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黄龙县委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干部提供高等教育与培训。为干部、职工进行党性教育和理论培训,开展对外培训工作等。 | |
住所 | 黄龙县城西 | |
法定代表人 | 韩娜 | |
开办资金 | 52.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黄龙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48.96万元 | 1459.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突出主业主课,提高教学实效,谋求质量立校的“新发展”。坚持干部培训与理论宣讲双轮驱动。一是紧抓干部常态轮训,依据2022年干部培训计划,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学员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分岗位创新设置教学板块,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执政能力和县情研究一并投入课堂,实施研讨式、体验式等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时代性和互补性的同时,保证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总量达到总课时的70%,党性教育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20%。二是加强与县委宣传部的沟通联系,利用“爱黄龙”平台,积极组织策划群众性理论宣讲微课堂,录制“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微党课《大岭事件》,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年共计举办县内培训、宣讲56期3000余人次。(二)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培训品牌,开创特色办校的“新格局”。我们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发展战略,立足黄龙生态资源禀赋和近年来的绿色发展实践积累,秉持“红色教育做特色、绿色培训树品牌”办学思路,以现场教学点为载体,以合作办学为路径,塑造黄龙绿色培训品牌,构建内引外联、开放合作的办学新格局。做足特色课程开发大文章,丰富“3+X”教学资源体系,涵盖红色革命教育、绿色生态教育、乡村振兴示范、业务技能培训等范畴,以“瓦子街战役”“生态文明思想”教研室为抓手,研究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发了《黄龙绿色发展实践》等13个新专题。明确“五红九绿”主建主管责任,重点提升“偏石民俗村”“黄龙山生态馆”现场讲解,积极开发《“人民至上”的光辉典范》等现场教学课,精心设计体验生态文明、感悟乡村振兴精品教学路线,构建“理论+现场”、“讲授+体验”的组合教学方式。积极推介和宣传党校培训资源,建立合作机制,与澄城县委党校成功签署《办学协议》,将壶梯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增加为我校现场教学点,扩大开放办学覆盖面,提升延安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黄龙剪影的培训辐射力,不断增强黄龙干部教育绿色培训品牌影响力、带动力。(三)创新培养思路,推进名师工程,盘活人才强校的“新力量”。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坚持开放式思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讲好黄龙故事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共聘请了26名兼职教师和解说员,招录专职教师3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名)。选派教师赴4次省市党校培训,选派1名骨干教师到长石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社会实践,以拓宽视野、提高水平。大力推进“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常态化,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理论、技能知识等方面的专题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依托中央党校网课平台,先后组织教师线上收看中省市党校知名专家授课50余场次,提升学习层次和实效性;开展乡镇调研、冬季“练兵”、集体备课、新科讲评、教学观摩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强化师资力量。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聚焦绿色培训,擦亮宣传黄龙“新名片”。我校依托黄龙优质的生态资源,以创新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拓展训练和理论提升“七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为抓手,优化课程体系,提升现场教学点,塑造“绿色培训”品牌,构建立体培训机制促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全年累计举办党性教育、生态教育等各类外培96期,培训学员5000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二)精准信息赋能,释放党校宣传“最强音”。以黄龙为中心,辐射周边200公里投放黄龙对外培训宣传推介,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巩固回访老客户,精准推介挖掘行政、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等新客户资源,成功打开了西安、延安、渭南、山西干部教育培训市场。(三)精研咨政发力,唱响中心工作“主打歌”。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有分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和优质咨询,当好党委、政府决策的“智能团”和“思想库”。全年共撰写论文、调研报告16篇(其中王海军撰写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现实困境及路径》、《党史教育中如何传递英雄人物形象》分别在《教育学研究》2022年第25期和52期发表)。三、存在的主要问题。2022年,我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旅游旺季来黄参培学员住宿紧缺;二是党校图书室藏书质量不高、电子阅览空缺;三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深入基层调研较少,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四、整改措施。(一)全面加强管理服务。擦亮党校管理服务工作品牌,进一步提高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水平。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理顺部门工作职能,厘清个人岗位职责,提升履职能力。坚持周工作预安排制度,统筹校内工作运转。加强与住宿、食堂第三方机构沟通合作,解决参训学员住宿问题,提升办学后勤保障水平。(二)稳步推进校园建设。一是打造功能校园。完成学员活动中心和住宿部建设项目,推进教学楼消防设施整改和零星维修改造项目。二是打造红色校园。整体规划布置校园雕塑、指示牌、宣传窗等文化元素,突出党性党校特色。三是打造书香校园。优化图书馆藏结构,拓展电子书库资源,推进纸质、电子阅读平台实用、好用,浓厚党校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氛围。(三)建强“师资库”。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完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研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有计划、多渠道、分期分批地选派教师到上级部门跟班锻炼,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重点从高校专家教授、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员、先进典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等群体中选聘兼职教师。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厘清思路、强化举措、真抓实干,扎实做好理论建设、干部培训、科研资政、人才培养等工作,奋力开创黄龙县委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