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移民搬迁工作办公室

志丹县移民搬迁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04 09:08
单位名称 志丹县移民搬迁工作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扶贫、避灾、生态及其他类型移民搬迁工作统筹、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编制移民搬迁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下达各镇(办)组织实施;负责移民搬迁安置政策的宣传贯彻;负责移民搬迁对象审查及安置项目的监督和验收
住所 志丹县环保大楼三楼
法定代表人 石当山
开办资金 1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万元 88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移民搬迁工作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基本情况我县最初签订易地扶贫“三项协议”搬迁对象为608户1733人,经市审计部门审计后,有6户24人不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重复享受政策),我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调整为602户1709人。近两年来,因自然增减变化导致搬迁总数减少10户26人,我县在全国扶贫开发系统内最新标注搬迁对象592户1683人,按照省厅《关于核实全省“十三五”超范围建档立卡搬迁对象安置情况的通知》要求,我县有75户262人符合省级初级政策没有实际入住的搬迁对象自愿放弃搬迁,最终我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517户1421人(其中符合国家政策80户116人,符合省级初级政策437户1305人)。二、工作成效及做法(一)深入细致抓宣传。对标政策,认真抓好了宣传工作。结合“三排查三清零”工作,一方面抓好“第一书记”、包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包村干部等学习培训,使包扶“四支”力量深刻理解领会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来陕考察和中省市移民搬迁政策精神,切实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另一方面通过印发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百问百答》、《陕西移民(脱贫)搬迁政策60问》、《延安市移民搬迁政策问答》等宣传册,使广大搬迁户直接充分了解到移民搬迁各项政策,有效增强了搬迁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稳定入住、旧宅腾退、后续扶持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统筹兼顾抓安置。统筹考虑资源条件、城镇化进度及搬迁对象意愿,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置,坚持集中安置为主,规范分散安置,完善“交钥匙”工程。集中安置主要包括依托重点镇、工业园区等,采取在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供养、各镇(办)闲置公有用房、“十二五”期间剩余保障房源等方式进行集中安置。坚持“三结合”原则(移民搬迁与产业结合、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结合、移民搬迁与社会保障结合),严守“四条红线”(人均住房面积不超25平方米,人均自筹不超2500元、户均不超1万元,每平方米建房成本不超1500元,集中安置不低于85%、分散安置不高于15%),由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扶贫局、县住建局、县人社局、县经发局、县司法局等部门配合,各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对全县10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全面排查,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暖、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跟进服务保障,用好人均1万元旧宅基地奖补资金,按照每平方米装修不超300元标准严格管理,确保搬家不举债,通过“奖、减、补”等利益驱动,综合施策,促进搬迁群众早日搬入新居。截止目前,全县517户1421人搬迁对象全部实际稳定入住,实际入住率100%。(三)因地制宜抓产业。制定出台了《志丹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实施方案》,夯实了各镇(中心)产业配套的主体责任,坚持短中长相结合、产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就地就近就业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产城融合、人岗对接的办法,积极配合由县经发局牵头负责产业配置工作,在各安置点建立“三单一卡”(就业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劳动力资源账单和搬迁对象脱贫明白卡),并以苹果产业、园区就业、劳务输出、自主创业、公益专岗、农村股权收益等为重点,按照打造“半小时产业圈”的要求,精准施策,为所有搬迁户配齐完善适合自己的脱贫产业。(四)齐抓共管抓腾退。在实施移民搬迁工作中,同步推进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工作,由包抓干部组成旧宅腾退动员小组,采取标语、会议、入户走访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一户一宅、搬新拆旧”政策,大力宣讲旧宅基地腾退复垦的目的意义、拆旧范围、奖补标准、实施步骤等,有效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尤其对群众重点关心的补助标准进行逐户算账。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逐户上门宣传动员,取得了搬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群众放心搬迁、主动拆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修订出台了《志丹县移民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奖励补助办法(暂行)》,并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制了旧宅基地腾退复垦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了时间表、细化了路线图、明确了责任人,建立了易地搬迁对象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工作台账。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有旧宅基地356户1049人全部腾退到位((其中旧房应拆除242户713人,旧房可不拆除114户336人),腾退率100%,县政府组织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移民办等部门对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工作进行了验收,并通过搬迁对象一卡通账户兑付了奖补资金。(五)规范管理抓资金。按照“物理隔离、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动态监管”的要求,分别在县农行、农发行和长安银行设立了移民搬迁专户,成立了“志丹县移民搬迁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移民搬迁资金账簿和拨付台账,做到了移民搬迁账户分设、账务分记、资金分管,进一步规范了移民搬迁资金管理使用。(六)照单全收抓整改。在推进易地移民搬迁工作中,我办全面接受中省市县历次反馈的各类问题,对标反馈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查找漏洞缺项,从严从实全面整改,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一是提高认识。县政府及县移民搬迁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要求坚持目标问题导向,主动查摆;县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亲自督战推进、检查验收,逐一整改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夯实责任。对标上级指出和自查问题,精心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措施,建立完善问题台账、责任清单、整改报告、佐证资料等,做到结果真实、程序规范和整改彻底。三是及时销号。我县对2018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巡查和省委巡视组反馈三大类问题(实际入住率低、旧宅腾退缓慢、产业精细化配置不到位),统筹其他各类反馈和举一反三自查发现的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及时履行销号程序。一年以来,在县移民办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但工作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社区后续管理需进一步规范,二是后续产业配置需进一步精细。下一步,我们在工作中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化政治责任,勇于攻坚克难,对标任务标准、对标时间节点,补齐短板、补强弱项,为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