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3-04-25 10:33
单位名称 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县域工业园区提供服务。开发建设的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住所 镇安县南新街38号
法定代表人 王云喜
开办资金 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84万元 75.59万元
网上名称 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8%,新招入园企业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认真履行统筹协调职能,因势而谋、顺势而动、乘势而上,采取综合措施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集中力量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集中资源为创建省级经开区打下基础,各项工作都有新面貌、新进展、新突破。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招商引资卓有成效。结合我县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特色,以打造精品循环园区为重点,确定了以含“新”量足,含“绿”量多,含“金”量高为重点的招引工作目标。组建招商工作小组,与干部签订《管委会招商引资责任书》,通过项目推介,叩门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本年度新招引入园企业6家。(二)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高质量项目引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今年陆续开工建设3个项目,具体情况:一是环保方底阀口袋生产线三期项目;二是陕西天佑年产60万吨建筑材料项目;三是镇安县创盛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提高园区承载夯实基础。一是标准化厂房建设有序开展,开年以来午峪工业园区采取政府自建、政企合建、企业自建等方式共新建天佑矿业、帝辰钢构、兰花产业园等6处5.6万㎡标准化厂房。二是午峪供水站项目,项目总投资2432万元,总用地面积7503平方米,供水工程面积6691平方米,项目已建成,正在进行调试。三是集中区天然气入企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在午峪工业集中区建设天然气输送管网7.9公里,管道铺设已基本完成,已进入测压阶段。(四)管理服务全面周到一是全力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按照招商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的思路,针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措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是成立了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安全、环保责任书;联合应急、环保等部门在园区举办《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宣传活动,增强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及应变处置能力;三是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及时清运园区垃圾,更换道路损毁的井盖、路灯等易耗品,积极化解企业建设、企业用工等矛盾纠纷,为园区企业的生产,工人生活创建了优质环境。四是工会作用充分发挥。管委会工会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围绕企业发展大局,突出工会维权职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化工会规范化建设,促进了集中区的和谐发展。目前,共建成企业工会23个。(五)乡村振兴扎实开展一是选派驻村工作队,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按照文件精神要求,选派驻村工作队,共派出第一书记1名和驻村工作队员3名;二是明确帮扶责任,对全村199个脱贫户重新确定帮扶干部,明确帮扶责任人,持续落实帮扶政策。并要求全体帮扶干部至少每月入户一次开展帮扶工作;三是做好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帮助68人在园区企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提供专项资金5万元,改善花甲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级基础配套设施;开展“爱心助学,情暖花甲”活动,为9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送去行李箱和助学金。(六)疫情防控高度重视一是下沉社区入户排查。疫情防控期间管委会干部包抓新城社区第八片区,期间严格要求下沉干部卡点值班值守,督促片区居民做好全员核酸采样,组织干部多次对片区内的住户信息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二是持续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深入片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按要求进行隔离,确保隔离人员物资保障;三是做好工业集中区常态疫情防控,组织干部与包抓企业签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目标责任书。疫情期间,管委会工作人员上门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设立检查点进行体温监测,对外籍人员、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按要求进行隔离。通过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严格控制了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了园区企业稳定生产。(七)党建引领发挥作用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水平。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有关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论述,学习中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干部的理论水平,从而使干部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二是非公党建全面推进。管委会支部牵头,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选派党员干部深入集中区企业,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有效地促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截至目前,新组建企业支部6个。三是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杜绝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发生,树立干部清正廉洁,务实奉献、的形象,维护“清亲”的政商关系。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8%,新招入园企业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认真履行统筹协调职能,采取综合措施,集中精力抓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态势。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运行不够顺畅,管委会虽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副县级规格,但单位却没有赋予相应职能,责、权、事不统一,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管委会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大量时间和精力都在部门之间协调上;二是招商引资困难,受区位、资源、基础配套等的影响,招商引资比较困难;三是融资渠道狭窄,基本依靠政府的投入,没有形成商业化开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良性循环,园区开发、土地收储、标准化厂房建设,省级经开区的创建等工作因资金不足,工作进度缓慢。五、整改措施一是创建省级经开发区。2023年2月底前,精心编制产业规划,以创建经开区为契机,制定产业集群总体规划和重点产业链专项规划;9月底前,由县政府审核通过后上报市政府,并邀请省、市专家来我县实地考察,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12月底前,完成创建评估验收,确保按时通过省政府评估批复和授牌认证。二是招大引强链主企业。定向精准招大商,变思维,开展靶向招商、产业招商、点对点招商,大力引进符合我县资源禀赋的延链补链项目;转变作风优环境,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切实做好“店小二”、当好“服务员”,坚持“不设路障,多设路标”,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以一流服务、优质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主动与当地大企业、大客商进行联系,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同时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推行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产业招商的招商方式,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三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把握好集中区循环发展和企业提质增效两个关键,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对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企业的招引力度,不断推进已入驻企业间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努力把镇安县工业集中区打造成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流现代绿色产业园区。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通过推进转型企业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兼并重组为途径,不断扩大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园区转型发展的目标。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完善规划明确方向。以创建省级经开区为契机,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思路,结合我县特色产业和区位优势,对现有产业园进行优化整合,并聘请专家科学论证,编制新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中将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统筹城乡等理念引入园区发展,确保园区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持续性,最终促进政策向园区倾斜、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二是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通过推进转型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兼并重组为途径,不断扩大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对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企业的招引力度,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努力把镇安县“一区三园”打造成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流现代产业园区。三是加快融资保障基建。谋划组建园区开发公司,设立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发展基金,与相关部门协商,充分发挥园区开发公司的作用,盘活工业集中区现有资产,为工业集中区市场化服务提供新的平台。四是招大引强优质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一厅四地”定位,科学谋划一批项目,不充实项目库。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瞄准苏陕协作、陕南发展等契机,主动与当地大企业、大客商进行联系,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五是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加强企业日常监测,对产能未有效释放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全面核实原因,实行一企一策服务制度,强化服务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