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黄龙县人民医院(黄龙县120急救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计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 |
住所 | 黄龙县城中心街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焦培哲 | |
开办资金 | 4531.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黄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01.47万元 | 980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执行行政查房与行政值班制度,行政查房17次。职能科室定期考核各临床科室,并召开会议反馈,共计深入科室检查40余次。完成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病案首页每月数据上传工作。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院感培训19次,实施环境物表及手卫生微生物监测,空气采样433份,合格率为100%;物表采样221份,合格率100%,手采样299份,合格296份,合格率98%,使用中的消毒液采样318份,合格率100%,不合格的标本,要求科室按PDCC管理模式进行整改,再次采样,结果合格。全年抽查手卫生485次,手卫生执行人次321人次,正确人次287人次,手卫生执行率66%,正确率为89%。全年职业暴露上报2例。按标准完成征兵、高考学生的体检工作任务,做好全县各单位入职体检、驾驶员体检及本院职工体检,接待体检单位23个,开展体检2563人次。三大中心运转顺利,召开多次三大中心相关会议,落实三大中心台账,落实到人,定期督促完成。在院内外设立醒目的患者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各个窗口张贴卒中、胸痛、创伤患者优先标识。新制订了“三大中心”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抢救流程,完善了不同医患沟通程序并均已建档立册。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院内急救衔接机制,卒中溶栓18例,胸痛溶栓5例,心脏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完成14例,上报156例,创伤紫云系统上报194例。做好120院前急救工作,出车急救820余车次,参与各类重大社会活动、体育比赛、考试等医疗保障19次。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完成无痛胃镜57例、无痛肠镜30例、康复治疗115例、宫颈红外治疗333例、腹腔镜手术10例、无痛分娩2例、孕产妇全程管理60例、小儿惊厥的规范化治疗10例。眼科为26名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内科开展冠脉造影及心脏支架植入手术14例,外科完成颅脑手术2例,口腔科完成牙种植9例。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输注悬浮红细胞266单位,冰冻血浆2000毫升,冰冻单采少血小板1个治疗量。加强毒麻药品管理,办理麻醉及第一类精神药品药品专用病历26份,收回16份。开展临床路径539例,按病种付费438例。血液透析治疗1386人次。通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上报不良事件35例。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处方合格率97.7%,点评医嘱270份,医嘱合格率84.8%。“行走的医院”与北京三甲医院专家会诊11例,与基层卫生院远程会诊24例。“白求恩医疗服务队”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体检、帮扶带教等,共义诊咨询群众3139余人次,建议住院及进一步检查408人次,并组建县镇村三级医疗网络微信群。开展主题性宣传义诊志愿服务活动14次。“学党史办实事”三好一满意调查工作,今年共发放门诊评价表1852份,住院评价表459份,患者提出问题57条,已整改到位53条,4条为日常工作常见问题需持续进行监督改进,获得赞誉51次。按要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慢性病、死因监测、传染病上报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注重人才培养,派出学习9人次,全年招录30人。完成新住院楼搬迁工作。完成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级工作;完成HIS系统、微信健康通、全院固话改造升级;积极响应医保政策,做好基础库、进销存、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双码应用工作,医师、护士医保码维护并升级。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调整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全年发热门诊接诊1527人次,核酸检测362515人次,承担外出核酸采样任务112次,完成核酸采样259985人次。组织疫情相关知识培训6次,上报各类疫情相关报表,完成疫情防控应急演练4次。64排128层CT、DSA、心脏彩超、1.5T核磁共振、开颅动力系统、透析用纯水系统等医疗设备已投入使用。加强安保工作,维护正常就医秩序,保障医患安全;加强后勤管理,做好全院安全保卫、卫生保洁、医废处置等工作,配合完成疫情防控的消杀、秩序维护、车辆管控、送餐等工作;按规定完成特种设备的例行维修保养和运行记录,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先后与唐都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对口支援与协作,共派驻23名专家来院坐诊,方便百姓家门口就医。市上对检验科、放射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现场验收及儿科市级重点专科复审现场验收已结束。完成微信健康通升级,实现一键核酸检测功能,方便了群众就医。(二)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贫困户免挂号费、诊查费1178人次,减免门诊费用4476.4元。各临床科室在下乡义诊过程中组建县(县医院)镇(乡镇卫生院)村(村医)三级医疗网络微信群和各科室患者微信群,并由专人负责在群内推送健康教育知识和科室新技术、新业务,及时答疑解惑,让基层群众有什么健康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咨询,在群里解决,既省钱又保健康,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三)2022年门急诊55859人次,同比增长4.14%;出院2396人次,同比增长21.75%;手术173例,同比下降13.5%;人均平均住院日7.11天,同比下降2.60%;医疗收入2279.12万元,同比增长19.2%;药占比37.26%,同比上涨2.43%;门急诊人次平均费用178.82元;每出院患者平均医疗费用3983.66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人才是医院的核心资源,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业务骨干,导致医院人员需求缺口愈来愈大。受地域约束,县域内生活条件艰苦,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二是各科室人员流动频繁。因疫情影响,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外出核酸采样、指令性任务等抽调大量医务人员,导致原科室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衔接不畅。四、改进措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想方设法留住人才。通过采用高薪聘用的方式引进高层次急需短缺人才,为聘用人员提供住宿,实行对引入医疗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安置、居住周转房安排等方面的政策,让医务人员安心在黄长期扎根发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着眼于黄龙县居民和周边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治疗,依托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和马长生名医工作站,开展射频消融和冠脉支架,提高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打造延安东南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将90%的患者留在县域内就诊;做好“二甲”复审准备;推进“三大中心”建设工作;结合“三个一”,开展“大下乡”活动及“行走的医院健康180”,筑牢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服务。(二)加强医务管理体系、护理体系、质控体系与院感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与三级医院在业务协作、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双向转诊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选送医务人员外出进修,抓好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和人才储备工作;加强对特种设备、计量设备等各类设备管理,做好年检与维修保养。设备采购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办理手续;药品采购按照医院制定的药品目录,通过陕西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完善卫生材料网采工作,公开交易、阳光采购,严格执行采购中标价格。加快信息化建设,做好HIS、电子病历、PACS三大系统重要数据的备份,并定期对数据进行测试与维护,确保运行正常。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