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略阳县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7 15:10
单位名称 略阳县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挖掘土地潜力,保障用地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负责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市级以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重点项目和补助项目的调查、申报、管理;市级补助项目的指导实施,监督检查,项目预验;县级开发项目勘查立项管理。
住所 略阳县城关镇
法定代表人 王强
开办资金 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13万元 14.8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2022年市局下达占补平衡任务450亩(其中水田200亩),旱改水任务500亩。全年累计上报立项土地开发项目立项6个,面积293亩,上报立项旱改水项目立项6个,面积695亩,其中2个开发项目和5个旱改水,目前完成全部工程量60%,剩余4个开发项目和1个旱改水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预算,待评审,预计12月底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2、开展水毁项目修复工作:我中心实施的略阳县接官亭等3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属于省内交易指标。由于受2020年特大洪灾的影响,导致项目被水毁,为确保指标流转、交易,我中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目前项目区已完成工程修复的80%工程量。3、开展补充耕地信息报备工作:2022我中心按照上级部门工作安排,对全县近年来已实施验收的14个开发项目及旱改水项目,积极开展举证报备工作,截至目前已报备通过开发项目1个,面积108亩,旱改水项目3个,面积318.51亩,剩余10个项目由于属于变更调查地类,无法通过系统报备。4、开展项目审计工作:2022年我中心委托审计公司,对2个开发项目和1个旱改水进行了项目审计,截至目前2个开发项目已完审计,待出具审计报告,1个旱改水已完成外业工程量核实。5、开展后备资源调查工作:2022年我中心积极与林业局衔接、协调,同时与局确权登记股积极配合,对全县符合条件开发的残次林地和未利用地图斑,进行了数据套合筛选和实地踏勘,加大后备资源的储备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项目的实施有效的增加略阳县的耕地面积,补充水田面积318.51亩。2、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耕地等级从原来的14级提高到了12级,粮食产量每亩均提高了50公斤,增加了农户收益。3、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吸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近150人就业问题,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益,减轻农村就业压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落实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虽然按照目前已筛选的残次林地数据看,能满足今后几年县域经济发展及建设用地指标的落实,但是我县仍属于山区县,土地资源稀少,可用于开发的后备资源仍然严重匮乏,我们将认真分析研判工作差距,按照新要求,新办法,积极推进项目申报立项,通过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2、改进措施:我们将认真分析研判工作差距,集中精力下功夫、想办法、找资源,同时,主动向县政府汇报,按照新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寻找解决办法,积极推进项目申报立项,通过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积极督促各镇根据后备资源情况,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及时申报,经现场核查后编制实施方案入库,严格项目管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占补平衡新增耕地是一项民生工程,在项目选址、立项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最大限度发挥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项目实施前做好政策宣传,在县政府和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严格落实新增耕地监管与后期保护责任,确保新增耕地产能长期稳定性。积极探索补充耕地的来源途径,将零星分散的林地、园地、废弃工矿、坑塘等复垦为耕地,提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提高耕地利用效率。2、坚持政府主导,充分与农业、水利、林业、财政等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将提质改造、补改结合落实到耕地占补平衡纳入政府耕地保护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府组织领导力度,有利于推进工作开展。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未经村集体和多数农田同意,不得强制实施土地整治项目。3、落实责任,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搞好项目后期跟踪管理,发挥好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作用,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及台账,涉及实施项目的镇、村如监管不到位,出现耕地落荒或者改变土地用途行为,县主管部门将在后期争取项目时,不予考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