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延安干部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干部提供培训服务。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干部、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才培训的组织、协调;制定教学计划和社会服务管理等。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庄庆萍 | |
开办资金 | 9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安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978万元 | 76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公益 | 从业人数 7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一是坚持“姓党”原则。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方针、政策,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所有班次均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课程,做到以党的创新理论统领科研教学、贯穿始终。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党性教育培训班次学制均在5天以上,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教学安排总课时的70%,确保中省市关于党性教育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在学院落地生根,做到从严治院、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二是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2022年,时任市委书记赵刚同志先后两次来院调研指导,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学院院长高建华同志多次实地调研、亲自谋划部署,分别就学院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等方面给予了科学合理、契合实际的指导性意见建议,学院认真研究、系统梳理,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对办一所什么样的学院、怎样办学院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务实的举措。特别是今年7月,中组部评估组对学院进行干部学院办学质量现场评估,对学院办学工作充分肯定,认为学院在规范化、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方面取得了上规模、提质量、育品牌的突出成效,在全国干部院校中居于前列。评估组同时也就进一步规范管理、质量提升提出了6条反馈意见建议。学院认真梳理反馈意见建议,并结合中办《关于党性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扎实推进整改工作,推动中组部评估反馈意见落实落地,为学院进一步加快规范化、特色化、内涵式办学打下坚实基础。(二)抓实“四个体系”建设。一是抓实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开发新课程,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新开发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等13门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课程。围绕革命旧址成体系、菜单式开发打造课程,全年共打造开发新课程47门。截至目前,累计开发各类课程207门,形成可满足多元培训需求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党性修养、能力提升四大课程模块。大力提升传统课程,对13门常用课程成立集体备课组,进行集体科研攻关。完成了脱贫攻坚课程向乡村振兴课程转化、部分传统课程向微党课转化工作,增强课程的政治性、时代性、生动性。二是抓实教材体系建设。《延安精神概论》《中国革命的延安之路》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案例选编》等3本教材已进入出版审定发行环节,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汇编》等9本教辅资料,更好满足干部培训多样化需求。三是抓实教学方法体系建设。探索研讨式、访谈式、微课堂等教学方法,成立微党课开发小组,升级打造“微课讲党史”。采用微党课分享、家书诵读等形式,面向全国,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史宣讲。全年共开展宣讲69场,听众约1.3万人。深入挖掘现场教学资源,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升级优化安塞南沟现场教学《安塞南沟党建引领“三变”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引进驻村干部现场“说”,将现场讲解、现身说法、现场教学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沉浸式教学优势。四是抓实师资队伍体系建设。成立骨干教师挂帅、青年教师参与的集体备课组,共成立集体备课组13个,全年组织常态化试讲146场次。针对2022年课题开发任务,综合考虑学院人才队伍的学科背景、研究擅长,分配承担相关课程开发任务,对课稿内容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审核,保证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达标,去年42名入师资库青年教师今年有36位已走上讲台,学院2018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入库率达89%,人均开发课程4门。2022年有3名青年教师获评副高级职称,29名青年教师获评中级职称。以开展春、秋季大练兵和“疫情停班不停学”线上学习活动等为抓手,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学助理队伍。(三)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培训工作。一是守牢安全受训底线。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今年累计举办培训班249个,学员12752人,确保了安全培训全覆盖,实现了零事故培训。二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完成南充市委组织部、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8家单位来我院学习考察的接待工作。2022年先后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4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三是注重宣传扩大影响。新开设了官方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累计推出短视频40条,阅读量5万次,打造文字、图片、视频“三位一体”多维度、立体化宣传媒介。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我们这十年——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建院十周年发展回顾展”,全面回顾发展历程,展示办学成就,进一步提升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召开2022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意识形态、法治机关建设工作会,夯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宣传、课堂、科研三个阵地。积极推进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扎实推动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创建。开展“党课大家讲”系列活动,为青年党员干部搭建展示学习成果平台,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作风建设与当前工作的深度融合。二是顺利完成学院更名及搬迁。在中省市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学院由“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更名为“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同时顺利搬迁至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万花校区办公,并在新址举办更名揭牌活动。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学院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注重理论建设。学院季刊《延安》今年出版4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百年演进及经验启示》等4篇论文分别在各类征文中获奖,2篇理论文章在《陕西日报》《延安日报》上发表,并被“学习强国”转载。完成1项中组部委托重点课题《党性教育系统化规范化研究》,完成1项省社科联立项课题《党性教育培训机构规范化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研究》(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委托项目),完成《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实效性研究》等4项省政研室委托课题,完成2项2021年度市社科项目的结项工作,成功申报6项市社科项目。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科研成果不够丰富,当前课程教材尚未进入中组部好教材好课程目录;在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培训方面还有待加强;青年教师在承担重大科研开发任务方面还有不足等。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以进入中组部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为新契机,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快推动学院规范化、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一是在推进培训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持续推动培训规范管理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精细化、标准化,实现“有高度的党性教育、有力度的规范管理、有精度的主业主课、有温度的后勤保障”培训目标。二是在推进教研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坚持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推动载体建设三方面发力,构建教研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持续推进围绕旧址成体系、菜单式开发打造课程,深度挖掘延安时期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光辉历史,结合现实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延安的故事。三是在推进人才专业化建设上下功夫。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压实导师制“传帮带”责任,加快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完善青年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和青年教师培养经费保障制度,经常性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短期研修、学术研讨、交流互访、赛讲赛教、挂职锻炼等。四是在推进设施信息化服务上下功夫。不断强化万花校区规范化管理。加快网络学院、智慧学院建设步伐,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运用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设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2年12月14日,上海公益基金会向学院捐赠防疫物资3Q医用隔离衣2000件、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10万只;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为学院无偿运输。目前,所有防疫物资均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