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黄龙县>
黄龙县三岔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黄龙县三岔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3-04-28 20:44
单位名称
黄龙县三岔镇公用事业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群众提供公共事务服务。承担乡镇道路管护、环境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供水供电等公共事业服务。
住所
黄龙县三岔镇三岔街
法定代表人
黄剑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三岔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2万元
9.8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三岔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工作开展情况。(一)认真履职、努力开展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展各项工作。加强阵地建设,文化阵地是文化工作的载体,没有文化阵地,就难以开展文化活动,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500余平方米的镇文体中心,包括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器乐室、棋牌室、书画室、多功能练功厅及非遗文化展示厅,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同时,完成了农家书屋创建达标工作,超过5500册图书,实现制度上墙,有专人负责,全天候对外开放,满足了广大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阅读的需求。组织各项活动,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我镇在全县率先成立了成熟的农民文化艺术队,全镇7个村均成立舞蹈队,努力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文化、一村一风格”的文化新战队,高质量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积极参与镇上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得到全镇干群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各村文化团队的风采。3、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打造三岔镇猎鼓文化,聘请专业老师到镇培训,安排专人负责培训秩序、卫生及后勤工作。同时发展骨干学员7人,指导各村猎鼓文化活动,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二)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农路养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农路养护的责任机制。通过广播标语、黑板报、宣传等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干部和村民养路、护路的意识和自觉性,公路沿线住户村民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对道路的“建、管、养”意识普遍提高。年初召开各村负责人和道路养护人员会议,明确全年农村公路工作任务和目标,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三)加强防汛抗旱,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年初,我站制定了防汛抗旱预案,确保防汛抗旱工作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人监督,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各村备有涝池,确保旱季不会缺水;进入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观察汛情,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定时对易发生险情的地段进行排查,截至目前,我镇未发生山涝、洪涝灾害。二、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员工及村委会的配合下,我镇在全县率先成立了成熟的农民文化艺术队,全镇7个村均成立舞蹈队,努力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文化、一村一风格”的文化新战队,高质量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得到大家的肯定。三、存在的问题:(一)常规的管理和落实上,创造性不够,需要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文化活动种类单一。四、整改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二)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增加文化演出次数,定期开放综合文化厅,丰富文化生活。(三)定期开展文化专项座谈会,充分调研开展种类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充分利用镇域各类宣传阵地,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文化工作。定期宣传党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当前科技现状和生命科学、网络科学等科技知识,引导村民提高科学意识、树立科学精神。如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电教、板报、宣传橱窗、公众号等宣传阵地,搞好宣传,营造氛围,使宣传阵地真正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文体广场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文体活动,努力激发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人民热爱生活的信念。(二)充分发挥现有文化组织网络的作用,积极组织发动文化工作者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健康志愿者义诊活动、文体志愿者演出比赛活动、邀请讲师团老师前来进行文化知识讲座。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口号,积极发挥优秀文化人才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由领导小组为主导,全村村民共同参与的文化工作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