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殡葬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殡葬改革,规范丧葬行为,依法对乱埋乱葬行为进行整治和查处;指导各街办依法开展殡葬管理工作;指导监督经营性、公益性公墓做好殡葬服务工作;对区属北郊陵园实施日常管理。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1号秦都区政府南楼3楼315室 | |
法定代表人 | 赵晓明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54万元 | 9.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在市民政局、区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殡葬改革工作1、加强业务培训,促殡葬改革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陕西省殡葬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业务学习机制,殡葬服务中心在下午陵园无客户办理业务时,每周安排一次全员参加的殡葬法规业务集中学习。促使大家熟知牢记殡葬政策法规,提升殡葬执法能力,促进殡葬改革政策落实。为了督促各街办按照省、市殡葬改革相关要求,明确殡葬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强化管理职能,力争使我区殡葬改革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我中心每年对辖区各街办殡葬管理人员及公墓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通过传达学习殡葬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使殡葬管理人员对殡葬改革认识得到提高,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避免了在工作中走弯路。2、推进和宣传“节地生态”安葬扎实落实《咸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的相关政策,利用清明节、寒衣节宣传时机大力宣传节地生态安葬,对不保留骨灰、骨灰撒散、骨灰不装盒或使用可降解骨灰盒深埋且不硬化不留坟头不立碑的,树葬、花葬、草坪葬的,对丧属一次性奖励3000元;在骨灰堂(楼)存放骨灰15年以上的,对丧属一次性奖励800元;实行壁葬、塔葬的,对丧属一次性奖励500元;全年组织集中宣传三次,通过宣传有效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3、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全力推动全区红白理事会建设坚持以生态安葬整治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时代新风,坚决遏制丧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的陈规陋习,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从而达到节俭文明新风气,有效降低群众在丧葬事宜上的支出。在全区村(居)建立健全和完善勤俭节约办理红白喜事的自治制度,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旗帜鲜明反对丧事大操大办,约束村(居)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的行为,我区渭滨街道办事处西里村和马庄街道办事处南吴村活动相对突出,通过宣传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理念。二、指导监督经营性、公益性公墓做好殡葬服务工作。1、规范经营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服务2022年殡葬服务中心对全区经营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行认真“回头看”,重点对未经审批擅自兴建、未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擅自扩大建设用地面积、违规预售墓位、建售超面积墓位、实施价格欺诈和垄断行为、农村公益性墓地违规对外销售、“活人墓”、“硬化大墓”等进行全面检查复核,着力核查已整改问题是否出现反弹,力争到2022年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促规范运营,做省级公益性公墓典范通过一期提升改造工程,提高了秦都区北郊寄思园的整体环境,得到群众的好评。在疫情防控期间殡葬服务中心对辖区公墓(骨灰堂)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对公墓(骨灰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到位。3、创建文明城市,倡导文明祭祀为了防污降霾,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我中心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为契机,逐步加大了推进文明祭祀工作力度。主要是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是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厚养薄葬新风气;二是积极开展文明祭祀的宣传引导工作,尤其是在春节、清明、寒衣节宣传禁烧及鲜花祭奠。三是各办事处、市容环卫局、城市管理执法局等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自区域内展开不间断的巡查执法,对抛洒、焚烧冥币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规范。三、落实殡葬救助政策,进行规范有序管理殡葬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位辖区群众能够有尊严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严格按照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咸办字【2017】107号)有关规定,联合财政局下发《关于印发秦都区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实施办法》,组织人员深入社区进行宣传、积极落实困难群众惠民殡葬救助政策,在全区推行树立厚养薄葬、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采用以奖代补形式,予以表彰。对城区弱势群体、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由区民政局审核后,实行骨灰免费安放北郊寄思园。严格殡葬救助发放程序,使真正困难群众享受政策救助,确保殡葬救助资金用在实处。通过建档管理,使之规范化、长效化,使我区殡葬救助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在殡葬改革工作的指导性及前瞻性做的还不够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还不灵活。整改措施:继续加大殡葬改革政策理论的学习、宣传和研究,进一步加大指导、引导区殡葬改革工作的力度、进度。五、2023年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2、规范北郊寄思园日常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殡葬服务群众满意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陵园疫情防控及入园要求,不定时对辖区公墓(骨灰堂)进行疫情防控督导检查。3、继续做好专项整治工作,以困难群众殡葬救助、节地生态安葬奖励等方式,引导丧属将新亡故人员火化后入公墓节地生态安葬,提高火化率,推进全区殡葬改革工作。4、推进全区红白理事会建设,努力实现村(居)全覆盖。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反对丧事大操大办,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文明殡葬新理念。5、根据省厅下发的“三落实,一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我区农村公益性公墓整治还不到位,对超大墓穴整治还没有完成,明年加大力度继续整改。6、完成一期提升改造工程审计工作,推进秦都区北郊寄思园三期工程项目建设工作。7、确定纪念堂集中祭祀方案并实施。8、完善北郊寄思园微信公众号信息,力争在清明节实现网上祭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