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植保植检站(黄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检测、防治保障。农业植物病虫监测,农业植物检疫,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农用药械管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 |
住所 | 黄龙县中心东街5号 | |
法定代表人 | 侯涛 | |
开办资金 | 56.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0.87万元 | 271.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黄龙县植保植检站·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一是加强植物病虫害监测预测及防治工作。2022年,我站在全县设立了10个苹果病虫监测点、草地贪夜蛾监测点300个,并利用3台虫情测报灯及3台高空灯开展定期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我县病虫发生情况,第一时间掌握迁入动态,实现监测全覆盖。按照“治早治小、分区分时、全力扑杀”的要求,聚焦重点区域,加强分类指导,大力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确定防治适期,制定防治措施。并将病虫信息及时反馈给广大农民、及时组织农民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2022年度发出病虫情报10期,共计1200余份,及时地指导了全县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为我县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及统防统治,保障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确保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制定了《黄龙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为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县确定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夯实了责,2022年在全县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12个。1、我站2022年在三岔镇长石头村,界头庙镇小峪村,崾崄乡鲁家塬村的苹果专业合作社及企业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工作,共建立6个示范点,示范区面积3500亩。共悬挂粘虫板1万余张,有害生物诱捕器5000套,发放农药器械90余台,并带动全县周边区域开展绿色防控7万余亩。2、我站通过推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三岔镇孟家山建立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技术示范区1个,面积约200亩左右,主要实施以抗(耐)病品种和健康栽培为基础,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点共计设置诱捕器35个,悬挂黄粘板5000余张。(二)加强植物检疫监管及有害生物监测工作。一是疫情普查扎实细致。2022年对全县11.8万亩苹果园及13.5万亩玉米进行了普查,有害病害尚未在我县发生。二是疫情监测准确细致。2022年共悬挂蠹蛾监测诱捕器30个,实施全天24小时监控和监测,监测工作落实到人,认真做好监测记录,并及时上报数据,通过调查监测并未发现任何疫情。三是加强农作物种苗产地检疫工作。我站对全县种苗市场开展了拉网式的排查工作,通过排查,检疫人员向生产经营单位宣传《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要求在今后繁殖种子苗木及调运时要申请办理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手续。2022年,出动检疫人员16人次,共检查种苗企业2个,玉米种子企业1个,苹果苗木企业1个,发现疫情数量0次,开展普法宣传10人次,产地检疫3批次。从而确保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四是加大调运检疫监管力度。我站为加强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检查的监督力度,2022年度共签发植物调运检疫证书68份,其中检疫合格种子15万余公斤,检疫合格苗木8万余株,为确保我县农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学除草实验。为了科学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探索适合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学除草技术模式,按照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及延安市植保植检站安排,在黄龙县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试验,试验划分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苗后定向茎叶喷雾处理两项试验内容。大豆玉米间作采取3:2种植模式。玉米品种选用万瑞168,大豆品种选用中黄13。化学除草实验共有13个参试药剂,其中:土壤封闭处理共有4个参试药剂,设11个处理组合,重复三次。玉米田茎叶处理,共有4个参试药剂,设6个处理组合,重复三次。大豆茎叶处理共有5个参试药剂,设6个处理组合,重复三次。通过试验了解不同类型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除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工作。为确保全县群众吃到安全的农产品,2022年完成速测任务3336批次,定量检测85批次,合格率达98%以上。二是加大绿色、有机等农产品认证力度。根据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农产品认证奖励机制,积极推动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两品一标”认证积极性。2022年认证有机农产品3家,申报名特优农产品2个。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覆盖率。一是我县利用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并依托省级追溯平台,已将28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家省级龙头企业纳入农产品质量追溯范围。二是我县已全面推进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2022年度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644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73.5吨。四是加快推进我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为了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促进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发展和农业强县建设,更好的配合省、市对我县的农产品检测站规划建设要求,现正已启动实验室双认证工作,材料已上报,等待省级部门进行现场评审。五是继续推行乡镇网格化管理,完善监管体系。2022年建立了村级农产品快速检测室12个,每个检测室配备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冰箱、试剂、电脑等硬件设备和1名检测人员,明确了检测人员工作职责以及每年300个的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任务,检测各项制度上墙张贴于醒目位置,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实现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服务全覆盖,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四)加大宣传培训工作,积极引导安全生产和消费。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印发了相关文件。设立宣传点,深入基层发放宣传单、集中讲解等形式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植物检疫知识。2022年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共计5000余份;二是利用黄龙政务网,发布当前主要农作物的重大病虫防治意见,扩大宣传力度;三是在全县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培训,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全县乡镇基础,开展知识培训6期500人次;及时让农民及时掌握防治技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面源污染,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通过一系列手段逐步达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从而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植保站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黄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被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全市农产品检测工作先进单位。三、存在问题。一年来,我站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是对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工作创新意识不强,2022年度从业人员共9人,其中仅2人为专业人员,我单位工作专业性强,业余人员均需长时间培训才可完成专业工作。四、整改措施。继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我县农业安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的。(二)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全面开展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创新经营机制。(三)加强经营管理。使我县植保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