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发布时间: 2023-04-25 08:55
单位名称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农业生产产地环境监控和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检测提供社会化服务。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检验测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政府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各项农业产品检测任务,农业生产和生产过程的监控。
住所 富县南教场党校院内
法定代表人 鲁义锋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2万元 127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2022年工作总结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监测与监管体系建设1.质量安全监测。按照市对县考核指标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要求,我站每年监测抽检速测排查样品不少于8000个,定量检测80个以上。一是制定《富县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县、乡(镇)、企业抽检任务,抽检范围,夯实工作责任。二是每月开展至少4次例行农残速测抽检工作,在“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活动、节日前以及秋季苹果等主要农产品上市期间集中开展监督抽检共60场次。三是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农产品三级监测模式,要求企业、基地每月上报自律性检测抽检数至乡(镇)监管站,乡(镇)监管站每月底上报县农检站,县农检站汇总统计后上报有关部门单位。截至目前,全县共抽检农产品定性检测8125个,检测合格率为100%,共开展定量检测共92个。四是积极配合完成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督抽检工作。配合完成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例行监测专项抽检4次,抽检样品142个,抽检范围包括我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农产品销售批发市场,抽检样品品种涵盖苹果、蔬菜、食用菌等各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以上。2.体系建设。按照“县有中心、乡(镇)有站、企业有自律性检测室”监测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县级检测能力提升,积极拓展苹果、大米品质鉴定,生产环境类检测“大练兵”等技术业务工作,顺利通过省农业农村厅县级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同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乡镇监管站改造完善,按照有监管机构、有专职人员、有检测实验室、有工作制度、有设施装备、有资金保障的“六有”标准化乡镇监管站建设要求。升级改造乡镇监管站9个,购置配送检验检测仪器5套(件),完善各项制度规章、监测档案资料。目前规范运行的乡镇监管站检测室达到11个。(二)“两品一标”认证一是2022年新增有机农产品认证基地2.09万亩(其中苹果1.89万亩,水稻0.2万亩),认证企业15家,全部取得有机农产品认证转换证书,全县现有机农产品认证基地7.15万亩。二是“鄜州蜂蜜”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资料已提交至省农安中心等待确定认证。三是完成“富县苹果”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工作,现已递交申报资料待纳入国家名特优新目录。四是组织我县延安绿谷田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获得《全国农产品包装标识典范(第二集)》编辑名录。五是开展了“直罗贡米”“鄜州蜂蜜”网络域名(国际、国家)注册备案登记工作。(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使用我们根据县上实际,依托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探索创新了“建好一个平台,实现两个目标,落实三项机制,强化四项措施”富县模式,在确保与省市资源共享、网络互联互通的同时,对县级以上87家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有自主商标,独立包装的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对县级以下没有自主商标、包装的453家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产品经营主体,222家生产种植户(蔬菜)全面推行富县承认达标合格证。同时建立了富县承诺达标合格证数字化管理系统,县农业农村局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富县全面试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富农发[2022]45号),明确了承诺达标合格证试行范围、试行农产品品类。通过统一印制承诺达标合格证标识,建立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示范点,配备通过人脸识别、账号登陆、身份证扫描等现代化合格证打印一体机3台,配备便携式蓝牙打印机10台件。确保了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的便捷性,真实性。(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我们按照“区域定格,定格合理不漏点,网格定人,定人充实不漏位,人员定责,定责清晰不漏责”建立富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数字系统,创新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明确了由县农业农村局及其局属单位业务人员为县级指导员,乡镇分管农业副镇长,农业干事为乡级监管员、各行政村两委会成员为村级协管员,村民小组长、企业内检员为信息员“县、乡、村(企)”三级四员监管队伍,开展了苹果、蔬菜、水稻、中锋畜牧等各个产业基础数据调查采集统计,将全县范围内的588家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目前,全县以乡镇长为网格长的乡镇农产品监管队伍人数达到310人。配备数字化终端巡查机6台,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均已上图入库,相关网格管理公示牌、网格长、监管员、协管员等人员职能职责及信誉等级评价制度已上墙公示。6月16日-17日,全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推进会在富县召开,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检中心、市执法支队及各县区农检站、农业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数字三农服务中心建设富县数字三农服务中心按照“建立一个中心、应用三个系统、强化四个支撑、实现‘七+N’项服务”的建设思路开展研发工作,现已完成了一期建设内容。1.信息摸底采集。从天、空、地、人四个维度,通过3S技术以及数据统计等方式完成了“县、乡、村、户”四级农业农村基础数据采集以及下属15个单位系统数据摸底归集工作,现已将耕地、地块、农户、作物、气象、农资、农技、托管、仓储冷链、金融授信等28个方面50余万条数据信息采集整合到数据中心。2.建立智慧监管系统。建立了集生产环境监测、作物长势模型算法监测对比等12要素的水稻、苹果、蔬菜物联网智慧监测点3个。划定建立直罗镇小河子和牛武镇八条硷各500亩以上水稻、苹果高质量示范区。推广了从田间管理、环境监测、农事工艺、水肥一体、病虫防控到农资、农技、用工、托管、金融授信、供求大厅等为农服务为一体的微信小程序“富县农户助手”和“富农”手机APP。通过富县数字三农中心的建立、系统的研发、小程序的推广应用、系统数据的归集整合,将政府政策、技术、科普服务送下去、将农户生产过程中困惑需求集上来,将生产基地与市场销售推介连接起来,助力提升产业发展、提高农户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与实践了数字农业的富县案例。(二)网格化管理按照“区域定格,定格合理不漏点,网格定人,定人充实不漏位,人员定责,定责清晰不漏责”,积极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1.编制网络,构建全区域覆盖的监管体系。明确了由县农业农村局及其局属单位业务人员为县级指导员,乡镇分管农业副镇长,农业干事为乡(镇)级监管员、各行政村两委会成员为村级协管员,村民小组长、企业内检员为信息员的“县、乡、村(企)”三级四员监管队伍。目前,全县以乡镇长为网格长的乡镇农产品监管队伍人数达到310人。2.建立制度保障,构建制度支撑体系。一是制定《富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网格化管理的方法步骤、人员职责分工等。二是制定《富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汇编》,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汇编,根据制度落实情况逐级考核,形成了考核结果与部门单位、乡镇年度综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挂钩的责任体系。三是建立网格化管理公示公开制度。3.创新举措,推动监管模式智慧转变。网格化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改革。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则”的总体要求下,我县大胆探索,改变传统的“人盯人”模式,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数字管理系统,配备手持网络终端巡查机6台,开展了苹果、蔬菜、水稻、中蜂、畜牧等各个产业基础数据调查采集统计,将全县范围内的588家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实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证明”的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进一步确保监管过程可靠性,完整性。三、存在问题1.小程序“富县农户助手”和“富农”手机APP使用率宣传推广还需进一步提高。2.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产品追溯认识有待提高,农产品质量追溯和合格证推双覆盖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3.乡镇监管站建设覆盖率未达到100%,需按照“六有”标准加快建设力度,乡镇监测机构中的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力度不够,尤其在人员安排上,没有专业固定的检测人员,不能专职开展检测工作。4.需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县乡村各方面监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全省农业检测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