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发布时间: 2023-04-27 15:33
单位名称 西安外国语大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学历语言人才,促进文化发展。英语、俄语、德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国际政治、旅游管理学科教育,大专、本科、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相关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及学术交流。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办长安南路437号
法定代表人 王启龙
开办资金 22321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1006.58万元 284575.53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外国语大学 从业人数  150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全力以赴抓好六件大事(一)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入脑入心。组建宣讲团,集中组织专题学习50余场次。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工作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干部师生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理论文章15篇。(二)聚能“双一流”建设再结硕果。制定《“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划拨学科建设专项经费595万元。成立区域国别学院,推进交叉学科建设。5人入选省学科评议组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获批省部级人才计划9项,入选类型和层次均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8个,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占专业总数的50%。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连续2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7项,位列全国外语院校和全省高校第2位;获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同比增长71.43%。(三)聚势70周年校庆开启新篇。围绕“学术、文化、校友”主线,举办“西外大讲堂”等系列高端学术活动,打造《列宁全集》主题雕塑等6个特色文化景观,编纂十年校史,编排原创校园话剧《丹心谱》,成功举办“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直播浏览量130余万次。(四)聚合巡视整改提质增效。将2022年确定为“巡视整改年”,明确134条整改措施,把巡视整改贯穿到办学治校和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各方面,统筹抓好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以发展新成效体现巡视整改带来的新变化,被省纪委认定为“整改到位”。(五)聚效作风建设助推发展。细化制定“1+5”作风整治方案,查摆问题59个,制定整改措施84条。构建“四纵四横”意见征求反馈体系,定期召开师生问政会、意见反馈会、整改推进会。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办实事好事68件。坚持“行不行,群众评”,组织6000余名师生开展作风建设满意度测评。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相关做法被省委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简报和人民网报道。(六)聚力疫情防控守护家园。修订防控方案预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不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坚持每日分析研判,发布防控通报72期,组织应急演练6次。政策调整前,在校师生没有出现一例确诊病例。二、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政治建设引领方向。制定校院两级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全年累计培训502人次。作为中宣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工作试点单位,高质量参与完成中宣部委托的5个语种版本165万字翻译编纂和教材编写,开设课程43门。(二)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修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规则,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打造“党委读书班”“书记论坛”等学习品牌,固化“周三政治理论学习日”和“教师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学习互促计划”特色学习模式。翻译出版《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中国的脱贫之道》英文版。(三)思政工作不断加强。建立责任清单,设立思政工作培育建设项目和课程思政教改专项,成立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获批省重点马院建设培育单位,5名师生在省级“大练兵”中获奖;推进“六位一体”思政进公寓育人体系,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试点单位,探索构建研究生导学思政互动机制,立项省级网络思政项目5项。(四)意识形态阵地更加巩固。出台修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文件9份,完成近2600种教材专项审查,构建网络舆情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主要做法获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肯定性批示。(五)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修订完善“三项机制”和处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全年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处级干部17人。调选21人参加校内处科级岗位挂职锻炼,推荐2人参加省委“苏陕协作”和第9批博士服务团挂职锻炼。(六)基层党建水平有效提升。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巩固提升”等计划和“智慧党建”领航工程,3个全国全省党建“双创”单位通过终期验收,3个党组织入选第三批创建名单。实施党建“一院一品”,打造“多语种讲好中国故事”等特色品牌。制定《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互促共融”实施办法》,相关做法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七)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扎实开展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清廉校园建设,做好巡察结果反馈和新一轮巡察工作,以“四个一”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出台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贯通协同工作会商机制,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对疫情防控、巡视整改、干部选聘等重点领域专项监督检查。(八)统战群团工作亮点纷呈。荣获全省统战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1人当选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党外知识分子3篇资政建言被国家民委、民革中央、省政协采用。3人获省教科文卫系统“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获批省级示范团建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效被中青网等国家级媒体平台报道。(九)安全稳定工作筑基守底。将安全稳定工作列为党委会常设议题,出台相关文件20余份,持续完善“研判—排查—整改—督办—考核”闭环式安全稳定工作体系,不断健全“三层六级”值班值守体系,组织综合检查8次。三、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一)综合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修订出台教学、科研单位综合绩效管理办法,全面推开职称评审改革,深化人才发展、评价机制改革,完善处级单位和处级干部考核细则。获批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专业建设评价改革入选全国“百优案例”。深化本科教学质量考核机制改革,推进课程评价改革。推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优化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健全跨学院选修课激励机制,1项专业硕士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加强人员管理,修订退休返聘、考勤请假等制度。完成新一轮规章制度汇编,新增、修订制度303部,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公开信息3800余条,审核处理合同及法务事项近300项。修订《督办工作办法》,督办重点问题、任务632项。(三)人才强校战略有力实施。实施“人才质量提升工程”,引进各类人才48人。修订《博士后管理规定》,在站博士后获批4项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举办“师说·圆桌派”等系列活动。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师德师风负面典型警示教育月”活动。(四)“三全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揭牌“五育并举”实践研究中心,完善体美劳课程体系,新开课程6门。开设“阳光花房”心理辅导站,健全学生心理健康五级预警防控体系,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试点单位。获批陕西省创新创业学院,10个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1名研究生获评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五)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制定教材建设五年规划,获批省级教材研究课题1项、优秀教材3部。25门课程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门课程入选学堂在线国际课程平台。投入1000余万元改建、新建8个实验室。荣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获批教育部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全校本科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70余项。(六)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取得新突破。完善教育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出台制度文件8项,连续三年参加省论文抽检合格率为100%。探索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研究生立项科研基金项目131项,主持、参与纵向课题92项,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6项。(七)科研创新活力不断激发。新增7个校级机构,国际舆情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通过省高校哲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验收,南亚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17篇咨询报告被上级采纳批示,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5项,2人入选省年度青年科技新星。积极对接“秦创原”,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8项。深入推进陕西省“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建成跨语言大数据创新平台。(八)对外合作交流稳中有进。推进国际产学研用框架下的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落地落实,培养各级各类国际学生1166人,选派150余名师生出国留访学、实习。牵头成立“陕西省孔子学院联盟”和“一带一路语言文化大学联盟”。(九)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夯实信息化基建和网络安全防线,建成“网上办事大厅”,累计服务师生514万人次。开放第二食堂,完成长安校区学生浴室升级改造和公寓屋面防水工程建设,启动长安校区四期教师公寓建设和雁塔校区生活质量提升等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开放密集书库,深入推进文化养老工程,附属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师生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度全省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度全省统战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度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接收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款项643人次、实物10人次,共计约为771338.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