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切实做好重点时期信访保障,各乡镇、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对排查的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发送交办提醒函、召开专题会议等进行交办,落实化解稳控责任,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二)深度应用省信访信息系统以及省信访基础业务绩效评估分析系统,助推信访工作质效提升情况。积极落实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扎实推进网上信访工作,深度应用省信访信息系统以及省信访基础业务绩效评估分析系统,围绕提高网上信访工作实效目标,不断规范办理程序、提升办理质量、优化服务标准,网上信访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三)坚持诉访分离、落实依法分类处理工作制度情况。按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总体要求,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信访部门对涉法涉诉事项不予受理,引导信访人依照规定程序向有关政法机关提出,或者及时转同级政法机关依法办理,完善了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热情服务。(四)扎实推进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情况。进一步强化信访事项网上流转、网下办理,不断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告知、转送、办理、回复、送达等环节工作程序,强化信访事项办理过程和群众满意度评价结果跟踪督查,规范业务办理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坚决退回重新办理,有力提升了信访事项办理质量。(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信访制度优势,整合基层社会组织力量,创新源头预防化解经验做法情况。我县积极探索信访矛盾及时就地依法化解新途径,实行“三级网格成常态,六包责任促化解”为一体的信访矛盾排查化解新格局。以镇村组网格员“活地图”为依托,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构筑“镇—村—组”三级网格化为一体的信访矛盾排查防控格局,严格执行“周排查、月报告”和信访值班制度,各单位、各村主要负责人24小时畅通信息渠道,掌控信访动态,做到重大信访信息及时联络沟通。同时,建立信访案件分级负责机制,对重点疑难案件,实行“六包”制度(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息访、包稳控),涉及多个部门的上访案件或群众矛盾比较尖锐的案件,镇党委政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具体调查,妥善化解。(六)组织开展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评比学习宣传“最美信访干部”,以及“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等情况。我县积极行动,加强统筹协调,精心安排部署,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及时研判信息,适时开展越级访专项治理活动,努力实现“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和舆论负面炒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22年9月9月我县在国家信访局认定加分的中央级18家主要新闻媒体中的法制日报〔总第13231期〕,刊登了《陕西黄龙化解信访有套“联合+”机制》的信访宣传稿件,按照延安市信联办、信访局《2022年信访工作考核评分细则》中规定被中央级主要新闻媒体宣传推广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尤其45批419人次,批次同比增长20.1%,其中,单访124批162人次,批次同比增长22%,集体访21批人257次,批次同比增长21%。受理群众信访案件164件,同比上升25%。网上信访情况。网上信访169件,同比下降10%,及时受理率100%,按期答复率100%,满意率98.1%,参评率97.22%。越级访情况。越级访18批25人次,同比下降25%。(二)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情况及主要成效。我县结合实际,周密安排部署“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工作,每月安排县级领导到信访视频会议室坐班接访。对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县级党政领导坚持经常性到乡镇部门下访并督办案件,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实地督办信访案件、解决信访问题,确保问题发生在基层,化解在当地。(三)组织开展信访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加强源头预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格化工作机制,层层落实网格化排查、网格化调处,村组做到每周排查,乡镇做到每半月排查,县级做到每月排查,归类建立台账。县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每月考核通报信访有关工作情况,分析研判信访形势,推动疑难问题化解。(四)组织开展来省进京越级访问题化解排查专项行动。各乡镇、各部门建立健全了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利益表达、协商沟通等有效工作机制,定期对重点群体人员开展信访矛盾集中排查活动。在矛盾排查调处中加强源头预防,建立联合接访机制,完善台账,专题研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重要会议、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摸排,提前与涉及单位进行面对面分析,确定工作方案及措施、夯实信访人稳控责任,及时准确掌握其动态,确保把人稳定在当地,有效减少越级上访。(五)组织开展推动化解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情况及成效。根据中省市对推动化解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工作的要求,我县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化解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对重点领域排查出的突出信访问题进行了集中交办。各责任单位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要求,全面落实一个信访事项一名包案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化解方案,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化解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解决初信初访问题不到位。相关乡镇、部门对初信初访重视不够、化解不到位导致信访人重复、越级上访。二是信访管控机制不够健全,针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管控力度不够、信息渠道不畅、责任夯的不实。四、整改措施。(一)细化信访矛盾排查方式,提升初信初访化解工作。要进村入户全面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事”及早发现各类隐患和苗头,及时掌握各类人员动态信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责任台账。全力攻坚化解,彻底解决问题才能防止矛盾升级上行。(二)夯实属地稳控责任工作,确保重点人群稳控在当地。特殊敏感时期的稳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乡镇、各部门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对每一个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都要成立稳控工作小组,落实稳控责任,对重点人员实行24小时“三班倒、三见面”等稳控工作方法,重点监管,全方位掌控,严防死守、盯紧看牢,坚决防止重大群体和重点人员失控。重点做好涉军、涉教、征迁补偿、信访老户等的稳控工作,将稳控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确保不出问题。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的落实。聚焦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进一步排查底数,建立专项台账,动态跟踪管理,加强协调对接,推进整体联动,从业务规范、工作标准、流转程序等各个方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针对集中治理化解专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超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千方百计化解突出矛盾,全力推进工作落实,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二)重点做好初信初访工作,不断减少群众重复信访。对于初信初访问题,积极推进“最多访一次”,严格把好“第一道关口”,信访初件和事实清楚、时效性强、诉求合理的信访案件,在信访初始阶段主动介入化解,坚持马上办、简易办,严格按照信访案件处理工作要求,压实首接首办责任,依法依规抓好案件落实,避免出现初访转重访、重访转缠访现象的发生。(三)加大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强化重点群体人员管理。定期对各项业务工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大决策及重点群体人员开展信访矛盾集中排查活动,在矛盾排查调处中加强源头预防,建立联合接访机制,完善台账,专题研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重要会议、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摸排,提前与涉及单位进行面对面分析,确定工作方案及措施、夯实信访人稳控责任,及时准确掌握其动态,确保把人稳定在当地,确保年度工作全面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