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阳县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阳县分校

发布时间: 2023-04-28 10:44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阳县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业务范围:承担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为农业技术提供培训服务、实用技术短训、继续教育学历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住所 合阳县北大街油巷21号
法定代表人 雷妍
开办资金 21.1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88万元 68.88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农广校·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强化宣传引导,党的强农惠民政策深入人心。通过现场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科技知识、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宣讲强农惠民政策和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等,吸引人才回到农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二)创新培育模式,高素质农民培育再提升。一是建设建立多功能培训教室,充分发挥“视频语音教学+专家指导+农民互动”的“线上”网络培训形式的作用,打造合阳县艺美莲水生植物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个实训基地,动员农业领域各类科技和人才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提高农户的产业发展能力。二是是与江苏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训,组织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才奔赴江苏镇江进行“乡村振兴成果”参观交流实践活动,走进镇江丁庄葡萄合作社、赐福家庭农场、常州溧阳“四季春生态园”、曹山现代农业园,与江苏省劳模、镇江“十佳”新型职业农民交流农业发展形势,与园区负责人交流创业经验,与企业专家交流理念心得,参观考察中,学员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感受到现代农业合作经营、互联网+农业、绿色生态、社会化服务等对农村创业增收的重要性,提升了学员创业示范带动的信心,增强了争做优秀创业致富带动新农人的动力,为推进合阳县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三)聚焦群众需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受好评。一是组织农业农村系统技术人员及中高级职业农民400余名,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实行面对面服务、手把手指导,开展农业系统百名农技人员“贴近农民、贴近一线、贴近实际”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接受群众咨询280余人次,发放《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分类施策、加强春管》等技术资料20000余份;二是成立产业技术培训讲师团,充分发挥教师所学专业,组成了24人技术培训讲师团,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现场培训、入户指导、远程技术服务、多媒体培训、发放技术要点明白纸等多样灵活的方式,扎实开展科技培训,快捷有效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传递给农民,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至少了解掌握了一项生产技术,普遍提高了科学生产水平和从业能力。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是全年来,局属各单位共开展技术服务100多场次,培训产业户1.2万人次;二是严格按照《合阳县2022年致富带头人培训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已培训致富带头人645人,(其中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才60人),带动脱贫困户180人(户),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才基础;三是完成2021级高素质农民第二阶段培训及结业考试,参加培训190人,参考190人,异地线上自学11人,补考11人,共计考试合格201人。按照职业农民认定程序,对2021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合格学员进行考核认定,通过笔试、面试和公示,认定201人为合阳县2021级高素质农民;四是按照“突出主导产业、培养专业农民”的思路,充分发挥自身农民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以“一主多元”的服务形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扎实开展培训工作。2022年培育350人,高级职业农民复审通过57人,陕西省“头雁”培训7人。通过培育、宣传、跟踪服务,并涌现出“唱响田园牧歌”的陕西湛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海燕、率领群众奔小康的和家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江峰等先进典型,他们不但自己产业强,而且带动作用显著,社会影响效果好,已是合阳现代农业发展的先驱者、带领者、促进者,合阳乡村振兴的参与人、示范人、中坚人。三、存在问题在农民培育中,部分学员接受能力不强,在手机应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中,学习兴趣不高。四、整改措施针对农民培育,在课堂中对学员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使用幻灯片、手机应用、互动等方式,增强学员们的手动操作能力;农广校教师也要接受更智能更系统的培训,在以后的课堂、实训中,更好的解决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五、2022年工作设想(二)严格按照中、省、市培育高素质农民工作要求,开创性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育目标200名,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批积极学科技、用科技的、乐于带动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三)根据县政府“双万”工程要求,完成“万名农民进农校”产业技术培训1万人次,主要目的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每人至少提高1至2项农业实用技术,为共同致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创新媒体引领,加强信息宣传,开展重点调研,完成信息报道60篇;(五)完成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创文创卫工作、产业振兴指导员服务等其他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