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法律援助中心

宜川县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6 15:29
单位名称 宜川县法律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法律援助提供服务。对经济困难的人、残疾人及未成年人、老年人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住所 宜川县环城路司法局大楼二楼205室
法定代表人 杜昌昌
开办资金 9.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法律援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宜川县司法局的领导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完善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机制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和《陕西省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制定了《2022年度宜川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目标责任书》、《宜川县法律中心法律援助服务指南》和《宜川县法律援助中心案件管理制度》,通过完善规范制度,保障了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县中心通过播放法律法规宣传视频、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设置咨询台、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扩大了法律援助在群众中的知晓率,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共悬挂条幅4条,举办法制讲座5次,发放《法律援助法》等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60余人次。(三)大力推行便民举措,彰显了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县法律援助工作以改善民生、直接服务困难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了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措施,在宜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大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农民工、下岗职工、低保户等社会特殊群体的维权工作力度,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援助;对贫困户、残疾人、军人军属、农民工等特殊人群,免于经济审查,直接受理,实现申请、审批、指派一站式服务,有力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四)加强案件质量管理,提高了法律援助质量县中心在确保法律援助案件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法律援助案件的监管力度。一方面注重对办案人员的纪律监管,对每一起案件都进行登记备案,案件办结后并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杜绝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的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注重案件结案归档管理,由援助中心负责人审查案卷中谈话笔录、调取证据是否符合要求,案情分析是否全面等,做出是否准予结案的决定,确保每一件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中心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本年度共完成法律援助案件193件,其中刑事94件,民事96件,非诉讼13件,全年共解答法律咨询860人次,其中来电232人次,来访628人次,为群众挽回各项损失1082余万元。三、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案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法律援助覆盖面还不够广泛,专业人员不足,办案水平有待提高。(二)整改措施:一是继续抓好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省中心、市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强化和提高办案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同时,加强对援助案件的回访和跟踪服务,保障案件质量。二是落实好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发挥法律援助在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中的作用,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三是规范、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增加办案数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思想业务培训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二是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回访和跟踪服务,保障案件质量。三是继续完善法律援助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服务网络建设,创新法律服务便民机制,依法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