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旅游服务中心

黄龙县旅游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7 09:42
单位名称 黄龙县旅游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服务。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和旅游行业的管理。
住所 黄龙县广场大街
法定代表人 陈智远
开办资金 20.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6.25万元 637.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行业学习,做好旅游人才培训。为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丰富干部教育培训形式,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干部职工开拓创新能力,5月23日至26日,旅游服务中心组织文旅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及相关涉旅企业共计一百余人分两批次赴汉中市留坝县实地考察学习旅游发展先进经验,并组织召开学习分享会,通过“学留坝、悟留坝、赶留坝”积极探索我县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民宿建设等旅游业态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推动我县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11月16至17日开展了2022年旅游住宿、餐饮单位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活动,对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礼仪、服务技能、服务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培训,促进了黄龙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提振了旅游行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此外,旅游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多次陪同县政协调研黄龙旅游,并赴宁陕县、石泉县、眉县、太白县、凤县等地学习考察旅游先进经验。(二)责任重于泰山,狠抓旅游安全工作。黄龙县旅游服务中心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全力抓好黄龙山景区旅游安全工作。在春节、清明节、五一、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旅游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三)开展文旅活动,展现黄龙文旅形象。5月19日,组织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同步在延安、黄龙两地开展“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推介。在“中国旅游日”延安会场暨“延安乡村旅游年”启动仪式上,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安园子就黄龙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线路及相关优惠政策进行现场推介。同日在黄龙同步开展了“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和“亿万祝福”短信推广活动,通过此次市县两地“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旅游活动中,营造全社会关注旅游、支持旅游、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四)出台优惠政策,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为不断提升社会资本参与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充分激发我县旅游市场的活力,推动我县旅游高质量发展,县旅游服务中心聚焦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多次论证,反复修改,积极征求各部门、单位的意见建议,最终出台了《黄龙县旅游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实施办法》《黄龙县旅游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截止目前,旅游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共41家2903万元;旅游产业奖补针对新开餐饮目前共有20家申请奖补,发放奖补资金45万元。两个办法的出台及实施,着力解决了市场主体发展旅游产业融资难等问题,盘活了全县旅游资源,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顺利运营发展,拓宽了旅游产业发展渠道,提振了文旅行业发展的信心。(五)加强景区管理,优化旅游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全县核心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切实维护景区的良好品牌形象,中心配合文旅局开展了“景区环境综合治理十日行动”。重点对我县黄龙山国家4A级景区、神道岭国家3A级景区的服务设施、环境卫生等进行彻底治理。通过“十日行动”景区环境卫生出现了较大改观,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同时,为不断提升景区管理服务品质,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大了日常督促和检查力度,创新推出了卫生责任田制度,将无量山景区划分为5个环境卫生责任片区,并制作安装了5个“卫生责任公示牌”,公开卫生责任人和监督投诉电话,进一步完善了景区卫生常态化公开监督管理机制,树立了我县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六)开展创星评级,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指导协调景点景区、宾馆酒店和乡村旅游区点的创星评级和品牌创建工作。推荐石堡镇渔业休闲小镇、白马滩石门峡漂流、瓦子街镇树顶漫步自然教育营地三家景区申报AAA级旅游景区,经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专家组现场评定,黄龙渔业休闲小镇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七)加快项目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神道岭景区去年因连续暴雨造成基础设施损坏,已完成灾后基础设施维修工作;广场旅游公厕项目已完工投用;蔡家川康养基地旅游厕所、树顶漫步旅游厕所于今年8月底开工建设,预计明年4月份完工;旅游厕所智慧化建设项目于9月份实施,10月初完工;黄龙山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如顺利通过审核,将有3200万项目资金。(八)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宣传黄龙旅游。一是1月份借助喜马拉雅2022播客演说会节目对黄龙旅游进行直播宣传;二是今年初疫情形势严峻期间,旅游服务中心制作发布黄龙旅游宣传抗疫主题歌曲《相约在黄龙》;三是对接陕西知行合一研学公司,对全县研学旅游资源进行踩点调研,陪同陕西中肯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安观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考察黄龙旅游项目,陪同陕西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拍摄采访黄龙旅游发展情况;四是4月份集中开展黄龙春季“踏青赏花”系列宣传:制作“慢城黄龙相约花海”宣传视频,“慢城黄龙春日赏花图签”H5秀;宣传推广“慢城黄龙”乡约游、自驾康养游旅游线路2条;并在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黄龙宣传、延安黄龙文旅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慢城黄龙春季赏花好去处”“山色渐青万物复苏邀您来赏黄龙的春”等系列赏花宣传稿件,截止目前,旅游服务中心在“延安黄龙文旅”微信公众号共计发布宣传稿件76篇。二、主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激发了旅游市场活力。出台《黄龙县旅游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实施办法》《黄龙县旅游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截止目前,旅游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共41家2903万元;旅游产业奖补针对新开餐饮目前共有20家申请奖补,发放奖补资金45万元。两个办法的出台及实施,着力解决了市场主体发展旅游产业融资难等问题,盘活了全县旅游资源,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顺利运营发展,拓宽了旅游产业发展渠道,提振了文旅行业发展的信心。(二)提升了旅游品牌形象。组织文旅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及相关涉旅企业共计一百余人分两批次赴汉中市留坝县实地考察学习旅游发展先进经验;二是开展了2022年旅游住宿、餐饮单位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活动,促进了黄龙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三是推荐石堡镇渔业休闲小镇、白马滩石门峡漂流、瓦子街镇树顶漫步自然教育营地三家景区申报AAA级旅游景区,经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专家组现场评定,黄龙渔业休闲小镇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四是推荐指导迎客松农家院、丽霞农家乐获评四星级农家乐;黄龙县天然居食府获得国家金盘级旅游餐馆的殊荣。三、存在的问题。(一)景区深度开发不够,旅游产品模式单一。景区产品特色不明显、核心吸引物影响力不足,旅游景区深度开发不够,游客体验性、参与性项目少,旅游产业经济带动性能没有凸显;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足;吃、住、游、娱、购、行硬件设施底,尤为旅游商品、纪念品、文创产品单一等问题已成为黄龙旅游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低。景区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停车场、旅游公厕、垃圾处理设施等建设和管理滞后,存在旅游旺季出行难、停车难、入厕难等问题。同时,各景区旅游市场秩序、服务质量、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等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通讯信号、wifi覆盖率低,一些景区设施老化,未能及时更换,影响我县旅游形象。四、整改措施。(一)积极探索旅游经营管理新模式。进一步规范景区管理,实行景区收费项目,同时以租赁、合作等进行市场化运营,增加新的体验项目,盘活现有资源,搞活旅游市场,向资源要效益。(二)抢抓机遇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挖掘黄龙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推进民宿、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各种乡村资源的有效整合,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全力创建澽水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对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全面提升澽水源度假区的资源环境质量,丰富旅游度假产品体系,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品质,加快构建集商旅、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综合体,打造澽水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二)优化黄龙山国家AAAA级景区的管理运营。1.规范化景区管理,恢复景区门票、停车位、摆渡车等项目收费;2.通过引入合作机构进行产品规划、市场规划,开展市场化运营,丰富黄龙山国家AAAA级景区产品供给;3.加强黄龙山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强化游客中心购物功能,吸引具有特色性和知名度的旅游商品“进园进店”。(三)健全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体系。1.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和澽水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情况,进一步完善、增设旅游标识牌,引导多语种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2.按照全域旅游建设标准,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和服务咨询点建设,实现各乡镇旅游集散咨询服务全覆盖;3.完善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及城区智慧旅游厕所设施,做到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四)积极开展旅游市场宣传营销。1.进一步明确黄龙旅游形象定位,加大黄龙旅游在快手、抖音、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的曝光率,进一步提升黄龙知名度和美誉度;2.继续与西安、华阴、黄陵、白水、宜川等黄龙县周边市县知名度较高的景区达成合作协议,开展景区联动,通过旅游资源互享、门票互惠、营销互推、市场互拓的措施,从知名度较高景区吸引游客来黄旅游;3.组织开展黄龙旅游推介会,通过推介会加强与社会旅游从业层沟通配合,不断推广我县旅游特色,并积极参加中、省、市组织的各类旅游推介展会,通过各类旅游推介节会大力宣传黄龙旅游资源,同时利用各类展会学习其他旅游城市的先进经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