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延安市>
延安市知识产权局
延安市知识产权局
发布时间:
2023-04-25 11:21
单位名称
延安市知识产权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专利权利,促进科技发展。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受理和处理专利纠纷和侵权案件;管理专利市场;业务人员培训。
住所
延安市枣园路新洲小镇A区9-1会议室
法定代表人
马晓旭
开办资金
6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6万元
21.42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知识产权局.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是专利质量有高度。截至2022年底,全市获得专利授权1311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88件,同比增长15.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262件;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核查整改非正常专利428件,从源头提升了专利质量。二是宣传培训有广度。组织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奋进之路宣讲、市县联合宣传、知识产权进校园、业务能力提升网络培训班等活动20余场次,做客《延河热线》栏目,中国知识产权报发布菌草专题宣传片,知识产权宣传培训覆盖100000余人。三是内部管理有精度。健全完善制度管人管事机制,制定《延安市知识产权局职责分工方案》,形成“一岗一责”工作责任制;构建会前学习与日常自学相耦合的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模式,全年传达学习各级会议、文件精神11次,干部自学《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指南》等书目。四是专利保护有力度。调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6起,结案6起,有效捍卫了专利权人合法权益;“1+3”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运行良好,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来延调研并给予业务指导,3个基层工作站累计开展服务180次。二、亮点工作开展情况一是专利信息利用更便捷。完善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发布专利数据统计月报12期,及时公布各县市区专利数据详情,为区域发展提供指引支持;编制《延安市专利资源调查分析报告》,专利数据信息系统完成检索279次。二是专利导航服务更专业。获批陕西专利导航(延安)服务基地,为4家地市级服务基地之一;进行《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宣传推广,启动高新区重点产业专利风险预警分析项目,目前已整理形成高新区企业专利名录。三是知识产权强企更显著。完成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其中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成功挂牌,延安广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四是专利转化运用更高效。2021年度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全省率先结题;15件专利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西安)试点平台发布免费开放许可声明;专利转移转化业务窗口完成专利登记222件,技术交易额超8000万元,合同成交额达四亿八千万元。五是知识产权服务更细致。成立延安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联盟,搭建“1+1+13”政企校社会服务模式;以知识产权服务小分队为先锋,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五进”活动,累计走访服务企事业单位116家,指导创新项目78项,捐赠资料15000余册。六是专利质押融资更解忧。积极推广“专利+”融资模式,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市分行进行专利质押贷款宣讲指导,10件专利提交质押登记申请,质押金额50万元,占债务总金额的45.5%。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本年度工作虽取得不少成绩与亮点,但相较优秀地市仍有一定差距与不足。主要是知识产权工作综合推进力度不足、整体性优势未完全发挥;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基础薄弱;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五进”服务等工作中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接下来,我们要夯实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基础,走稳全链条精准发力步伐。一是持续开展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择机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广泛传播知识产权文化;二是有效链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联盟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基层工作站,健全完善“1+3+N”多级立体式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端口前移、服务下沉。三是保质保量完成2022年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延安专利转化窗口尽快实现“一站式”办理。积极建设陕西省专利导航(延安)服务基地,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