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林业工作站

洛川县林业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3-04-27 10:44
单位名称 洛川县林业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林业发展提供服务。林业站建设指导;飞播造林和成效调查;林业技术指导、质量检验、林业统计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林业科研、技术推广;参与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有关工作。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解放路凤栖综合大楼三楼337号
法定代表人 赵小波
开办资金 27.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4万元 5.5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飞播造林今年,完成旧县林业站2021年原留飞播造林任务总面积19800亩,宜播面积15000亩。为确保飞播造林成效,6月初按照设计要求,组织安排在播区开展了认真扎实的地面处理工作,并完成飞播造林任务。(二)种苗工作1.对我县苗木进行了全面普查,共计357亩,76.7万株。其中新育苗65亩,约13万株;留床苗292亩,63.7万株。2.为切实加强种苗质量监管,全面提升种苗生产和使用质量,5月份对绿化工程用苗进行了全面检查,经检查绿化工程用苗合格率100%,I级苗使用率达80%以上。(三)森防工作1.按照年初制定的方案,四率控制目标为:成灾率控制到5.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84%以上,监测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产地检疫率96%以上,半年来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四率”完成情况为成灾率4.7%,防治率100%,其中无公害防治率84%,监测覆盖率96%,产地检疫率96%,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2.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根据“四率”控制指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协调落实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各部门责任,切实做到工作责任、目标任务、资金投入、监督检查“四落实”,确保如期完成“四率”指标,加强防治能力建设和创新防治机制,逐步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的进程。各有关部门还要完善相关考核办法,建立和实施目标管理跟踪检查制度,准确掌握工作进度和质量,做到平时检查和集中考核相结合,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力度,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3.在全县范围内对油松红脂大小蠹、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杨树天牛、柳树柳瘿叶蜂及河曲丝叶蜂、林地鼠、兔害等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展开了细致、全面的普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防治,到目前为止,我县未发现松材线虫、美国白蛾及柳瘿叶蜂,已产生危害的油松红脂大小蠹、杨树天牛、柳树河曲丝叶蜂和林地鼠、兔害得到了有效防治,危害程度比去年明显减轻。在全县开展关于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洛川县林业工作站对基层站所和林场进行实地督查以及技术指导,推进检疫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彻底阻截松材线虫病疫情传播危害。做好森林植物检验、对各花卉市场和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专项检疫。(四)林业科技推广工作“211”林业科技示范工作完成了市局下达我县“211”林业科技示范工作,共完成科技示范点1个,科技示范户20户,标准示范园面积200亩,推广示范辐射面积2000亩。针对广大林果农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通过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广大林农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了广大林果农的林果技术水平。(五)野生动物保护工作1.按照中省工作要求,及时成立了县林业局、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交运输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委网信办为成员单位的洛川县清风行动协调机制领导小组。联合印发了《洛川县“清风行动”工作方案》,夯实工作责任,确保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切实保护野生动物安全。行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出动人员200多人次,车辆20车次,巡护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活动区域12处,救助、放飞野生动物8只。检查邮政快递企业和网点12家,未发现寄递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全县累计出动流动宣传车30辆,制作宣传展板50块,悬挂横幅30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倡议书5万余份,发布信息20余条,营造了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在本辖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3.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一是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摸底排查。按照疫情防控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文件要求,由林业部门牵头,对全县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开展摸底排查。二是联防联控,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行为。林业、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重点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养殖户、餐馆酒家、集贸市场、重点林区等开展专项检查,遏制滥食、乱捕和野生动物交易等违法行为。(六)公益林政策兑现中央财政下达我县2022年森林生态效益集体及个人补偿面积为23.85万亩,兑付标准16元/亩,补偿资金为381.6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位。2022年省级下达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6.31万亩,77.47万元,通过“一卡通”发放面积2.2万亩,补偿资金为10.45万元,黄连河林场和厢寺川林场14.11万亩。已兑现完成2022年度的任务。(七)生态护林员信息的录入及集体护林员的管理我县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统一管理、提升效果”的原则,在全县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22年生态护林员共涉及101户395人,发放工资12.12万元,管控面积共计320794.6亩。集体护林员对管护区森林资源进行巡护,掌握辖区的林地、林木数量、位置等情况,对重点地块、珍稀树种要重点管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八)党建工作党员一共3人,每月党费按时缴纳,按时开展“三会一课”、留有学习笔记及档案资料。(九)乡村振兴工作我站涉及乡村振兴工作1人吕志刚,为驻村队员,主要负责石头镇百马庄村。在驻村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协助第一书记进行扶贫资料的制作、整理、完善工作;二是协助第一书记、帮扶干部走村入户,掌握贫困户详细信息,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手段;三是协助村“两委”完成村级财务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四是协助第一书记走访调查、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解决群众切身困难问题,体内过去群众建议。(十)培训及宣传安排部署对基层林业站进行生态护林员和集体护林员的培训,通过多次培训活动,了解各项政策,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本年度的宣传情况,世界湿地日、爱鸟日、世界环境保护日、野生动物保护日,3·12植树日等进行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1000份、悬挂横幅50余条、制定展板20个,通过多次宣传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提升了广大干群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认识和法律意识,营造了爱护动植物、不随意践踏花草及爱护林地不乱砍乱伐,形成良好的氛围。(十一)安全生产工作对我站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各办公室人员注意用水、用电安全,不使用超负荷电器,做到人走关闭各类电器,确保办公区域安全。经过我站近期认真、详细的排查,暂未发现安全隐患。(十二)党风廉政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开展活动。开展作风督查,重点整治赈酒陋习。加强对财务监督,对财务三资进行清理、进行晒账,使“四议”两公示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站内财务进行认真清理和自查自纠,对发现的违纪违规现象作出了整改和处理。取得的效益1.完成菩提咀头播区,总面积19800亩,宜播面积15000亩。2.全县育苗面积共计357亩,76.7万株。其中新育苗65亩,约13万株;留床苗292亩,63.7万株。3.完成了市局下达我县“211”林业科技示范工作,共完成科技示范点1个,科技示范户20户,标准示范园面积200亩,推广示范辐射面积2000亩。4.完成春秋两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共调查松林面积约6.29万亩,调查结果显示,我县目前尚未发现松材线虫病。5.2022年,我站巡护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活动区域12处,救助、放飞野生动物8只。检查邮政快递企业和网点12家,未发现寄递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6.2022年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6.31万亩,77.47万元。三、存在问题1.一是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还抓的不够细、不够认真,把学习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2.一是相关培训业务较少,缺乏林业科技人才;二是队伍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3.资金不足。按照现行的政策林业站没有任何收入,财政只给人头经费,没有工作经费,难以适应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更高、更精的要求。四、整改措施1.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各类方针政策,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制度。2.采取种形式,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五、2023年工作计划1.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最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的问题。2.着力增强森林资源管护成效。一是突出有害生物预防与防治,;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杜绝破坏森林资源及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3.进一步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建设,加大科技人员培训、辅导力度,提高科技推广体系覆盖率和服务水平。4.加强林业站建设,使各项职能工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