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业务开展情况。(一)农业主导产业工作。1、对全乡各行政村核桃产业进行低产园改造,高接换优1000亩。2、全乡完成4800亩苹果新建园,全乡苹果面积达到18900亩,太地塬村完成600亩换头嫁接,嫁接品种为早熟富士。鲁家塬村牛毛崾崄新建200亩高标准矮化苹果示范园。全乡苹果盛果期面积6700亩,年产量9805万吨,产值8265万元。3、白城桥村依托气候优势栽植烤烟共计1300亩、年产值600万元。4、全乡大闸蟹养殖面积达60亩,年产成品蟹13000只,年产值58万元。5、全乡中药材种植2499亩。年产值160万元。6、建设鲁家塬村裕民果蔬仓储中心一个,占地30亩。同时为推动农产品尽可能转向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鲁家塬村市级优秀美丽果园和太地塬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下,今年新吸纳金星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到“三品一标”队伍中来,现已完成“三品一标”建设年度考核。为满足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多次邀请县农业局、果业中心、核桃中心、水利局等相关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乡各个村组的田间地头,采取集中讲解、实地操作的授课方式对农民的生产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达3300余人次。(二)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做好历年来退耕还林工程抚育管护和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积极协调配合县退耕办,对于不合格的地块重新栽植补植苗木,做好封山禁牧工作。马蹄掌旗杆庙村、鲁家塬行政村进行了绿化提升,白城桥政村梁家塬则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全村进行了绿化、亮化,种植各种花卉树木共计37000余株、种草2000平方米、粉刷墙体8000平方米,下大力气做好生态宜居文章。(三)产业扶贫工作。注重信息核准,将所有贫困户逐一摸底,生态扶贫方面验收两户生态效益补偿的贫困户。注重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依托鲁家塬村建设美丽果园2个,2022年将进一步通过两个基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使得全乡脱贫户中无劳动能力、因残因病致贫的16户以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实行定额分红模式,预期当年实现户均增收6700元。(四)完成畜牧生产及防疫工作。我乡牛存栏365头,出栏40头;羊存栏520只,出栏329只;猪存栏497头,出栏329头;禽存栏2506只,出栏1254只;中蜂养殖10800箱,蜂农280户;饲草储备26000吨。为了做好全乡的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有效防止疫情发生,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今年我们利用春秋两季对全乡的动物进行了免疫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防疫工作制度,确保了全乡畜牧的安全工作。同时在今年11月份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通过积极宣传、引导,设点查办,有效的遏制了外界传染源侵袭,保证了我乡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899.7元,呈现出产业蓬勃发展、民生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在科技推广方面全乡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取得明显成效,苹果产业经济效益明显,转变了多年来玉米种植的老传统;,全乡完成4800亩苹果新建园,苹果盛果期面积6700亩,年产量9805万吨,产值8265万元;烤烟面积1300亩,总产值600万元。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技人员的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层面,缺少试验示范基地和必要的检测试验方法,信息传递缓慢,技术推广面狭窄,不能有效发挥公益性职能。(二)农技人员少、力量弱、综合业务素质较低,农技骨干大量流失,懂业务会干事的人进不来,不懂业务的又出不去。四、整改措施:(一)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农业法规和政策。要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农业“两法”,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牢固树立依法治农、依法行政的观念和农业科技管理理念。(二)加强基础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制定培训规划,使现有推广人员通过进修、自考、短期培训等办法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提高其农技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同时要保证农技人员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本职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以抓点示范为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好上级部门对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全力推动我乡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