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宜川县>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3-04-26 15:22
单位名称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收藏、陈列、展览、宣教,文物维修保护和文物单位管理工作。
住所
宜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宋延龙
开办资金
100.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4万元
257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一)文物宣传教育1、持续开展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今年因疫情影响目前共接待宜川中学、城关小学、七幼等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共计约2200余人。2、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展板、横幅、宣传资料广泛宣传,为提高宜川人民热爱家乡历史及传统文化,增强群众热爱文物,提高保护文物意识。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宣传动员。一是分别在5月18日、6月10日开展了宣传活动,印制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制作展板8块。二是组织宜川县博物馆讲解员参加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争当宜川形象代言人”优秀宣传推广员评选大赛。3、陕西省第二批革命文物报送及新发现革命文物认定公布工作。筛选我县3处革命文物上报拟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革命文物,认定并公布10处2021年陕西省黄河流域革命文物调查新发现的革命文物。4、全国名碑名刻遴选及摸底调查工作,共遴选并上报12处名碑名刻。调查摸底共涉及全县116处石刻文物遗存点,其中可移动文物30件、不可移动文物86处,4处为本次摸底调查新发现。5、陕西省群众文物(长城)保护员信息与巡视管理系统录入工作。共录入全县70余名群众文保员。6、完成2023年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八路军驻二战区办事处卓家庄旧址陈列布展、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陈列布展(二期)两个项目。7、完成未鉴定馆藏文物鉴定上报工作,应省局要求上报我县待鉴定馆藏文物280余件。8、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责任人公示牌发放工作,为全县530余处田野文物制作文保单位责任人公示牌,把文保单位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到镇(乡)、村、及具体责任人。9、配合延安市文研院完成高柏金墓抢救性发掘工作。(二)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一是先后开展田野文物安全巡查三十次,检查文物点100余处。配合市文物执法队检查4次,查看文物点60处,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二是馆藏文物消防安全常抓不懈。在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每月自查3次,邀请县消防队教官、延安消防培训中心教官先后开展消防培训演练2次,提升了职工文物安全意识。三是改造提升大件文物库房,改善了石质文物保护环境;四是寿峰寺安防设备安装到位;五是拆除寿峰寺非文物建筑,确保壁画文物安全。(三)革命文物保护项目截止10月底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中的6处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共26孔窑洞和1300余米硬化路,具体为壶口镇高柏社区骠骑村阵中日报社旧址、壶口镇桑柏村二战区八大处旧址、二战区寨子沟兵工厂旧址、桑柏阎锡山旧居、秋林镇秋林村寨子二战区官兵旧居。圪背岭宜瓦战役指挥所旧址文物本体修缮6孔窑洞基本完成。二、产生的主要社会效益保护了全县文物的安全,宣传了宜川县优秀的历史文化,教化民众,使之更热爱家乡。丰富我县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提高保护文物意识。三、2023年工作计划1、全面完成圪背岭宜瓦战役指挥所旧址文物本体修缮项目;2、积极争取八办和博物馆提升布展资金,做好布展。3、做好石堡寨、寿峰寺保护设计方案的编制及申报。4、积极谋划寿峰寺壁画数字化、贺家沟石窟数字化项目和已修复保护的7处革命旧址展陈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