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景区发展规划编制、申报项目及组织实施;按照发展规划和景区建设详规对景区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保护景区自然风貌、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 |
住所 | 略阳县林业局 | |
法定代表人 | 杨海涛 | |
开办资金 | 5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9.24万元 | 19.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大旅游市场宣传推广力度,拓展宣传营销空间。7月至9月举办“汉风羌韵·魅力略阳”文化旅游消费季旅游惠民免费游园活动。每周末在景区开展古筝演奏、旗袍走秀、川剧变脸、秦腔、氐羌民俗舞蹈等夏季音乐纳凉晚会,配套菜豆腐节节、烤全羊、烧烤啤酒等美食,吸引周边市县游客广泛参与,游客量创近年来新高。加大外围宣传促销。每周在汉中市天汉广场、周边县市中心城区,以及县城中心广场、嘉陵广场等公众聚集区开展近10次专题宣传营销活动,面对面宣传推介景区,发放宣传页2万余份。持续在十天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投放景区宣传广告,维护完善景区内外及县域内交通要到景区旅游导览标识牌。注册完成抖音、京东等宣传推广账号,拓展宣传营销空间。2、加强景区经营管理标准,稳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一是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标准和复核要求,围绕4A复核巩固提升、疫情防控、防火安全、市场营销和环境整治等工作重点,不断加强日常经营管理责任落实。4月份以来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遗产项目陆续开工。其中核桃坪、中川坝游客中心污水管网改造提升、生态停车场建设、景区5800公顷范围内勘界立标等项目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60%、70%和75%,应急救援及安全监控设施、动植物展示馆已完成基础开挖,进展顺利。通过项目实施,不断提升景区综合服务能力。3、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健全制度机制,加强景区安全管理。一是对景区游步道、涉水路段、森林木屋区等旅游服务区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路段和关键环节及时排险加固处理。二是强化森林防火工作。通过流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刷写宣传标语、滚动播放安全常识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营造安全氛围;与周边农户入户宣传并签订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书,落实森林防火齐抓共管责任;对入园游客在实行实名登记、入园扫码、火种收缴等宣传管控措施的基础上,逐个进行宣传提醒。三是联合县应急局、消防大队、防火办等单位在公园内开展森林防火、应急处置与防汛防滑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开展景区自然资源日常保护巡查工作,加强日常巡查管护管理,健全巡查人员队伍和制度,完善巡查工作台账;严格落实禁种铲毒、严肃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动等活动。五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宣传保护工作,扎扎实实落实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守土有责、守土尽责。4、加强疫情防控,确保公园安全。一是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培训,不断提升景区从业人员疫情防控工作能力;二是严格执行县疫情防控办相关防疫政策及措施,落实好游客入园扫码、测温、查两码、实名登记、查核酸、一米线等疫情防控措施;三是元月份选派1名副科级领导参与汉中高铁站转运专班工作至今,派驻1人在十天高速略阳出口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四是在我县3月和10月疫情突发封控期,公园党工委、管委办全体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下沉到中学路社区、北街社区、南街社区和五龙洞镇五龙洞村、乐素河镇瓦房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用忠诚和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锤炼了党性,增强了担当意识。5、积极探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模式,建立保护机制和工作平台。7月8日,全市首个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基地在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揭牌落成。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秦岭核心保护区,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秦岭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守护地和生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该基地是由县人民检察院、五龙洞公园管委办、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略阳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建立的全市首个“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基地”,旨在积极探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模式,建立以公益诉讼检察保护为出发点,多部门跨行业协作、跨区域配合的保护机制和工作平台6、争取项目资金、改造旅游环境。及时对景区13公里洪灾受损路面进行全面维修,实施中川坝游客中心广场生态停车场改造和绿化美化,对景区道路环境进行排障美化整治,在暑期来临之际,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顺畅、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和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管理,全年景区及周边农家乐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带动周边涉旅经营户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余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旅游接待能力有待提升。公园餐厅目前只能满足100余人就餐、住宿仅能提供40余张床位,旅游接待能力弱且亟待提升。现有职工多为县内各镇临时聘用人员,从事旅游景区服务工作时间短,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旅游服务水平、思想认识与高A级旅游景区标准和旅游市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2、景区建设项目进度缓慢。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以及森林旅游资源管理政策收紧制约,近年来公园开发提升类项目进展缓慢,旅游要素完善程度低,现有的旅游服务水平与旅游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3、市场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受限。景区现有资源和接待设施主要满足于接待本地游客和小型旅游团体,受疫情影响,旅游客源市场开拓乏力,景区品牌形象打造和知名度提升受限。受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因素的影响,景区整体功能布局、提质增效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整合。4、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目前建成的AAAA级旅游景区各项设施,仅仅停留在徒步观光性旅游,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产业链条配置不齐全,参与性、体验性、科普性项目缺失,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无法带动多层次旅游消费四、整改措施。1、按照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要求,强化充实专业经营管理团队,进一步加大从业人员旅游管理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教育培训管理力度。2、加快建设步伐。拓展旅游市场,加紧开发提升类项目,完善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3、整合资源。委托专业旅游开发公司对五龙洞景区进行研究开发,打造形象,提升知名度,争取早日进入有竞争优势的旅游市场。4、调整旅游结构。尽快打造森林康养、研学等体验性旅游项目与产品,增加留宿旅游项目,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延长游客旅游时间,拉升消费链条,促进多元化旅游消费。五、2023年工作思路1、加强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精心策划包装开发建设项目,积极争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服务功能布局,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补链、强链,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卫生整洁、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一流、安全文明”的旅游景区。2、重点指标和任务疫情防控方面。1.严格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落实好常态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各项措施;2.按照县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科学动态调整景区防控措施;3.严格执行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容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75%的要求;4.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游客引导和疏导,防止游客在局部区域大量聚集;5.严格落实旅游景区公共卫生和场所管控的要求;6.重点区域和重要环节管控措施到位。3、安全管理方面。1.切实抓好森林防火、消防安全、防汛防滑、安全生产、禁种铲毒、食品安全等工作,景区安全提示、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充足;2.完善应急管理与处置预案,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细化应急处置措施,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强化应急处置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服务质量方面。1.按照A级景区管理标准和要求,抓好景区旅游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和监管;2.强化培训,确保景区各工作岗位为游客提供便捷温馨、周到细致的服务,为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3.健全旅游咨询、投诉服务机制,完善投诉电话等设施与服务,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预约管理方面。1.严格落实景区预约制度,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和工作台账,抓好日常工作监督管理;2.按照“应约尽约”的要求,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度,不断完善线上预约体系,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市场宣传营销,拓宽预约渠道,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预约服务。意识形态管理方面。1.充分发挥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在景点名称命名、文化主题、活动内容和讲解服务等方面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倡导主流公众历史文化。4、计划实施的建设项目2023年计划完成自然遗产提升项目涉及的老旧木屋维修改造项目。项目建设地位于略阳县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根据景区发展需要以及长远规划,满足并优化景区游客住房需求,对景区内10余栋老旧木屋进行维修改造,优化提升接待能力。计划2022年底前完成项目立项及政府采购计划公示,2023年上半年完成项目施工和验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