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7 09:46
单位名称 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公众及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关系转移、待遇核定和支付;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征缴和管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网络建设、维护和统计;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及业务办理。
住所 黄龙县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魏良勇
开办资金 16.6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6万元 7.67万元
网上名称 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简化经办流程,加快推进信息共享。一是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优化业务大厅功能升级,为干部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健全完善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探索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委托代办等服务。二是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按照“互联网+公共服务”新模式,依托“陕西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系统”信息平台,及时将与干部群众社会保险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与企业养老经办中心、税务信息系统关联,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公共服务相互衔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年为组织、人社、财政、民政等部门提供数据共享26次。(二)加强调控,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中心采取多种举措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一是每月积极主动与税务部门沟通,关注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情况,强化基金收支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支付风险;二是加强与代发银行对接,按月生成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计划,将发放数据通过社银平台传递给代发银行,实现社银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做到了发放数据的安全保密性;三是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陕人社发〔2022〕19号)文件精神,按照统一时间于7月完成2022年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此次调资共涉及185个单位1456人,人均每月调整163元,人均补发978元,共补发142.39万元。中心将养老金的发放固定在每月的15号至20号期间。四是为了弥补养老基金收入不足,争取落实财政补助资金235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756万元,县财政补助1600万元),全力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了不错一人,不差一分,发放率达到100%。(三)规范管理,提高职业年金发放率。一是对全县各参保单位缴费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清单,通过下发整改提醒函、检查督导等形式,进一步规范了职业年金缴费秩序。截止目前,共征收职业年金3010万元。二是建立待处理业务清单,逐一消化清零,做到业务与缴费进度同步,确保征收年金及时上划归集。三是扎实做好一次性支付和年金补记业务。办理一次性支付业务27笔,补记职业年金108人431万元。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奠定发放职业年金待遇基础,使绝大多数退休“中人”拿上职业年金待遇。(四)从宣传入手,全面开展工伤保险经办业务。一是采取上门入户、摆摊设点和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伤保险宣传活动。截止11月底,我中心共组织宣传活动10余次,工伤预防培训1次,发放《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工伤安全预防知识宣传》等相关宣传资料5000余份,宣传雨伞300余把,宣传玻璃水杯200余个,宣传纸杯300余袋,有效地提高了用人单位参保积极性。二是集中开展业务学习。我中心派出工伤保险股全体同志赴市中心参加培训。达到了业务经办人员政策清、经办程序清的标准。同时“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利用经办业务来提高自身业务经办能力和素养。三是规范工伤待遇申报流程。受理工伤待遇31起,初审、复核待遇8人30.95万元。四是确定了黄龙县人民医院和黄龙县中医医院两家定点医疗机构。全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588人,完成年任务的102%。(五)多措并举,确保基金安全。一是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结合中心实际制定了《黄龙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分级负责、岗位制衡、系统赋权、风险可控”的原则,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调整岗位划分和人员配置,并按照要求重新核定了各相关岗位经办权限,对高风险业务采取初审、复核、审批三级管理,各岗位全部实现扫码登录系统,经办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上街设点、张贴公告、深入参保单位宣传、QQ工作群发布信息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严厉打击欺诈冒领社保待遇的措施,形成人人遵章守规的思想共识。三是强化沟通配合。加强与税务、财政、参保单位之间的沟通配合,建立健全经办、税务、国库三方实时对账机制,确保了保费税务部门足额征缴,有效杜绝了少缴、漏缴等现象的发生。四是按照省社保局关于开展社保基金账户管理专项整治的要求,协调各经办银行对5个社保基金账户的活期存款全部按三个月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计息,并完善合作协议,避免基金账户利息损失。五是严格规范稽核程序。采取现场稽核和书面稽核相结合的办法,围绕基金管理、待遇支付等关键环节,开展内审30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深入小寺庄煤矿、延安联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城市服务公司、黄龙县旅游服务中心等15个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对17人开展现场稽核,从源头上预防套保情况出现。六是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开展双周调度工作,消除基金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管理。七是加大疑似数据核查力度。养老保险核查疑点数据118条,其中:姓名变更76条,身份证号码变更37条,疑似死亡冒领5条。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现已全部处理到位,并将信息反馈省中心;工伤保险疑点数据53条,通过走访,已处理到位,并将信息反馈省社保局。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384家,参保人数4704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3211人,退休参保人数1493人),完成参保任务4600人的102%。征收养老保险基金5267万元,争取落实财政补助资金235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756万元,县财政补助1600万元),征收职业年金3010万元。累计发放养老待遇10032万元(其中代发财政部分1370万元),发放率达到100%;共计为580人发放职业年金298万元。累计退休“中人”668人,按新办法计发待遇人数665人,按新办法计发比例为99%。社保卡应用率为100%,认证周期内认证率达到100%。全县工伤保险参保总计338个单位(其中:企业单位参保91个,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47个)。全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588人,完成年任务参保人数4500人的102%,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49.34万元。事故登记31起,工伤受理18起,待遇支付14起48.2万元,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由于退休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养老保险费收不抵支的矛盾日益突显,需财政补贴资金数额较大。(二)快递行业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中心虽然多次上门宣传、讲解政策,但仍有个别快递公司未参加工伤保险。(三)干部职工重业务轻学习,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的氛围不够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提高。(四)工伤保险基金压力大。工伤事故发生率较往年频繁,工伤基金收不抵支,形势严峻。四、改进措施。(一)简化经办流程,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及时将与干部群众社会保险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与企业养老经办中心、税务信息系统关联,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公共服务相互衔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加强调控,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三)规范管理,提高职业年金发放率。(四)从宣传入手,全面开展工伤保险经办业务。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升工作能力,精简经办程序。持续提升业务素质,增强业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持续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基金结转、待遇核定等经办工作。(二)进一步做好养老待遇核算,确保退休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同时根据全省统一部署,落实省市相关政策,及时启动实施2023年度养老待遇调整工作,完成退休人员调待及发放兑现工作。(三)统筹做好职业年金征缴、记实、归集,加大年金待遇落实力度。(四)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积极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促进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积极参加工伤保险。以广覆盖、保增长为目标,大力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宣传。(五)紧盯关键环节,加强内控稽核。紧盯基金管理、待遇核定和支付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内控稽核的要求和措施,加大疑似数据对比力度和违规冒领待遇核查力度。(六)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严格执行社保基金监管制度,从组织机构控制、内部控制与监督、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五个方面,全面落实基金风险防控要求,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与完整,坚决杜绝基金跑冒滴漏情况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