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莲湖区> 西安市莲湖区政务服务中心

西安市莲湖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6 16:59
单位名称 西安市莲湖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区市民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受理服务对象对窗口及其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效能等方面的投诉,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负责网上政务服务公共平台的建设、开发、管理和维护;负责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街道、社区开展政务服务工作;负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代办、帮办服务;负责12345市民热线区级平台建设、日常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各承办单位市民热线事项办理工作。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大土门20号
法定代表人 杨超
开办资金 45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莲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6.51万元 267.2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对照《西安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梳理形成《莲湖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共215项,其中承接中央、省级、市级层面设定事项212项,垂直管理机构实施事项3项。二是试点推行“一证(照)通办”改革。分三批公布莲湖区“一证(照)通办”事项共计219项,减少企业群众提交材料258份,“减材料”比例达71%。三是继续推行行政审批“集成快办”改革。莲湖区“集成快办”事项共45项,覆盖全部高频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达到70%。四是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区范围实施的“证照分离”改革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共计54项,截至11月底全区共计办理涉企经营许可改革事项8382件。五是做好审批监管协调联动。认真落实《西安市加强审管联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工作方案》和莲湖区审管联动“八项制度”。截至11月底,共推送各类审批结果2.2万件,做到审批结果100%推送,召开各类联席会议9次。(二)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水平一是完善市民中心服务功能。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务,首批服务事项清单包含人社、医保、审批、公安、税务等部门的128项高频民生事项。按照全市要求做好事项进驻、全市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工作。二是在全市首推“无感服务”。在147个审批服务事项中推行“无感服务”,为办事者提供全流程伴随式的信息服务,累计推送信息9万余次。三是创新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模式。按照“无偿代办、全域代办、全程服务”的原则和“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无缝衔接”的工作模式,全力推行帮办代办“13134”举措,即建立“一组三员”工作机制、打造“一窗三支”受理模式、完善“导联快跟”四办链条。今年共代办项目38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7个),目前已办结36个。四是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印发《莲湖区“政策通”平台运行方案》,线上在“西安政策通”平台发布政策10条,线下依托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将发改、工信、科技、金融等领域政策进行整合,设立惠企政策服务专区,实现惠企政策“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五是配合做好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作。配合做好西安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相关工作,牵头“统一云踏勘”模块的建设,9月30日一体化平台已上线运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市民中心是全区唯一的区级政务大厅,2022年全年业务量达82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9%。同时,采取多项创新举措简化审批流程,“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8.68%,即办事项占比53.14%,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占比86.30%,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的压缩比75.52%。此外,区市民中心充分汲取商业综合体经验,将电影城、美食天地、市民学校、双创服务等功能整合,带给群众以办事为核心的娱乐、商务、餐饮的全新体验,已经成为展示莲湖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张名片。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区市民中心在持续优化服务、提升效率,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将开展业务培训,苦练内功、增强本领,打造一支专业化、高品质审批服务团队,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二)规范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事项梳理、“四电”信息录入、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等工作,并牵头做好“统一云踏勘”模块建设,全力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更多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跨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深化行政审批“集成快办”改革、“证照分离”改革、“一证(照)通办”改革,在减材料、优流程、压时限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二是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水平。保障市民中心高效运转,强化进驻人员及事项管理,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市内异地办事需求。大力推进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互认共享,持续推动全程网办、“两个免于提交”工作,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三是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以便民利企为导向,以法治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手段,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用好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质量,推进“清廉大厅”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