力量,紧盯重点领域,紧抓关键区域,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各个角落的安全风险管控,认真查找存在薄弱环节和各种漏洞,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职责明晰、任务明确、工作到位,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稳定,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并解决问题。2、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工作。“没有规距,不成方园”,我们狠抓了制度建设。在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了《工作学习制度》、《公开管理制度》、《行业作风奖惩规定》、《请销假制度》《火化车间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按照“强班子、建制度、树形象、办实事”的工作思路,狠抓单位内部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行干部职工绩效考核机制,加强职工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培训,效果明显。班子成员团结和谐、务实创新,很好的发挥了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表率作用。职工队伍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真心真意为广大职工群众、丧属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很大提高。根据殡葬工作实际,我们完善了殡仪馆服务规范等26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和服务规范,定期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组织全体职工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殡仪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服务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殡葬服务。3、建章立制,全面规范收费行为。全面推行和落实“六公开”(服务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服务内容公开,服务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公开,接受监督公开)和“四服务”(统一着装挂牌服务、丧主来时主动服务、办理丧事主动服务、丧事之后跟踪服务),提高服务窗口的透明度。在业务大厅将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所有殡葬服务项目一律实行“清单式”消费,所有选择性服务实行自愿选择,不以任何形式捆绑和强制性提供选择性服务,不以任何形式诱导和暗示选择不必要的服务和用品,不存在被服务、服务不规范、收费不透明、甚至捆绑消费、强制消费、诱导消费等问题。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收费项目、标准在各服务窗口单位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4、树立服务丧属的理念,推行“亲情”服务模式。本着“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我们坚持“十条”亲情化服务举措,提升干部职工服务丧属,服务社会的意识。今春伊始,我所在原有服务制定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义务导服制”、重大节日延时服务制等10条工作新举措,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形成了从遗体接运、冷藏、告别、火化到骨灰寄存、安葬的“一条龙”服务。面对当前反复的疫情,为给丧属提供便利,我们开通“代客祭祀”服务、设立首问接待室,实行全天二十四小时值班,保证丧属随叫随到,今年,在全所开展了“为丧属着想,给丧属安慰”争创优质服务的活动,还开展了“免费鲜花换纸钱”等一系列活动,引导丧户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积极推进绿色殡葬。5、多措并举,确保清明平安祭扫工作。2022年清明节安全祭扫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县疫情办、民政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工作主题,严格落实清明祭扫活动《实施方案》内容,实现清明节期间无疫情、无突发事件发生,平稳、有序、安全祭扫工作。清明节期间我所举办公益集体代祭服务一次,接待祭扫群众1994人次,代客祭扫117人次,接待车辆736余辆。取得了疫情防控、安全祭扫的双赢,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工作上制《大荔县殡仪管理所2022年清明节活动工作方案》、《大荔县殡仪管理所2022年清明节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了《大荔县殡仪管理所2021年清明节应急处置机制》、清明节倡议书、温馨告知等健全了预测、预报、预警、监测机制。根据县疫情办、民政局文件精神,制定倡议书、温馨告知内容。一是通过融媒体、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提前知晓今年清明节政策,并认真落实清明节现场祭扫活动要求,提倡广大干部群众采取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开通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认真做好咨询接待宣传解释工作,杜绝殡葬服务中出现生、冷、硬、推的现象。三是实行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工作机制,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备齐应急物品,对服务区域坚持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祭祀。6、以民为本,惠民殡葬政策已全面落实到位。为落实惠民殡葬救助政策,我们通过联系广告公司确定宣传资料并印刷10000份,安排专人跟随宣传车辆在各镇街道办进行深入宣传实行殡葬改革和推行火化的必要性和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转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确保全县群众知晓率达到100%。同时殡仪所全面实行殡葬服务项目、收费和服务内容、程序、承诺、监督“六公开”。对我县户籍的城乡居民人员死亡后实行火化,凡是办理火化事宜的,享受城乡低保对象、城乡五保户、重点优抚对、流浪乞讨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救助的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免除“四项”(遗体接运、遗体火化、遗体冷藏、骨灰寄存)基本殡葬服务每户1000元标准。让群众真正在殡葬改革的过程中得到实惠,积极推动了殡葬救助制度建设。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一是思想观念得到更新。主要是加大了《殡葬管理条例》和有关殡葬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印制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材料10000余份,利用各种时机,送到群众手中,使党和国家的殡葬管理办法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二是民本意识得到加强。我县政府采取了各项有力措施,多方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着重以解决群众关心、关注具体问题,从遗体接运到骨灰的护送、寄存等,火化的全过程都能站在丧属的利益点上,知民情,解民忧,切实做到火化求及时,程序求规范,收费求合理,服务求优质。三是殡葬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实现互联网信息建立,有力推动了我县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有序实施。四是对五保户、低保户实行费用减半制度,全年共减免丧户150余户,救助资金15万元,积极推动了殡葬救助制度建设。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群众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群众难以摒弃传统丧葬习俗,对现代绿色殡葬方式存在排斥心理;二是基础设施较差,不能满足火化工作本身和丧属需要;三是火化率相对较低,还得进一步在提高火化率上下功夫。2.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媒体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殡葬法规政策,传递文明理念,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二是加强基础配套,保障服务供给。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规划建设公益性公墓,真正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殡葬服务需求。三是完善相关岗位工作制度,细化绩效考核体制机制,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健全管理体系、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殡葬队伍建设。2、转变观念提升服务,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扩大惠民殡葬范围,进一步细化、健全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扩大殡葬基本服务受益范围,提高全县火化率。3、坚定不移推行火葬和改革土葬。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各村(社区)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社会志愿组织力量,引导群众自愿实行火化,破除丧葬陋习。同时依法强化管理,巩固提高火化率,使全县火化率达到20%以上,经过三年到五年的努力,城区火化率达到80%以上,乡镇火化率达到50%以上。4、创新殡葬服务模式。一是开展殡葬行业职业培训,加强殡葬服务窗口建设;二是推行殡葬“十条”亲情化服务举措,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5、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争取资金支持,完善殡仪馆殡葬设施,为顺利推行遗体火化提供保障。推动我县殡葬改革工作整体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