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种子管理站

宜川县种子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4-26 15:39
单位名称 宜川县种子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农作物种子,促进农业发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区域实验、审定、推广,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
住所 宜川县政府东院
法定代表人 赵伟
开办资金 19.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万元 17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种子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1、强化宣传,在用种安全上下功夫。一是春耕前期,深入各乡镇村组宣传《种子法》及粮食作物主要品种和搭配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现场培训、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彩页的方式,指导农民群众如何选种、如何维权,使广大农民朋友对种业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培训指导群众2000余人次。二是组织全县种子经营门店进行集中培训,指导经营户做好种子调运及网上备案等,全县共备案玉米品种27个,大豆品种1个,备案率达到100%。三是加强种子信息调度工作。在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中,先后4次向各乡镇发布市站提供的大豆种子供应商信息,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及时采购大豆种子62.51吨,确保全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查苗补种工作任务按期完成。2、科学规划,在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在英旺乡茹坪村建设主要农作物骨干品种筛选集中示范田30亩,种植玉米新品种14个(其中鲜食品种4个)、酿造型高粱新品种4个,大豆品种6个,同时示范展示荏、糜子、红心红薯、小芸豆、乌洋芋等5个特色资源品种,通过科学田间管理,筛选出适宜我县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的玉米新品种3-5个、高粱新品种2个,为进一步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步伐、引导和带动全县种粮农民及脱贫户进行产业调整、增加群众收入提供了支撑。3、突出重点,在种子检测上下功夫。今年,我们利用新建的种子检测室对全县所有种子门店经销备案农作物种子进行了质量检测和转基因检测,同时对青苗期农作物进行了转基因检测,截止目前,安排3批次检测198个样品,均未发现转基因品种,确保了粮食安全。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4、严格把关,在市场监管上下功夫。结合实际,联合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先后5次对全县7家种子经营门店进行了检查,门店抽检率100%,主要检查种子包装标识、品种审定和授权经营情况,要求各经营户必须建立销售台账、信息记录各品种销售量和销售区域,严格把关,杜绝散装种子,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确保了农民权益不受侵害。5、全面完成了全县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市县文件精神和发放程序,落实专人负责,深入各乡镇调查实际情况,顺利完成了数据摸底、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截止目前,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19.50825万元(其中第一批农户8123户,70777.09亩补贴资金70.77709万元;第二批农户9298户,74193.83亩补贴资金74.19383万元;第三批农户9354户,74537.33亩补贴资金74.53733万元)。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489.41万元;10月底前已全部发放到位,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存在问题:一是种子技术队伍力量薄弱,人员年龄结构偏大老化,平均年龄50岁,新技术推广引用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二是宣传力度不够,老百姓对品种的认识程度不高,导致群众盲目用种,影响产量的提高。三是试验示范选择地块难度大,现在农村单家独户,地块面积小、肥力不一,对试验示范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四是粮食主导产业玉米品种较多,新品种推广工作整体推进不平衡,加之农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劳作水平同等,产量差异比较大。整改措施: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趋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方考察,多处学习,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经验与做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推进当地种业产业蓬勃发展。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鼓励支持本地农学类大学生充实种业发展队伍,进一步提升种业发展人才技术能力。2、提升种业试验标准。落实人员按照实验室建设标准,开展种子的发芽、纯度、净度,试验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工作,形成技术装备健全,技术队伍业务素质过硬,理论数字准确,全面形成现代农业种业基础体系的科学化、数字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模式。3、加大新品宣传试验。一是加强全县主要农作物骨干品种筛选示范工作,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田块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主要安排一些水果玉米、鲜食玉米,以及酿造型高粱等品种,严格种植模式,采取错期播种、不同密度栽培等作业方式安排品种布局,通过新品种示范展示,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新特品种,进一步提高亩产效益。二是每年春秋两季,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与老百姓面对面,通过案例分析,算账对比、宣传彩页、实地操作等方式进行新品种的宣传、推广,引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确保产量及收益。4、严格种子市场管理。明年开春,组织种子经营户开展种子备案培训,同时深入种子市场进行全面检查种子质量、经营档案,种子包装标识、品种审定和授权经营情况,进一步净化种子市场,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5、推进资源保护利用。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普查力度,安排业务人员开展农作物普查征集工作,同时还包括野生植物品种资源普查,及时将新发现的资源保护起来,统筹布局种质资源库建设,打牢种业振兴的种质资源基础。6、搭建种业服务体系。注重信息传播,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及时掌握种子生产信息,及时经常发布种子信息,以便更好的交流,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