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文化馆

大荔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5-04 09:39
单位名称 大荔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文化交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住所 大荔县东大街69号
法定代表人 王端
开办资金 15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万元 23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党建引领,强化先锋作用1.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先锋作用。2022年我们深入开展主题党建活动。通过建立落实学习制度,及时开展集中学习32次,举办学习专栏5次,同时强国线上学习常态化,坚定了党员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了在党意识。在组织建设中,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召开支委会和领导办公会,做到大事集体讨论决定,确保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同时,积极推进党支部的“三化两示范”建设,“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到位,召开支委会11次,党员大会4次,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设立党员示范岗5个,做到了主题党日活动、共驻共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党建工作有力推进。为了不断提升支部战斗力,我们严格落实“四单六制”,使党建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一年来,全体党员按时交纳党费,全面完成党报党刊的征订任务,及时报送党建信息,在渭南先锋发表心得体会和微感悟,每月的党建工作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2.狠抓廉政教育,建设过硬队伍。支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年初召开的党建工作专题会议上,研究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并结合年度工作要点,列入工作计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分解到人,建立了支部书记抓总、组织委员实施、全体党员参与的共抓共建机制。我们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关于八项规定精神细化文件,厉行节约,认真执行财务管理规定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加强作风行业行风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并按照深入学习省市县关于建设清廉陕西清廉大荔和县纪委“推进全县廉洁文化建设加强警示教育工作”等文件要求,开展廉政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了全体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年内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现象发生。3.严抓安全工作,保障平稳发展。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单位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安全工作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中,严格执行相关措施要求,有力做到了活动开展方案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具体,确保了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加强了信访维稳工作,年内未出现上访现象。(二)、业务出彩,高效服务群众一、积极开展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围绕年度重大纪念活动、中国传统佳节等,积极组织紧扣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艺术活动,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1.“大美大荔”系列活动展现风采。围绕局“大美大荔十部曲”,积极组织配合完成了“大美大荔非遗出彩”非遗锣鼓调演,现场观众2万余人;“大美大荔幸福生活”广场舞大赛,参与队伍30支,参与群众1000余人;“大美大荔翰墨飘香”同州三友师生书画展,线下参与超1000人,同步开展的线上展参与人数近万人;“大美大荔强国有我”征文大赛,征集作品600余篇,并完成了评审工作;此外,还组织参与了“大美大荔春华秋实”农民丰收节展演、“大美大荔乡村振兴”文化惠民活动、“大美大荔光影岁月”《世居大荔》摄影展等活动。2.文艺活动丰富多彩。1月,开展了“翰墨迎新春文化进万家”大荔县文化馆春联义写义赠送祝福活动,书写和赠送对联3000余副;完成了“黄河岸边过大年”大荔县2022年村晚录制活动,活动视频及时上报至市局;开展线上“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抖音共计播放6期。2月,举办“玉虎踏雪至文艺贺新春”元宵灯谜活动,参与人数600余人。5月,举办大荔县纪念“延讲”发表80周年文艺展演活动。展演活动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同步直播,直播收视量超过12万人次;同时颁对年前抗疫作品征集活动优秀者和2021年度《沙苑》优秀作者进行了表彰。6月,举办了“非遗寻根”端午节活动,并组织参加了市“让心回家寻根之旅”首届非遗题材青少年绘画大赛活动,荣获了优秀组织奖。参与“非遗同行”文化节展演活动。8月,组织了“大美大荔情系黄河”摄影展巡展活动,服务群众1500人次。二、深挖非遗潜力,赋能乡村振兴。我们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深挖县域非遗文化资源,规范保护和利用,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1.非遗项目调查整理助力乡村振兴。经过调研及相关专家评审认定,经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局和乡村振兴局公示,完成金地食府非遗项目“九品十三花”和大荔金玉卉醋业有限公司非遗项目“传统食用醋酿造技艺”2个2022年非遗就业工坊建设,并进行了授牌。完成渭南市非遗就业工坊的申报工作,对“传统食用醋酿造技艺”、“打花棍”等8个非遗项目的非遗传承基地(所)进行了授牌。2.非遗展演展示激发传承热情。截至目前参与各类非遗展示展演线上线下活动15场次。3.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落实国务院《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精神,大力实施非遗进课堂活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按照文旅局2022年工作要点各项目标任务要求,紧扣十项重点工作“加快文旅融合建设华彩渭南”,围绕县委、县政府“建成大美大荔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积极推动文化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了“文化艺术大讲堂”和“我要学才艺”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发展壮大我县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做好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工作,截止目前群众艺术普及培训开班6个,门类涉及书法、绘画、器乐等6个门类。为拓展文化服务受众面,强化文化馆服务能力,将线上活动作为文化服务的重要环节。先后推出“共克时艰艺聚人心”大荔县文化馆抗疫主题作品线上展活动15期,“玉虎踏雪至文艺贺新春”秦东翰墨贺新年系列线上展18期,大荔县书画名家、新秀作品线上展20余期,并推出线上首届“大美大荔共同富裕”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作品展、庆六一“文化寻根非遗体验”青少年美术作品展、“世居大荔”摄影展、“大美大荔情系黄河”书法美术展等活动。按时完成华彩渭南各季度考核任务,每周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发布相关线上活动及文化信息,截止目前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近400条,抖音64条、快手55条、微信视频号43条;及时向相关平台上报活动信息(国家公共文化云、陕西公共文化云、喜马拉雅、陕西文旅之声);每次活动前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并在志愿汇平台上报志愿者参与活动组织;每季度向国家统计系统上报文化馆统计快报;大荔非遗展览体验馆进入布展阶段;出版馆办文学期刊《沙苑》4期。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回顾工作全过程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创新性不足。在群众活动开展中常态化、常规化工作开展较多,活动的形式、服务的对象等缺乏创新意识,造成活动质量和知名度不高,服务群众的范围仍比较狭窄。(2)活动质量不高。活动开展中由于谋划不到位、预见性不足,往往在活动中出现一些本可避免的问题,造成活动开展不圆满,活动目标达成有差距。(3)人才队伍有缺陷。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合理,在群众活动指导、艺术普及培训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高质量进行。整改措施今后应当加强在职培训,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和输入全面提高业务人员水平;与时共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在活动中推陈出新,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开展特色活动,搞好精品创作,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继续改善我馆硬件设施设备,扩大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大力开展数字化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从干部队伍作风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优化等方面强化单位服务效能,从以下4个方面做好群众文化工作:1.做好节庆文化活动组织工作。围绕传统节日、纪念日,进一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凝聚新时代奋进开拓精神。2.提升艺术普及培训的广度深度。继续打造现有的两个培训品牌,丰富培训内容,更大限度满足群众对文化培训的需求,同时着力拓展线上培训,上线丰富的网络培训课程。3.积极推进文化下沉基层。大力开展文化进社区、学校、企业活动,做好戏曲、非遗、展览等文化展示展演活动“四进”工作,服务基层群众。4.强化非遗保护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省级传承人申报工作和非遗项目挖掘整理工作,力争更多非遗项目进入省级项目名录。同时,加强传承人项目培训,不断为非遗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