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宜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6 15:37
单位名称 宜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水旱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服务。水旱灾害防治检测;水利工程质量计划和验收;汛旱值班值守,物资储备管理,防汛通讯预警设施建设;洪水抢险技术支撑,度汛工程除险加固,水毁修复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石沟坪湖滨花园商铺25号三楼
法定代表人 王栓成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陕西省、延安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平稳度汛。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检查了水库、水电站防汛仓库物资,防火防盗情况和在建水利工程等。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治事故发生,确保管理职责范围内水利工程及在建项目安全,截止目前,我单位各项工作进展平稳,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建立健全指挥机构,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县政府县长任总指挥,县人武部、应急、水务、财政、气象、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了防汛“两卡三预案”工作制度,对4座水库、2座水电站、16座淤地坝落实了“三个责任人”,成立了县防汛抢险专家组,明确了防汛重点部位行政、技术负责人。科学编制完善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围绕防汛抗旱工作新要求、新变化,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对水库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提高预案、方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做到对汛情旱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科学开展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修订完善了《四座水库度汛计划》,审批备案了《山洪灾害防治预案》、《县城防洪预案》、《县城超标准洪水预案》,各项预案的指导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加强。坚持常备不懈,抓好物资储备。我县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储备”的原则,组织供销、物资等部门负责防汛物资的储备与供应,做到有备无患。通常每年全市各级储备一定数量的草包、防汛沙袋、油料、救生衣、救生圈、铁锹、铁镐、应急手持电灯、绳索、橡皮舟、爆破材料、应急发电等防汛物资。目前储备防汛物资27个品类2万余件(台),将根据汛情需求,及时迅速进行调配。强化汛前检查,确保行洪通畅。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应急局、水务、气象等部门,对各乡镇有关防汛重点地区和单位进行了排查治理,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各水库开展了集中整治大会战,确保了防洪安全。4月中旬组织开展了汛期安全隐患检查,重点检查了4座水库、16座淤地坝、重要河道、壶口景区、城区、乡镇危险地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并全面督促整改。强化应急值守,做好信息报送。5月15日至9月20日,应急、水务和各乡镇防指办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工作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联络有序,保证汛期水情、雨情、险情、旱情和灾情等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同时,各水利工作站、水库等单位建立了信息报送机制,及时报送雨情、汛情、水情、灾情,掌握河流、水库来水蓄水情况。5月15日进入防汛值班以来,严格推行主要领导带班、全天候值班制度,共发送雨情、水情、汛情预警信息和防汛指令260余条,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值班要情》批示7次,下发通知21份,调度各乡镇、部门16次。成立抢险队伍、设立撤离安置点。抢险队伍人员充足,各乡镇组建30-5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及时调整不能胜任人员,确保出现险情能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同时完善了乡镇级抢险队伍联动响应机制,一镇出险,全县相应。设立的撤离安置点、撤离路线明确。目前设置集中撤离安置场所5处:凤翅山社区避灾安置点搭建安置帐篷14顶、与尚客优酒店、尚格酒店、福润酒店、万宝商务酒店签订协议,要求汛期至少预留70%的房间作为应急安置房间。设置分散安置场所20处,总计可容纳1400余人安置任务。对重点危险区域划定了撤离路线图,明确了撤离路线及应急注意事项,分散群众撤离路线要求网格员熟知并宣传到户到人,保证紧急情况下群众有序高效撤离。二、产生的社会效益2022年,全县城降水量为456.1毫米,较去年同期减少300毫米,整体气候呈现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的特点。2022年入春以来,受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我县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显著偏少,宜川县遭遇了干旱,苹果、玉米、花椒等主要农作物受旱灾影响,农民主要以种植苹果、玉米、花椒等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受旱情影响农民今年经济效益大大降低。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县抗旱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抗击旱灾。一是适时启动抗旱预案,落实抗旱各项措施。要求各地认真分析当地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按照抗旱预案规程和“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正确处理工业、农业和生产用水关系,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尤其要强化水库调度,正确处理人饮、发电、灌溉及工业用水的关系,把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放在首位,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二是确保重点,科学实施水源调度。要求各地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水量科学调度,确保重点对象的用水需求。根据各流域降水特性,认真分析全县供水骨干水库和重点坝塘蓄水状况,及时下达蓄水指令,千方百计蓄好水多蓄水。在抗旱形式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蓄水用在刀刃上。三是细化部门职责,分组分片包干负责。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等各职能部门选派技术人员,及时组成抗旱救灾小分队奔赴各乡镇、各干旱重灾片区指导抗旱救灾。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存在问题:1、对江河湖泊监管力度不足,存在排放污水、垃圾倾倒入河的现象。2、对防汛物资的储备不足,防洪物资种类单一。(二)改进措施:1、加强对河道的执法监督,规范河流管理,整治乱排污水现象。依法取缔河道内违法建筑,杜绝向河中排放污水、倾倒垃圾。2、吸取历年灾害性天气的教训,立足本职,防患于未然,始终保持防大水、抗大灾、抢大险的应急状态。对防汛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进行增加和补充,以备不时之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