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临潼区种子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种子事宜,促进农业发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督业务指导·种子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银桥大道 | |
法定代表人 | 畅军民 | |
开办资金 | 4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1.01万元 | 340.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情况:2022年我区共有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共计13家,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1家。根据机构改革的相关要求,本单位移交并协助区行政审批局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和管理工作,一是对全区番茄制种企业走访调研,通过召开企业代表人座谈会,从番茄制种规模、生产流程、市场运营、产业带动、发展瓶颈等方面进行逐一调查研究。形成了番茄产业的情况报告,为下一步打造西安番茄种业(智慧谷)产业园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对持有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陕西聚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小麦“原种田、良种田、穗行圃”共计900亩试验田进行了田间检验。并详细查看了企业的生产资质、品种授权许可以及种子田间生产档案。2、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情况:对我区主要农作物及非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企业的品种及23家委托代销门店的玉米、小麦种子生产包装情况进行了随机监督检抽查,共抽取玉米样品43个批次,代表量25万公斤;小麦样品38个批次,代表量65万公斤;蔬菜样品24个批次,代表量2100公斤;并经相关科室进行了室内芽率和转基因检测,合格率为100%,为我区用种安全提供了依据和有力保障。3、开展全区种子执法监督业务指导工作情况,一是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70人次,检查种子企业及委托代销商23家,种子经营门店120余个,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经营资质、种子备案、经营档案、购种发票、种子包装、品种审定、标签标注、种子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情况,共检查春夏播玉米品种260余个,数量45万公斤;小麦品种180余个,数量230万公斤;蔬菜品种70余个,数量0.4万公斤;检查种子生产经营档案60本;纠正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2起,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为加强全区转基因玉米安全监管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转基因材料非法流入农业生产。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要求,扎实推进我区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科学普及相关知识,开展制种企业杂交玉米试验田苗期田间检验及转基因成分检测工作,对陕西生物农业研究所和陕西聚丰种业春播玉米繁材试验田进行了转基因检测,共检测玉米繁材27亩(其中生物研究所20亩、聚丰7亩),繁育材料4157份(其中生物研究所3146份、聚丰1011份),展示品种8个(壳盛5063、5064、576、579;京央8号、10号;朴京1250、1600),经叶片抽样快速试纸检测未发现转基因成分存在。4、开展种子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工作,一是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学习和宣传培训活动。精心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新《种子法》,结合“春季农资打假”、“3.15消费者权益日”、“科技之春宣传”等专题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现场解答、发放资料等形式在我区马额、零口、雨金、代王、新市等街道集市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并解答相关问题800余人次。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辖区内种子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法规意识以及识假辨假能力。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辖区种子企业、委托代销商相关业务培训会2场次,农业政策下乡指导培训覆盖700余人。三是开展农作物种子销售网上备案培训工作。工作人员利用春夏季种子市场监督检查,现场受理及手把手指导种子经营户手机APP操作备案,完成全区玉米小麦种子备案139家,(其中委托代销23家、经营不分装116家)5、在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办新集村、雨金街办西关村,实施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共种植玉米展示示范品种31个,小麦示范品种6个。按照展示示范的要求,进行田间数据的收集、记载、选点和取样,并及时进行室内烤种,计算各个品种的实际产量。从丰产性、抗病性和品种综合表现进行分析,提出可以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形成了全区主要农作物种植合理化布局意见。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开展种子质量专项抽检工作、转基因检测、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种子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我区农业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2、利用集会、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种子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3、因地制宜,科学试验。按照高产、高抗、优质的原则开展小麦、玉米新品种示范试验展示工作。合理出台全区农作物品种种植布局指导意见。三、存在问题1、种子经营档案不尽完善。由于种子经营档案信息记录了与种子有关的各类具体信息,因此对于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今后有效解决质量纠纷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部分种子经营户并没有在销售种子时提供购买发票,个别违法经营户,为了获取暴利,存在销售未经批准的种子情况。对于商业信誉和农民的生产、收入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2、种子经销商和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差异很大。对于种子的了解程度也各有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部分种子销售人员由于意识淡薄、追逐暴利,农民购种时的各类种植技术问题无法给予准确、专业的回答。使得种子销售和种植中出现农民利益受损问题,显著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质量水平,也是种子投诉案件产生的内在原因。3、管理经费不足。在新的种业发展态势下,现有工作经费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种子产业发展需要,不能及时、全面、有效的开展种子质量检验检测及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取证设备滞后,监管难度大,种子质量隐患依然存在。四、今后工作打算1、继续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加大质量监督力度和种子投诉案件查处,并将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检查工作作为日常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种子企业经营档案登记,确保全区农业用种安全。2、继续加强农作物新优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工作。重点加强优质小麦、特色玉米、名优瓜菜为主的新优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3、进一步做好全区种子信息服务。全面完成种子经营网上备案工作,销售品种和库存统计上报工作。4、以项目为依托,提升种业发展。全力做好种业项目申报与实施,提升全区种业发展水平。重点做好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小麦良种繁育以及番茄制种产业项目工作。5、加强种子专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我区种业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在今后的种业发展中,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我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西安市种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西安市种子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