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中心小学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4-27 11:39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下和村
法定代表人 赵军平
开办资金 17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5万元 105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秦陵中心小学按照“以特色立校、靠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提标准、定方向、立目标、拓路径等形式,努力构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教育教学新体系。其中主要有:1.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全员化。以中心校辖内所有小学为主阵地,充分利用晨读、午读时间,通过组织经典诵读、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诵读比赛等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建设书香校园,让孩子们在诵读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受传统经典无穷魅力。特别是下和小学利用自身紧邻秦始皇陵博物院的区位优势,长期与博物院开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主要活动有①文物保护知识进校园;②“争做保护文化遗产小卫士”;③秦文化知识进课堂,并在博物院宣传部指导下,编排了《徙木立信》历史剧。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孩子们的文化素养。2.牵手名校,教学教研卓有成效我辖区各校发挥自身资源,于各校主动联系,建立校级“名校+”,并与临潼区华清小学建立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在与名校华清小学开展活动的同时,我校积极主动的与校级名校开展各种活动。在华清小学举办的“青蓝工程”公开课表彰活动中,黄向阳老师喜获一等奖,谭晨晨、杨菲等老师获二等奖。我们从最初的名校牵手到区级“名校+”成立,本着学习进取、交流沟通的原则,不断学习新方法、新措施、让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育水平。一年来,我校各级“名校+”工作卓有成效,目前我校已有,市级“手骨头”3人,区级骨干教师9人。3.家校合作,校长亲自抓学困,习惯养成细微化。我校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及学困生的教育,各校确定每班的学困生,各科教师重点辅导,学校领导分别包抓,上陈小学毛家小学校长亲自与学困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其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策略,家校协作,使学困生受益。同时我校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在品德教育、课堂教育、主题活动教育的基础上,以上陈小学为主阵地,以“一周一行为”活动为主线,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通过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开展三好学生评选、进行模范班级评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一点一滴中提高自律能力、养成良好品质。4.强化队伍建设,锻造教育铁军。将政治学习作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途径,每周下发系列学习资料,通过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依法执教”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用学习指导实践、提升站位。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教师职称晋升方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育教学奖励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形成了科学、合理、完备的学校管理体系和教师激励机制。5.树立质量意识,狠抓常规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一改常规教研模式,通过构建中心教研组定期开展大教研活动,特别是疫情期间构建起了线上和线下同步推进、研讨和实践同步落地的全新教学及研讨模式。创新成绩提升思路,每次考试结束后,针对存在问题与教师们一起查原因、找不足、定计划、添措施,让广大教师带着问题想、带着压力干,全面激活教师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和争当第一的热情。高度重视课堂改革,在积极开展赛教评优活动的基础上,层层评比、选派优秀教师代表参加赛教活动。其中我校数学教研组围绕《有趣的图形》这一主题,录制的8节系列微课,获得市级三等奖。注重体育工作创新,我校申报的“体育活力校园优秀案例”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全区成功申报的五所学校之一。持续优化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召开中心校教学质量分析会、教学质量推进会、六年级学科组长会、毕业班质量提升会、毕业班动员会等“五会”,凝聚人心、传导压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合理和高效。深入挖掘和加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大学区交流为契机,通过教师流动、教学交流等形式,让有限资源发挥出了无限的潜力。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营造了温馨、雅致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成为特色办学亮点。2.注重实效,创新驱动校本研修。3.在学生评价上,各校各尽所能,鼓励各校多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大力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被临潼教育局评为学前教育优秀管理三等奖三、存在问题1.教师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较少。2.学校布局分散,不利于中心校统一管理。四、今后工作打算1、扎实做好学校精细化管理。要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勇于担当,狠抓日常管理。2.打造新型教学教研模式,中心校教研组打破传统观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