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洛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7 10:47
单位名称 洛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防汛抗旱提供技术保障。编制实施中小河流、河湖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旱灾害防治规划及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和抗旱调度方案;组织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防汛安全检查;专家库、应急队伍、防汛抗旱物资管理。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双拥街006号水务局办公楼4楼
法定代表人 张旭宁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36万元 22.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水务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水务局的安排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防汛工作会议精神,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救大灾”要求,提早谋划,系统治理,强化督导,科学应对,压紧压实各级旱责任,从严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减少水旱灾害损失,确保全县安全度汛。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雨水情监测。1、雨情:截止2022年10月9日,全县累计平均降雨量587.9mm,最大降雨量759.8mm,最小降雨量416.0mm。降雨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分别为100.8mm、273.7mm、146.4mm、,最大日降雨量分别出现在6月11日40.8mm、7月26日87.8mm、8月27日50.8mm。1-5月份降雨偏少。2、汛情:今年入汛以来,我县累计出现了7次强降雨过程,其中最大降雨出现在7月26日,降雨量87.8mm。降雨过程中,我们精准指挥,研判准确,全县安全度汛,未出现大的灾害。3、水情:县域区内主要河流水势平稳,未出现超警戒流量洪水;4座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8座淤地坝均在低水位或空库运行。所有水利工程无险情、无洪涝灾情。4、旱情:2022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中上旬曾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致使土壤墒情下降,作物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据统计,全县累计作物受灾面积18.67万亩,其中旱地受旱面积7.5万亩,果树受旱面积11.17万亩。(二)、防御措施1、重大部署(1)、汛前,根据局党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印发了《2022年水务系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及时调整充实了人员及分工,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将系统内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职责进一步细化,责任进一步夯实。严格落实了库坝“三个责任人”,并在库坝现场及政府网站进行公示。这些都为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2)、汛期,每当气象部门发布雨情消息,中省市县防汛会商研判会后,我局紧急召开水务系统防汛指挥调度会。会上局党组对历次强降雨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和统一指挥调度。局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督促下发紧急通知,局属各单位,按照职责,奔赴一线,全力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多次组织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汛后,我们及时收集雨水情信息,认真收集归纳汇总,科学求实分析成效,客观总结经验不足,按时报送工作报告。2、汛前准备(1)、预案编制审批。汛前我们组织各库坝管理单位修编了水库淤地坝汛期控制运用计划和防汛抗旱抢险应急预案。同时抽调7名水旱灾害防御专家配合县防指对全县防汛应急预案进行了审查,并按程序批复、上报或备案。(2)、组织汛前检查。今年我们印发了《关于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抽调系统工作人员,从10个方面全面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隐患整改台账,落实了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同时配合市县两级防汛检查6次,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3)、山洪灾害防御。我县山洪灾害防治区共101处,山洪沟6条,重点防治区24处,涉及有3.4万人。汛前,我们制作了山洪灾害标识牌、山洪灾害宣传牌和《山洪灾害搬迁通知书》。聘请专业人员对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视频会商系统及雨水情监测预警系统进行了维护,确保全县水旱灾害各系统及设施正常运转。(4)、队伍物资储备。2022年,调整充实了水务系统应急抢险队伍1支40人,水库管理单位组建了应急抢险分队8支146人。根据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对水旱灾害防御物资进行了补充储备,并将现有物资发放到水库管理单位,为水库防洪抢险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确保一旦有险情,撤得出,稳得住,救援有保障,群众有饭吃、生活不用愁。(5)、水旱灾害宣传。2022年,我们积极开展3月22日“世界水日”暨“中国水周”、5月12日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和6月15日“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累计共发放宣传图册、宣传单及宣传品18000余份。年内通过线上线下参加省市县水旱灾害防御业务培训5次。3、汛期(1)、强化应急值守。依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部署,我局及时对汛期值带班人员做了调整充实,安排总带班领导1人,值班领导4人,值班人员7人,24小时轮流值带班。遇有特殊天气,要求主要领导在岗,同时对负有防汛任务的单位值带班情况进行抽查检查。(2)、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工作机制和行业每日早晚两报工作要求。值班期间,强化巡查,一旦发现险情,严格遵照紧急信息报送程序,第一时间逐级上报,切实做好险情处置工作。(3)、建立水库报汛联络工作机制。按照水库报汛制度,我们每日08:00前分两条线上报。一是与县防指和库管理单位建立了水库报汛联络工作机制,通过建立水库报汛微信群,由值班人员对库管单位上报数据进行校核,无误后上报至县防指;二是由水库管理单位在手机APP上直接上报,确保报汛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三)、“四预”措施汛前我们组织修编了水库淤地坝汛期控制运用计划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拓家河水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拓家河水库保坝应急措施,拓家河水库调度规程等,共计19份;今年我们将接收的预报消息,通过微信工作群和QQ工作群发送至局属各单位;今年我们通过预警短信平台发送雨水情预警消息25次,累计发送19.15万人次;2022年9月27日组织开展了拓家河水库2022年防汛抗洪抢险指挥调度演练,受到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四)、抗旱情况。2022年出现旱情后,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主动狠抓抗旱工作。多次召开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听取各供水管理单位旱情情况汇报,针对各镇街旱情,分别研究抗旱双保实施方案,实行水务系统科级领导包抓乡镇的工作机制,组成抗旱双保督导组进行督促检查,各供水单位强化措施,确保抗旱措施的落实。在工作过程中,采取首保生活供水,次保灌溉的原则,科学调度,合理配置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五)工程调度今年“旱涝并存”,出现旱情和汛情后,我们按照水工程调度运用计划,精准研判,科学调度,蓄泄得当,确保水工程安全和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不出问题。(六)、技术支撑今年,我们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调整充实了洛川县水务系统水旱灾害防御专家组,并以县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为技术支撑,将专家按专业特长分组到镇街,从技术、力量上确保做到一旦有险情能撤得出,稳得住,救援有保障。二、取得的效益尽管今年我县总体气候形势复杂,极端气候偏多,旱涝并存,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短时强降雨频发,出现强秋淋,但在防御过程中,我们精准指挥,准确研判,科学调度,使得全县安全度汛,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未造成大的灾害损失。三、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县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水旱灾害意识淡薄。个别群众心存侥幸,不能正确估计洪涝灾害的威胁,不愿转移,需采取强制措施。二是防汛预案不够详实。部分乡镇部门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防汛业务不熟悉,需进一步完善充实。三是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我县部分视频会商系统、雨水情监测系统和山洪灾害群测群防系统陈旧老化,不能正常及时准确接收信息,影响防汛抗旱指挥决策,需更新维护。整改措施加强宣传培训。通过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水患灾害意识。加强预案编制。通过寻求省市具有一定技术资质和能力的单位编制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3、加强设备更新。通过争取中省资金更新设备及维修养护,切实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五、下年工作计划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各级领导的批示,继续以保安全为己任,在市水务局的指导下,强化宣传培训,加强应急值守,发布预警信息,强化督查检查,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一是建立防汛会商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会商研判,通过各种渠道将各类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到基层防汛一线,并做好信息反馈报送工作。二是强化排查巡查,切实消除隐患。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重要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完善排水设施,提升防涝水平。加大排水道修建力度,确保大雨时能够快速疏通道路上积水,消除城市内涝。四是加强物资储备,提高队伍能力。认真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补充和储备工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汛抢险演练。五是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认真做好汛期24小时值带班,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保证雨水情信息上传下达联络畅通。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工作机制和行业每日早晚两报工作要求,一旦发现险情,遵照紧急信息报送程序,第一时间逐级上报,切实做好险情处置工作。六是加大宣传培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增强干部群众的水患意识,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