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北中心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保健与健康。 | |
住所 | 大荔县西二环北段东侧 | |
法定代表人 | 张雷波 | |
开办资金 | 1272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筹 | |
举办单位 | 陕西健康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58.28万元 | 6677.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业务开展情况医疗数据统计:门诊人数62723人次,较去年(69243人次)减少9.42%;出院人数10977人次,较去年(11542人次)降低4.9%,体检8892人次。审批床位400张;床位使用率69.1%;药占比28.19%;耗占比17.74%,门诊次均费用385.77元,住院次均费用6270.59元;门诊手术1826台次,住院手术1709台次,其中介入手术423台次,住院手术三四级手术占比87.07%。2、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022年渭北中心医院以改革发展为己任,在疫情肆虐的关键时期,带领全体职工,紧紧围绕中心医院经营发展、减亏增效、精益管理、医疗安全、重点学科建设等开展工。一是改革医疗模式,强化专业管理。年初制定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考核细则,针对学科建设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做了全面的医疗转变,从依法执业、核心制度、行业规范等八个方面,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全面考核,以提升医疗质量为目的,成效显著。二是突破管理思维,明确发展方向。医院自建院以来各学科逐步进入发展瓶颈期。医院在提升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下实行单科核算精细化管理;从客观的角度评价各科室、部门的管理现状和找出存在的问题。三是获批市级重点专科。经过前期充分准备,我院四个学科获得渭南市重点专科批复。其中心血管内科达B级,为我院2023年市级重点专科学科的申报奠定基础。四是持续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对重点病人入院级风险管控成效显著,通过对重点病人的风险管理讨论、风险评估、多学科分析解决问题和强化诊疗环节质量,极大地降低了重点患者的诊疗风险,减少了医疗隐患。疫情防控期间,开设危机重症患者绿色通道、过渡病房、阳性病区、发热门诊,尽全力收治新新冠感染患者。在这期间制定的相关政策及流程极大的保障了新冠感染患者的生命安全。五是开展等级医院创甲申报工作。按照创甲工作要求,二甲办认真分解条款,督导各组进行自评,督导取得明显成效。大荔县卫生健康局已于12月下旬,携县域内专家组对我院进行初评,我院针对反馈意见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了创甲资料。六是全面开展“三定”方案,完成人才梯队的规范化管理。根据集团下达“三定”工作任务,渭北医疗中心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分批次对现有人员进行岗位梳理,完成了全中心的“三定”工作,规范了职工的管理。3、人才梯队建设情况渭北中心医院根据医院编制床位,2022年结合科室开放床位的设置情况,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岗位梳理,通过职工个人申请、各科室(部门)提交、主管部门审核、医院党总支会及班子会议商议通过,分批次完成全院职工的“定岗、定编、定员”工作,规范职工管理。取得社会效益一是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反复,渭北中心医院在兼顾诊疗工作的前提下,紧盯疫情防控各项政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勇挑重担,克服万难。1.先后派遣九个小组,约100人驰援外县域核酸检测工作,共采集核酸标本约60万份,检测核酸标本约10万份。2.根据县域政府单位工作安排,承接如家酒店、海越岸酒店、金地酒店、1314酒店、青春假日宾馆五处医学隔离观察点,累计调派医务及职能科室工作人员60名,圆满完成医学隔离观察点任务。3.负责临时核酸采样点两处,分别为医院本部核酸采样点及黄河广场核酸采样点;根据县域积极提升PCR实验室检测能力,配备96孔提取仪3台,32孔提取仪1台,扩增仪11台,24小时检测强度可达10万人次,在第三季度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调配检验人员加班加点,截止12月底,完成检测核酸样本3582579份(358.26万份)。4.2022年参加县域全员核酸检测49轮次,出动医务人员2895人次,为县域全员核酸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2022年12月中旬,伴随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渭北中心医院全体职工在陆续感染的情况下,迎来了患者就诊的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患者住院人数最高达500人,医务人员感染人数为309人,在人员紧张、就诊人数骤增的情况下,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带病上岗,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再次彰显了特殊的渭北品质,圆满的完成了特殊时期医疗工作与疫情保障的双重任务。三是与帮扶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为村镇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保障。我院以高超的诊疗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深获大荔县老百姓认可。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人才总量不足问题。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均受制于人才缺乏。面对人才紧缺的现状,人才招聘依然是2022年医疗中心工作的重心,渭北中心医院要克服县域人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等客观因素。2.整改措施针对此情况,我院与215医院融合发展院级规划逐步完善,在与215医院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缓解人才压力但各学科专业及亚专业合作模式。四、下一步打算2023年渭北中心医院是加强融合、探索发展、突破创新的关键一年,要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最终需要用创新的方式突破渭北中心医院现有发展思路。2023年初步规划经营目标如下:1、医疗质量与安全良性发展重点病人院级风险管理工作在2022年工作基础上,加强管理,按照标准严格落实,各临床科室对符合重点病人标准的患者及时按流程报告,职能科室要坚持重点病人管控标准,指导性协助临床科室做好医疗安全。加强围手术期标准流程管理。结合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严格执行围手术期的查对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针对我院三四级手术多、疑难高危手术多的现实,规范围手术期标准流程管理。加强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和ICU规范运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是一个医院的核心能力,渭北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已通过验收,顺利开科,预示着渭北中心医院学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面对渭北中心医院老龄患者占比高、三四级手术多、疑难危重患者多的现状,要充分发挥重症医学科专业综合救治作用,加强重症医学科与临床各专科的技术协作和配合,全面提升医院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保障医疗安全。2、建立有效的学科管理和发展框架(一)单科核算工作作为强化科室全方位管理的有效手段,坚持运用好经营评价、效率评价、病种结构评价方式,积极推进学科病种分类和收费的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医保政策,提高经营效率。(二)要进一步强化科室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坚持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经营效率。(三)实施临床亚专业分组管理,迅速提高学科亚专业布局和知名度。2023年在和215医院融合发展工作中,把握发展契机,运用融合发展和技术帮扶的平台,参照215医院专业分组管理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高专科工作质量,提升学科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符合大荔县市场需求的亚专业,以专科影响力提高医院整体公信力。(四)加大科研教学投入,坚持科教兴院。借助三级医院融合发展科研平台,营造教学科研氛围,加强科研专业性,通过临床科研项目推动学科进步,医院四个市级重点专科和呼吸科、麻醉科、泌尿外科等科室要完成2023年科研项目立项。3、积极推进重点工作落实(一)已于专业薪酬绩效公司签订合同,2022年因疫情影响工作暂未开展。2023年将邀请第三方绩效公司尽快入驻医院,通过调研,出台渭北中心医院量身定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加快完成渭北中心医院薪酬绩效体系改革。(二)按时间节点完成等级医院评审工作,拟定于3月进行现场评审,部分创甲工作未按照进度完成的部门,要理清思路,尽快完成创甲任务。(三)放疗项目按照既定流程,现已完成设备的采购合同,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上报集团备案,目前工程支护设计及预算审计相关工作已完成,拟定于2023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四)东院区医养结合项目现已完成基建改造,并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拟定于2023年初可投入使用。(五)康复医学科借三级医院融合发展之机,突破发展困局,重新布局学科建设,规划学科发展新思路,激活学科效能,有效强化弱势学科的专科能力。(六)64排CT机房建设初步完成,经设备安装及调试后,可尽快投入使用。(七)完成中医科和中药房的建设和布局,拟定于2023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八)按照一院两区筹划及三级医院建设布局,对医院规模、重点学科建设布局、管理架构进行调整,出台东院区建设规划与215医院全面融合发展方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号:PDY11806X61052319A1001时间:2021年11月24日-2023年4月2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