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崾崄乡社会保障服务站

黄龙县崾崄乡社会保障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3-04-27 09:43
单位名称 黄龙县崾崄乡社会保障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充分保障无劳动能力者的需求,解决群众最基本的困难。承担就业培训、社会保险、救助、福利等服务工作。
住所 黄龙县崾崄乡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 邵宗波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崾崄乡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1万元 0.43万元
网上名称 黄龙县崾崄乡社会保障服务站.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工作情况。(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一是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尾期保费征收工作,确保175名建档立卡脱贫人口100%参保;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做好2023年居民医保征收扩面工作,确保辖区群众应参尽参,圆满完成参保任务。(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协助辖区居民完成2022年度养老保险缴费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居民应参尽参,老有所依;二是做好日常待遇领取、待遇暂停、待遇资格认证以及新参保工作,2022年新增参保6人,暂停待遇5人,正常发放待遇602人,办理参保注销28人,各项业务有序进行。(三)扎实推进建档立卡脱贫户等贫困群体就业工作。一年来,我站积极落实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促进城乡居民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宣传栏、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公众平台推送、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多措并举,向群众推送各类招聘信息,了解我乡脱贫劳动力具体情况,并将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为其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活动,统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2022年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2人次,开发疫情查控点公益性岗位、特设公益性岗位15人次。全乡52名脱贫劳动力及监测户中,3人实现创业,37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12人实现了县外转移就业,并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12人5200元。二、取得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尾期保费征收工作,确保175名建档立卡脱贫人口100%参保。(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22年新增参保6人,暂停待遇5人,正常发放待遇602人,办理参保注销28人。(三)贫困群体就业。2022年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2人次,开发疫情查控点公益性岗位、特设公益性岗位15人次。全乡52名脱贫劳动力及监测户中,3人实现创业,37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12人实现了县外转移就业,并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12人5200元。三、存在问题。我站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切实落实各项政策,不断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由于人力、物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导致群众对政策认识不到位,群众参与率不高。工作推进缓慢。工作过程中,因工作量大,加之村里工作繁多,部分村干部及群众存在抵触情绪,造成工作进展不顺利等问题。四、整改措施。(一)通过微信群、宣传单以及上门宣传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二)整改措施:加强对村干部业务知识培训,转变思想,各村制定专人此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素质。一是要加强自身学习,乡社保站工作人员要跟得上时代步伐,对社会新环境和各项新政策要有充分认识,做好乡、村两级之间的协调工作。二是要加强对村社保信息员队伍的业务指导。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最基层社会保障信息员的业务能力。(二)加大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人民群众意识。社会保障工作服务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基层人民群众,办的事情全部都是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变电话办公现象,多下村,多进户,面对面向服务对象提供最真最好的服务。(三)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政策知晓率。以乡社保站和各村委会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就业创业和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潜移默化地推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全民医保这两项民生工程政策真正宣传到家喻户晓,扩宽参保面。(四)加大创新,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监测体系。一方面,积极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强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另一方面,结合我乡实际,多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岗位的就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水平,打造高素质的劳动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真正使就业创业工作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取得民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