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龙县> 黄龙县核桃产业开发服务中心

黄龙县核桃产业开发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6 09:13
单位名称 黄龙县核桃产业开发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发展干果事业服好务。制定并组织实施核桃产业开展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监督;策划核桃开发项目,申报工作,并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
住所 黄龙县环城路
法定代表人 王辉
开办资金 27.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龙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1.9万元 29.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中心在县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抓早动快,及时安排部署核桃生产。为了全面完成年度核桃生产管理各项任务,县农业农村领导小组及时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通知》。从3月起,安排所有技术人员“下沉”到乡镇核桃生产一线,督促、指导核桃整形修剪、施肥、防冻等工作,针对各乡镇核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限时整改,保证了春季生产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二)规范管理,全力提升核桃质量效益。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及时对县政府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核桃奖补办法进行宣传,动员群众按照标准化管理规范,强化示范园管理;组织技术力量,对已获得国家和省级核桃示范基地加强管理指导,巩固提升基地建设;二是强化低产园改造。及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乡村一线,指导群众对品种杂乱、产量过低的核桃园或单株进行品种改良;三是强化督查检查。按照标准化核桃管理规范,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将存在问题向乡镇进行反馈通报,全面完成整形修剪、改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年度核桃园管理工作。(三)强化科技,提高技术推广普及率。一是充分发挥核桃中心职能职责,全力抓好县、乡、村技术培训工作。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分季节按季度进行培训。春季,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朝斌开展集中讲课,讲授核桃省力修建技术,提升了果农的核桃园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及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核桃实用技术培训班,为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取经学艺;三是重视科技推广和对农民的技术服务。积极发挥乡镇修剪、嫁接服务队的职能作用,在生产的关键季节,深入核桃生产第一线开展服务工作,确保了核桃整形修剪、低产园改造等任务的完成。四是推广机械化采收核桃,降低果农生产成本。果农购买核桃摇树机给予每台1000元的项目资金补助,据统计2022年全县共购买核桃摇树机106台,补助资金10.6万元。(四)强力推动,多渠道增强核桃加工销售。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严格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龙头企业县干果公司为代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西洽会、森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各类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提升“黄龙核桃”品牌效应,开拓营销市场,加快销售步伐;二是积极推进“两案办理”。按照政协提案“关于全力扶持和保护全县核桃产业的建议”,及时制定核桃加工企业和核桃示范园等惠农扶持政策。三是强化商标使用管理,制定印发了《“黄龙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目前已经有5家核桃企业(合作社)正在按照程序办理相关授权手续。三是推动核桃加工。通过检查验收,2022年全县共有6个核桃加工厂进行改扩建,对加工设备进行换代升级,累计投资金额超过400万元,兑现奖补资金110万元,为我县核桃加工销售工作打开新局面。截止2022年底,全县共有核桃加工企业(厂)达到40个。(五)争资引项,大力实施核桃提质工程。一是2022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黄龙核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核桃示范园1000亩(其中丰管园950亩,嫁接提纯50亩),总投资110万元,建设期限为3年(2022—2024年),按照年度实施计划任务,截止2022年底已完成方案编制、项目建设管理、资料收集、培训果农及技术员200人次等工作,完成投资77万元,占总投资的70%。二是黄龙县2022年省级财政核桃标准化示范园补助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良种核桃标准化示范园1000亩,配套设置宣传牌1块。总投资60.25万元,建设期限为1年(2022年3月—12月),按照计划任务,截止2022年底已全部实施完成,完成投资60.25万元。(六)推行核桃保险,降低果农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市上下达我县核桃保险指标及签约保单,县财政按规定足额配套县级保费外,再给予8.4元/亩保费补贴。全县2022年下达8万亩任务,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实际完成投保4.48万亩,根据受冻、雹灾和病虫害等受灾程度,有效的帮助果农减少了损失。2022年度人保财险公司共计赔付资金136万余元。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完成核桃示范园提标建设3200亩,占总任务的128%;完成低产园改造面积2630亩,占总任务105%;开展培训达48场次,累计培训人数达到3270人次;新建(含改扩建)加工企业6个。截止2022年底,全县核桃面积16.9万亩,其中:良种面积13万亩、挂果面积13万亩,2022年在部分乡镇受冻和市场价格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产量11000吨,产值1.54亿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冻害瓶颈问题危害严重。黄龙核桃因受霜冻和低温危害,对产业开发带来一定影响,群众积极性严重受挫,我们也在不断加大抗寒耐冻品种选育力度,目前已初步选定适合黄龙气候特点、抗寒耐冻的核桃品种4个,今年对选定的强特勒品种在我县各乡镇进行高接换优试验53亩。(二)加工企业分散且加工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县出台了新建加工企业奖补政策,相继新增了部分加工企业,部分加工设备更新换代。经统计,全县核桃加工企业数量虽已突破40个,但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加工能力不强、分布不均、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许多大客户在收购核桃后,即使出高价运费去外地脱皮加工,也不愿在本地企业加工。(三)市场价格和劳动力等因素导致核桃面积持续减少。自2019年核桃价格下跌后,核桃价格已连续四年处于低位运行,今年受疫情和市场等因素影响,核桃价格呈现“高开低走”现象,甚至出现了核桃成熟在即却无客商收购的极端现象;同时也受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果农甚至出现放弃采收以降低损失。且随着近年来苹果、玉米等产业价格上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等诸多因素,导致部分果农对核桃产业丧失信心,从而形成核桃面积持续缩减,因此稳定核桃面积成为当前最大的难题。四、整改措施。(一)在应对核桃防冻方面,组织群众做好抗冻防寒的各项准备工作,所有集中连片3亩以上的核桃效益园要修建防冻坑,并备足燃料。气象部门要做好极端天气预警;有灌溉条件的,要及时对果园进行灌溉,以降低地温,延缓树体萌芽,预防和减轻冻害。县核桃中心和干果公司要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技术力量,加强院地合作,持续加大核桃耐冻品种的观测记录、筛选选育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攻关,研发适合我县的优良耐冻品种,加快核桃耐冻选育工作。(二)针对我县核桃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加工能力不强问题,我中心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县财政资金,在促进核桃加工企业规模和设备换代升级方面给予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我县核桃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推动核桃加工企业上规模增效益。(三)针对核桃销售不畅面积持续缩减的问题,我中心将积极争取建议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会员)签订果代管代收合同,采取“市场价+补贴价”收购,帮助果农渡过核桃产业的“寒冬”;同时对相关收购企业(合作社)按照阶梯价格予以补贴,切实在核桃销售上让农户吃上“定心丸”。建议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通过进超市、开网店、网红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积极围绕旅游产品开发,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核桃深加工,并积极孵化电商企业,依托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扩大网上直营销售。建议县财政对本县境内或县外建立“黄龙核桃专卖店”或“黄龙核桃直营店”等进行奖补。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我县核桃生产工作将继续围绕“提质增效抓管理、转型升级抓加工”的发展思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行核桃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推行“企业+农户”订单收购模式,逐步引进深加工项目,根据我县“十四五”核桃产业发展规划,2023年我县核桃生产的主要任务指标是:完成示范园提标建设任务5000亩。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全力做好今冬明春核桃管理和霜冻预防工作。进一步抓好低质低效园的提质增效工作。多层次全方位做好技术培训工作。继续加大核桃抗寒耐冻品种的选育工作。指导扶持扩大核桃加工企业数量和规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