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三岔镇经济综合服务站(核桃技术推广服务站)

黄龙县三岔镇经济综合服务站(核桃技术推广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3-04-28 09:57
单位名称 黄龙县三岔镇经济综合服务站(核桃技术推广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助推农村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承担生产经营、集体资产管理、土地流转、科技推广、就业创业、核桃技术推广等服务工作。
住所 黄龙县三岔镇三岔街
法定代表人 周凯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三岔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2万元 432.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经济发展。一是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突出“稳、进、好、安”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全镇争资引项1100万元,招商引资200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3.11亿元,同比增长3.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苹果产量5.77万吨,核桃产量0.14万吨,粮食产量2.27万吨;牛存栏473头,出栏301头;羊存栏1302只,出栏647只;猪存栏8135头,出栏6312头。二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长石头美丽乡村通过评审验收,乡村面貌和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四条梁村和长石头村核桃加工厂扩建、喜乐村组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梁家山果库三期建成投入运营;大唐三岔50MW平价光伏项目建成并网发电,三岔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土地平整、肥力提升和道路建设、农田防护等全面完成。梁家山玉米烘干厂一期建设完成,填补全县玉米烘干存储空白。(二)农业发展。一是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稳粮保田助农增收。完成粮食种植47760亩。先行先试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10100亩,探索推出“两委托、两跟进、一保障”的221玉米托管模式,被省农业厅推选为2022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农业奖补资金278.35万元。二是加强精细管培水平,苹果产业提质增效。高标准建设下梁村百亩美丽果园1个,九科塬高质高效园1个,九科塬、长石头绿色防控示范点2个,建成四条梁、梁家山两个村级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梁家山千亩苹果示范区绿色有机认证1个,搭建防雹网1816亩,老园改造2400亩。组织种植大户外出周边洛川等地学习管理经验5次,邀请市县技术专家来镇开展培训8次,参训人数1000余人次。三是优化升级核桃品种,守护地域品牌延链。建设核桃示范园300亩,低产低效林改造243亩,鼓励群众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7574亩。新建四条梁村琥珀核桃加工厂一个,集体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跑”阶段。四是科学规划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增添活力。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7个,新建可存栏400头肉牛养殖场1个,大闸蟹40亩,中药材303亩,平菇食用菌8万棒,产值90万元,挂果蔬菜面积958亩,产量2000吨。(三)生态环境。一是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要求。全力以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质量完成2021-2022年森林防灭火工作,实现“零火情”。二是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累计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90余次。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完成改厕150座,打造“五美庭院”5户,评选“十星级文明户”47户,三岔镇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三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推深做实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完成植树造林6.7亩、李家河河道治理2.5公里、建设生态河堤1.5公里。安装44户生物质颗粒智能火炉,形成清洁燃料产供销链条。开展清河行动8次,清理水草及漂浮物5.4吨,镇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要求。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22年,全镇争资引项1100万元,招商引资200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3.11亿元,同比增长3.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苹果产量5.77万吨,核桃产量0.14万吨,粮食产量2.27万吨;牛存栏473头,出栏301头;羊存栏1302只,出栏647只;猪存栏8135头,出栏6312头。(二)苹果产业提质增效。高标准建设下梁村百亩美丽果园1个,九科塬高质高效园1个,九科塬、长石头绿色防控示范点2个,建成四条梁、梁家山两个村级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梁家山千亩苹果示范区绿色有机认证1个,搭建防雹网1816亩,老园改造2400亩。组织种植大户外出周边洛川等地学习管理经验5次,邀请市县技术专家来镇开展培训8次,参训人数1000余人次。(三)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累计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90余次。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完成改厕150座,打造“五美庭院”5户,评选“十星级文明户”47户,三岔镇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三、存在的问题。当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三产结构比重不合理。农业生产成本和风险增大,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群众稳定增收难度较大。(二)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有效支撑。还有少数几个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硬实,短期增收慢,资产难以转换为效益问题依然存在。四、改进措施。(一)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三资”管理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壮大村集体增收。(二)加快推动招商引资进度。深入落实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坚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鲜明导向,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三)发展生态农业,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按照农业产业带建设要求,聚焦主导产业,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苹果托管,全面推进玉米托管服务,深入的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统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镇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四)加强科技培训,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升级。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整合乡村振兴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省市县扶持资金,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5万元以下村,培养2个村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村。(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升级打造小南沟园区服务中心,重点改造和美乡村锁子头示范村,完善小南沟、三岔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党旗红、产业绿、农民富、村风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梁家山玉米烘干仓储建设、三岔李家河流域生态修复和河道综合治理、雨污分流管道系统建设及冬季清洁取暖改造等项目建设。(四)稳固农业产业基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4.7万亩,完成大豆种植8210亩,油料种植632亩,带状复合种植1520亩,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2.86万亩。(五)发展生态农业,助推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苹果托管,全面推进玉米托管服务,完成1.4万亩玉米和100亩苹果的社会化托管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