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红寺坝水库灌溉管理局
汉中市南郑区红寺坝水库灌溉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3-04-28 10:57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红寺坝水库灌溉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灌区内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管理保障。灌区内水利水政监管,防汛抗旱,农业灌溉,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西关街
法定代表人
张仕贤
开办资金
13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95.38万元
1053.81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红寺坝水库灌溉管理局.公益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6月17日办理经费来源变更登记,由原定额补助变更为全额预算,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力保障夏灌工作。一是夏插前,全灌区蓄水总量达到2850万m3,占应蓄水量的80%。二是扎实做好冬春岁修工作,完成了干支渠道的清淤疏浚任务。三是科学调配水源,及时疏通渠道,确保渠道的安全畅通,促进夏插夏灌工作的顺利进行。2.切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我局早安排、早部署,狠抓各项防汛措施和安全责任的落实,做到防汛灌溉两手抓,及早制定完善了辖区内各级水库及重点渠道的度汛方案和防、抢、撤预案,为灌区防洪抢险和安全度汛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积极开展各项工程治理工作。我局克服资金困难,对严重影响输水安全的水利设施投入工程维修治理资金50余万元,完成渠道岁修工程治理200余处,新建及维修斗闸门51部,完成土石方1300m3,较为彻底的完成了灌区各级渠道的清淤整修工作,确保了夏灌期间各级渠道的安全运行。4.全力推进单位经费体制改革。2022年5月,红管局以“南编办发〔2022〕13号”文件精神为指引,顺利完成了红管局经费体制改革,为推进灌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5.2022年,灌区先后实施了投资80万元的农业水价改革量水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215万元的1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投资330余万元的8个水毁修复项目工程。6.扎实抓好党建工作。局党支部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强化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安排、协调部署。坚持开展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夏插前,全灌区蓄水总量达到2850万m3,完成灌溉插秧面积10.6万亩。2.投入工程维修治理资金50余万元,完成渠道岁修工程治理200余处,新建及维修斗闸门51部,完成土石方1300m3,确保了夏灌期间各级渠道的安全运行。3.实施了投资80万元的农业水价改革量水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215万元的1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投资330余万元的8个水毁修复项目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灌区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善、工程效益无法正常发挥的困境,受到了灌区群众的一致好评。4.单位经费体制改革基本完成,职工工资、养老等问题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历史性拖欠职工“五险一金”等债务问题终于得到了相应的化解,职工老有所养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创新不够,个别干部职工的责任担当意识仍需加强。二是工程设施老化、自然灾害频发与灌区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和执法难度加剧,水利维权力度和执法权威急待提高。四是单位经费体制改革后,红管局原下属10个镇(街道)水利管理站工作人员已划转至相应镇(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但相应水利资产、堰务人员的处置和水管费征收问题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四、改进措施。1.强化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推动干部职工政治素质、作风能力大提升。2.广开门路,筹措资金,加大水利工程项目资金争跑力度,确保水利设施维修管护资金充足。3.积极宣传《水法》等水利法规,依法治水,推进灌区现代化、法制化建设步伐。4.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破解发展瓶颈。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科学管理、合理调度,认真做好2023年夏灌工作。2.继续坚持防汛工作不放松。一是加大防汛检查力度,夯实防汛责任和防汛措施的落实。二是在继续做好蓄水工作的同时严格控制汛限水位,严禁超限蓄水。3.继续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和高质高量完工。4.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紧围绕水利建设这个中心,切实抓好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依法治水管水进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