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莲湖区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口腔科/五官科/耳鼻喉科/预防保健科/医疗美容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麻醉科)诊疗与护理,医学教育(医科中专生临床实习),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红光街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肖宝军 | |
开办资金 | 579.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莲湖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7.74万元 | 1257.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莲湖区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莲湖区人民医院认真落实省、市卫健系统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立足医药卫生发展实际,扎实深化各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服务环境,努力补齐医疗短板,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任务。一、业务开展情况:1.基本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全年门诊接诊:94117人,接收住院病人433人次,病床使用率17%,平均住院天数7.9天,中医门诊人次:7375人。中医门诊治疗人次:4393人,处方书写合格率:97.5%。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8%。门诊日志书写合格率:98.5%。三基培训合格率:100%。常规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2.深化医联体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全年上转5人次,下转20人次。一是市红会医院专科联盟通过下社区学术讲座、开展义诊的方式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年度开展活动2次。9月26日华商报记者对莲湖区人民医院与西安红会医院建立康复专科联盟工作进行了采访;二是与西安市第五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建立CT远程会诊,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健康服务。三是与陕西省中医医院建立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性胸痛患者联合救治协议。3.方便患者,改善就医体检。一是提升就医环境,更换两部电梯。中心两部电梯年久失修,经常出现有人被困电梯等现象,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中心克服各种困难,在履行完各项审批手续后,于4月19日起更换电梯,目前两部电梯均已完成更换及验收。二是拓展诊疗范围,提升医疗质量。辖区居民对胃肠道疾病方面有较多就医需求,医院开设了胃镜室,完善胃镜设备,聘请胃镜专家坐诊,派护士前往市中心医院培训学习,目前,胃镜室工作已顺利展开,得到患者好评。三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引进CT设备。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在省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上级部门的帮助,我院及时增添了一台16排32层螺旋CT,于11月中旬进入临床应用,同时,与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建立影像远程医疗会诊战略合作关系,医生培训、CT技师、医保等紧锣密鼓、无缝衔接,为收治新冠发热病人和群众身体健康,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市级医疗专家高水平、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尤其在2022年底至2023年1月期间,新冠感染需要CT肺部检查患者日接诊量近百余人,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四是提升就医便捷性,开通异地医保结算通道。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经多方部门通力合作,我院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全面启动,联网运行,解决了外地患者到本院住院医保实时结算、就医垫资、往返报账难等问题,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医保结算服务。五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六是提升医疗救治能力,上级下拨了一辆负压救护车,建立了3间重症监护病房。4.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组成4个核酸采样组,在辖区合理布置8个固定点位、16个采样台加60个流动采样点,在全市爆发疫情以及例行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全体干部职工放弃休息、加班加点积极投入到全员核酸筛查工作中,按要求完成30000余人的检测任务;PCR实验室争分夺秒开展工作,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近1500管的样本都能出具报告;热备应急异常采样人员时刻待命,接到任务后不出半小时集结完毕,入户为混采初筛异常范围内居民进行抗原及单管核酸采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学校卫生副校长积极和学校联系,安排部署师生采样工作和开学前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先后在院门口、安定广场、小南门、荣民酒店、双仁府大象口腔等设立多个便民核酸采样点,方便群众近距离做核酸,加强疫情监测能力和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报告;三是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核酸采样;四是开展穿脱防护服与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技术规范化培训,强化全体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防护能力,为抗击疫情提供保障。五是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按要求开展70岁以上老年人上门接种工作,截止12月31日,接种总剂次126773次;六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加强预检分诊和管控排查力度,对住院患者和陪人“应检尽检”;七是做好疫情期间各种考试的医疗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考生顺利完成考试;八是配合疫情防控先后派出本单位及辖区医疗机构36名医护人员进驻近10家隔离酒店。随着政策变化,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一是设立临时发热门诊,配备医、护、技、药人员做好诊疗工作,目前共接待患者439人次,消耗抗原664个;二是随着“新十条”政策出台,为进一步方便广大居民发热就诊需求,合理调整核酸采样点位,提供抗原检测,做到愿检尽检;三是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完善应对准备,调整防控措施,防范风险,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围绕“早干预、早知晓、保健康,防重症”原则,开展CT业务,购进吸氧机、血氧仪等设备,联系多方储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兹夫定片、抗菌、抗病毒等药品,邀请医联体专家远程CT会诊指导,使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有设备可检查、有药可医、有专家问诊,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影响,提升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服务能力。为莲湖区应对疫情严重冲击、新冠发热及住院患者救治、缓解基本医疗及社会面压力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元旦起,全科门诊、药房、收费室、医保办、检验科、CT室、放射科及住院部医护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部分科室开启了“5+2”“白+黑”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优质服务;四是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通过摸底核实,将4532名新冠重点、次重点、一般人群建立台账,坚持分类分级、突出重点的原则,对红色人群每周健康监测3次、黄色人群每周健康监测2次,切实加强健康随访工作。目前已完成2675人次的随访。五是针对老年人体检人群、残疾人、80岁以上新冠疫苗接种等人群发放包含外科口罩、医用外科手套、抗原试剂、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治疗方集宣传册等的健康包200余份。对重点人群上门测血压、问诊、听诊,了解疫情后的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六是收治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对重症肺炎患者,利用远程会诊与三甲医院专家研讨相关病例,优化治疗方案,使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我中心收治多名较重症病人,经过治疗病情均有好转,目前无转诊病人。二、社会效益一是全年开展免费义诊进社区活动13次,让辖区居民零距离享受测血压、血糖,中医体质辨识、康复等服务,了解群众健康需求;二是为解决70岁以上老年人因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等原因无法出门到接种点接种新冠疫苗的问题,医院组织医务人员成立入户接种队,与街办积极配合,采取送“苗”上门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医师严重缺编。医院虽有编制但无在编人员,聘用人员较多,人员流动性大,严重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2.绩效考核制度落实效果不太理想。由于存在人事、人员流动频繁等因素,使绩效考核制度执行起来难度增加不少。整改措施:1.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专业技术梯队。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创新机制,形成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畅通渠道,注重沟通交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2.继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进一步细化、量化综合目标管理,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完善绩效考核激励分配机制,通过与各科室主任、科室成员沟通,使大家深刻理解与积极配合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观,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健康守门员宗旨;二是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通过对新人培训、院外进修学习、业务培训等措施,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6月2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