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广大企业和公众提供程序公开、廉洁公正、服务规范、方便快捷的行政审批服务。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提供网络技术保障服务;负责政务服务大厅审批服务平台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及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软件升级、技术培训和日常维护工作等。 | |
住所 | 黄龙县石堡镇中心北街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亚军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46万元 | 0.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持续优化。一是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强化项目受理“1-N”模式,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机制,目前可研审批、环评审批、施工许可等6个主审事项推行“容缺受理”。二是推行并联审批模式。强化项目审批“1+N”方式,实行多环节并联审查,多部门联合会审、联合踏勘等,不断压缩审批时限,降低项目成本,加快了项目开工建设。三是推进“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将全县61个重点项目分配到人,从项目入库开始,全流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加强项目现场核查力度,分析手续办理难点、堵点,并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予以协调解决,加快项目手续办理,推动项目落地。(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有力推进。一是统一工作人员服装。根据《陕西省实体政务大厅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统一服装,佩带工作证(牌),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形象,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政务服务中心。二是开展政务服务礼仪培训。组织县政务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成功举办了政务服务礼仪及业务知识培训班,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精神状态、政务礼仪规范和业务能力,力争打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三是安装评价设备。在县政务大厅办事窗口安装了服务满意度评价器,办事群众企业在事项办理完成后,可对服务质量作出评价。通过配备安装评价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力推进政务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四是完善服务设施。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县政务大厅升级母婴室配置,配备了婴儿床、饮水机、洗手盆等专用设施设备,有力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办事环境。(三)政务服务便民利企提速增效。一是推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照。根据省市要求,试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照应用普及专项行动,商户在授权获得电子证照后不再发放纸质许可证,电子证照与纸质证件具有有同等效力。二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备案。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推行商户在经营预包装食品时进行备案。备案前已经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在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无需办理备案;已经受理相关许可申请的,终止相关许可审批程序并转为备案;备案后将不再受理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三是推行“跨区通办”工作机制。与黄陵县审批局实行政务服务“跨区通办”工作机制,合作涉及商事登记类、食品类、社会事务类、文化类共计55项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为群众企业提供便捷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四是免除涉企收费。全力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大力推行“政府买单”服务,对企业开办刻制法人章、公司公章、财务专用章等推行全免费,同时对在黄投资企业免除首次不动产登记费用。五是持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依托陕西省政务服务中控管理平台,持续做好全县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工作,同步至智慧延安平台,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目前我县网上可办率达95%。二、取得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1.工改方面。2018年试行工改阶段,政府投资类项目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类项目压缩至90个工作日。2019年深化工改阶段,政府投资类项目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类项目压缩至70个工作日,低风险项目压缩至30个工作日。2020年实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阶段,低风险类项目压缩至20个工作日。2023年,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工作机制,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可压缩至15个工作日之内。同时,我县创新工作措施,试行施工许可证分部分(阶段)发放模式,进一步缩减审批时限,加快项目开工建设。2.政务服务方面。黄龙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得到持续强化,群众和企业办事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是印制了《黄龙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事项办事指南》,公布了新一轮“一次性告知清单”,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办理要件、政策依据“全囊括”,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政策法规、办事流程及程序等,提升了政务服务满意度。二是实行水电气报装“一表申请”,由原来的单一办理变为一表申请,联合办理。制作“政务服务明白卡”,让办事群众企业一卡在手,明白办理事项的全流程和需要提交的材料,进一步打造更加优质的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三、存在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不够完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推进和审批服务业务开展中,至今无完善的法规支撑,仍要受限于各部门行业法规要求,在审管分离具体服务过程中,大胆创新和保守推进尺度无法精准把握,执行过严和施之过宽的标准难以有效平衡。二是审管联动力度不足。审管联动工作中,在信息双向推送机制、审批服务事项协办等方面,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现象,个别监管部门主观配合落实改革工作力度不够,普遍存在“谁审批、谁监管”“谁审批、谁解释”“事项已移交审批局,审批局全部负责”的认知,相互配合不够、不协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进程。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沟通,着力解决审批制度改革进程中的困难和难题,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成效,确保改革相关政策在我县落实落地。二是持续强化审管联动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与监管联席会议等联动机制和审批、监管信息“双推送双告知”工作办法,全面实现行政审批与行业监管协同互促的工作目标。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快政务大厅搬迁工作。加快新旧政务大厅装修,并完善服务设施,尽快搬迁至新政务大厅,并根据《陕西省实体政务大厅管理暂行办法》“应进全进”的原则要求,对接好需要进驻大厅的相关单位,做好进驻大厅及后续管理工作,着力打造全新的、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办事环境和营商环境。(二)加强中心日常服务管理。不断加强黄龙县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与管理,强化“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负责制”制度落实,强化落实规范的、标准的服务礼仪,切实提升中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新阵地。(三)开展行政审批业务培训。组织全县项目办理业务人员,开展行政审批业务知识专题培训,不断强化项目办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和水平,提升项目办理效率,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四)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拿地即开工”“证照分离”工作机制,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持续推进“跟踪服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和集中审批服务等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加快项目手续办理、简化企业开办程序,为县域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审批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