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西安市临潼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发布时间:
2023-04-27 11:42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提供调解仲裁服务。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仲裁·相关突发事件协助处理·相关业务培训、政策宣传咨询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南路58号五楼六楼
法定代表人
仵栋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10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1、2022年区仲裁院共收到仲裁申请352起,其中立案受理262起,不予受理90起。按照应诉单位类型划分,涉及私营企业案件237起,行政事业单位25起。按照争议类型划分,涉及保险福利3起,占受理案件数的1.15%;涉及工伤类案件18起,占受理案件数的6.87%;涉及确认劳动关系类案件44件,占受理案件数的16.79%;涉及解除劳动关系类案件124起,占受理案件数的47.33%;涉及支付劳动报酬类案件59起,占受理案件数的22.52%;涉及确认调解协议案件14件,占受理案件数的5.34%。2、打造“金牌调解组织”活动情况。按照市人社局《关于开展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活动的通知》要求,及时成立了以区人社局局长为组长,区总工会、区工商联为成员单位的临潼区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活动领导办公室,确定专人,倒排时间,通过制定方案、摸底培育、指导选树、评定验收、报送材料等工作步骤进行认真组织实施,对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评比标准》,确保选树打造一个组织机构健全、业务水平高、服务能力优的市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经过前期对全区4类别55个基层调解组织的培育和选树,最终评选推荐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我区2021年市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评选对象。3、监察仲裁“一窗受理”服务窗口建设情况。自2017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劳动监察仲裁一体化”办公机制,成立了劳动监察仲裁一体化办公室,派驻专人,负责对劳动者投诉的案件进行统一登记和受理,引导当事人准确、有效的前往对口部门进行维权。同时,我们开设了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简易农民工专用庭,将仅涉及拖欠工资案件,特别是建筑施工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全部交由劳动监察处理,大大提高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办事效率。4、基层调解组织专项业务培训和“互联网+调解”平台案件完成情况。按照市人社局《关于开展“平安建设”考评项年度推进情况自查的通知》,我们高度重视,以自查工作为契机,紧抓“平安建设”评价标准,召开全区基层调解组织工作推进会。推进会围绕“六统一五上墙”建设要求,采取印发“六统一五上墙”规范性文件和调解文书、讲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流程和文书应用、指导街办层面“互联网+调解”平台受理和办理案件程序等形式,对全区企业、街办、部门3层级的基层调解组织进行了专项培训,通过培训补充更替了基层调解组织人员信息,发现部分基层调解组织存在短板弱项,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查漏补缺、整改完善,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截止目前,2022年已结案201件,时效内结案率达到95%。当前已结案件201件中,裁决结案97件,裁定结案60件,调解结案44件,涉案金额共计571.54余万元。2、同时,按照层级推荐的有关程序,经过省市层层评选淘汰,最终我区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得到省、市人社部门的肯定和认可,被陕西省人社厅推荐为人社部选树全国第一批“金牌调解组织”候选单位。3、截止目前,通过“仲裁监察一体化”办公室接待政策咨询120余次,交办区仲裁院办理案件65件,办结案件65件。。4、2022年“互联网+调解”平台系统共接到调解案件53件,其中不予受理案件10件,受理案件43件。在受理的43件调解案件中,其中劳动报酬32件,解除劳动关系案件7件、社保补偿案件3件,其他类型案件1件,案件共涉及金额68.15万元。三、存在问题1、因劳动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和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出现了劳动待遇兑现迟滞、工资待遇纠纷等问题,致使仲裁案件数量增长,加之调解仲裁办案人员数量有限,后期在办案中将可能出现不在时效内结案的问题。2、二是存在部分劳动者对基层调解组织的信任度不够。基层调解组织大多依附在企业的工会或者街道办事处的社事站所,劳动者出现了劳动纠纷,第一念头就是去“告状”,而不是去基层调解组织去协商调解,故大量劳动纠纷案件都积攒到区级劳动调解或者仲裁部门,致使基层调解组织作用弱化。四、今后工作打算1、继续做好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优势,增加调解工作人员数量,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优化仲裁立案以后环节的工作流程,缩减各工作环节的运行速度,进一步提升仲裁案件的结案时效2、继续加强基层调解组织的建设。以选树打造“第二批金牌调解组织”活动为契机,对照打造组建的4大项22小项标准,以点带面,继续加强我区企业、街办以及部门基层调解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基层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的能力,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3、继续加强多方衔接机制。加强与区人民法院工作对接,提高办案水平,统一裁量标准,加强案前调解工作力度,争取最大化非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纠纷。加强与区司法局的沟通联系,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仲裁委员会工作站以及法律援助专线的作用,正确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切身利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