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传统特色中医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陕西省神木市东兴街北段23号(17号商住楼1-201) | |
法定代表人 | 郭巧林 | |
开办资金 | 31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定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976.6万元 | 13441.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4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具体业务工作(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针对我院人才短缺,基础力量薄弱的严峻形势,我院广招专家和人才,现各科室基本形成老、中、青的人才梯队,对科室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组织了中层干部竞聘和培训,提升管理能力。对于新入职员工,组织开展为期两周的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进一步提升新员工职业素养,提高实际工作技能,缩短心理适应期。(二)提高诊疗技术及打造区域品牌方面。建设国家级名老中医张洪春教授、米烈汉教授、殷克敬教授传承工作室,聘请杭再存等多名专家,指导我院技术、服务、管理等工作。加强与陕西省中医医院、榆林市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合作,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专家每周来我院进行技术指导和诊疗,西安高新医院副院长卢占斌每月定期来我院坐诊,知名中医专家杭共存每周定期来我院坐诊。(三)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工作。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奋战在二甲中医医院创建工作中。引进成功使者“目标支持系统”,协助梳理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细化条款,按时间推进目标落地。邀请榆林市中医医院相关专家多次来院指导评审工作,顺利通过了二甲中医医院验收工作。(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一是引进成功使者集团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核心目标有效达成为目标培养中高层领导能力;二是培养现有人才。建立“内训外修”机制,加强“三基训练”,巩固每周学习制度;三是拓宽交流平台。与陕西省中医医院、榆林市中医医院继续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人才培养构建支撑平台。(五)全面提升中医药特色诊疗能力一是加强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我们在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上,打造肝胆脾胃科、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发展市级重点专科,成立康复科,利用中医医院的特色优势立足发挥“治未病中心”作用。二是进一步规范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体系,给予慢性病健康干预、用药指导、慢病随访,建成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六)加强护理工作一是按照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了二级质控,基本形成了护理质控体系。今年重新修订了质控项目,护理部每月下旬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检查向深入、细致。病区同时开展了一级质控。对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护理部对科室存在的问题以护理简报发放开始进行整改。二是为住院患者配备了储物箱,更换了破旧的床头桌,病床,改善了住院条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规范了床单位设施。各科针对所服务患者的特点,优化护理入院宣教工作流程,规范了入院流程、住院期间工作流程、出院流程通过扫床头二维码了解住院须知。规范各项操作前告知,落实各项护理工作责任制,对重危、年老体弱患者做好安全管理,科室每月组织公休座谈会一次,对患者反映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或答复。(七)强化信息建设一是院内上线了合理用药、检验检查危急值、反统方系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不良事件上报、蓝蜻蜓院感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省医保的切换、备份软件、心电系统、DIP付费的前期数据准备;二是已部署完毕等待上线的软件有:微信小程序、输血系统、手麻系统、临床宣教系统、门诊排队叫号系统、临床决策系统、智能随访系统、远程影像系统、职业病上报接口、体检接口接入。(八)加强质控管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生产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每月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质量检查,对临床危急值实行动态监管,开展绿色通道,细化会诊转诊流程,增强科室之间合作意识。抽查运行病历书写质量,如病历完成的及时性、各项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三级医师查房、围手术期医疗文书的书写等,抽查医技科室检查报告书写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查出的问题,及时督导改正并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对所报不良事件进行追踪、核查持续改进情况,对高风险事件进行单独风险评估、总结制定整改措施。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每月病案科对各科室出科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的病历将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九)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细化分解卫健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管控指标,完善安全生产网络组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以科主任为本科室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科护士长协助科主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分工明确,落实到人。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使大家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抓业务工作就必须抓安全,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行。(十)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发展一是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打造健康促进医院、平安医院、老年友善医院及无烟医院;二是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全院门诊量11.65万人次较2021年9.83万人次增长19%;住院人数4920人次较2021年4250人次增加16%;医疗业务总收入5857.84万元比2021年4321.9元增长了36%。三、存在的问题(一)中医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学历、实用型人才及学科带头人缺乏,严重限制了医院高质量发展。(二)医院发展空间不足,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及康复科、制剂室等建设不能深入推进。(三)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改善。(四)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有待加强,特色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发挥的带头和指导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大。四、改进措施(一)积极督促两个院区装修进度,尽快开设特色中医门诊、腰腿疼痛中心、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康复科等。(二)以公立二甲中医医院头衔,吸纳中、高级中医药人才加入。(三)加强与上级中医医院协作关系,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继续引进外聘中医药专家,定期开展中医药专题讲座,配合西学中教学,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推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培养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良、传承有序的中医药队伍。(二)加强人才发展规划。做好个人能力与薪资待遇的正确调配,加大人才引进。进一步引进专家,强化学科建设。同时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我院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完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强化医疗质量为核心理念,保证医疗行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落实到位、责任到岗,完善责任体系。(四)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中医医院和中医药诊疗技术,让外界充分了解中医医院及中医药诊疗疗效,提升医院发展实力。将社区义诊与宣传工作相结合,提高医院在社区知名度。2023年,我院将继续在市卫健局的指导下,严把政策关,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认真处理好内部运行机制与对外医疗服务的关系,力争把我院医疗服务水平推向新的高度,为全市医疗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296361XM761082111A2101有效期自2021年12月15日至2034年01月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4月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陕西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