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预防与控制,疾病防治研究,公共卫生事件查处,重大疫情测报及防治,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唐塔北路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晓波 | |
开办资金 | 3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88.36万元 | 674.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精准防控,有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1、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成立了县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技术指导组,并成立由公安、公卫、公信(三公融合)人员组成的流调专班(县级、镇级)。2、在原有流行病学调查队伍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充、完善。由县公安局牵头,抽调县疾控中心、镇(街道)卫生院公卫专业人员、公安局、通信三大运营商(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骨干力量组成了县级流调队,共18支队伍,203名流调队员;组建镇级流调分队,共46支队伍,255名流调队员;并确定了村(社区)网格员3345人,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县、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的流调溯源网络,使之能够迅速从多种途径获取相关流调信息,确保了流调溯源信息及时准确。3、行动迅速,高质量完成流调报告任务。坚持科学精准防控,组建了流调工作小组、消杀工作小组、采样检测工作小组,24小时在岗轮流值班。流调专班在接到流调指令后,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风险人员(密接、次密接、关联人员及重点人群等)开展流调和溯源,采样专班赶赴现场采样检测,消杀专班开展现场环境消杀。据统计全年共流调新冠阳性人员334人,排查出密接9094人。收到县市外339名密接及483名次密接协查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密接339人次,次密接483人次,流调及时完成率100%,排查出次密接4483人,一般接触者4469人,真正做到了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二)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传染病防控:我中心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的精准防控,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加强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理等工作,强化培训、督导检查。2022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种、411例,报告发病率93.41/10万,报告发病率较2021年同期下降33.8%。2022年死亡3例,分别为艾滋病2例、狂犬病1例。死亡率为0.68/10万,与2021年相比,下降25%(2021年死亡4例)。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249例,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62例,全年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免疫规划:一是不断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持续开展了全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目标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任务。确保全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保证全县每年12次以上疫苗冷链运转。二是强化了审核力度,提高了接种单位数据录入质量,增强了接种单位数据安全管理意识。三是严格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规范开展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工作,组织了专家对两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了鉴定。3、慢性病综合防控: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服务要求和陕西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参考方案,认真指导和管理基层开展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对项目实施单位的培训、督导考核工作。4、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工作:。对我县22家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已全部检测完成并出具了检测报告书,全部录入全国职业病防治系统。5、高质量完成公共卫生监测工作:为了积极预防控制空气、水、食品、土壤、病媒生物等环境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我们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生活饮用水监测、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学生常见病监测、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与防制等工作,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的技术指导,按时向上级报送各种资料、报表、数据等信息。6、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建设。鼓励各乡镇、机关、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创建,结合健康细胞工程,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学校、企业、机关和社区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行动,指导各单位加强对健康教育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重点加强了新冠病毒宣传工作,同时结合“4·25预防接种宣传日”“5·15防治碘缺乏病日”“5·31世界无烟日”等重点宣传日,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运用大众传媒、宣传标语、宣传展板、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知识,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7、检验检测工作:主要承担全县全员核酸的检测,疑似、确诊病例的检测以及对定点医疗机构上报“阳性”病例的复核等工作。据统计共检测全县饮用水90份,全县学生及孕妇尿中碘315份,全县学生及孕妇盐中碘315份,疟疾血片复检85张,结核痰片复检583张,新冠核酸检测共875623份样本,艾滋病筛查共956人份,布病监测共116人份。每周四次在全县范围内的超市进行冷冻食品核酸采集并检测每次220份。同时还帮助“兄弟”县城分担核酸检测任务2万余人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我中心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在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健康教育、地方病、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防治、创国卫、公共卫生技术服务等重点工作方面以出色的业绩、一流的服务,有效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全年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受到了社会群众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单位宣传报道不够。面对今年以来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高压力的工作任务,我中心团结一致,不畏重重困难,完成了每起突发事件,但因日常宣传本单位业务工作较少,群众对疾控根本工作性质认识度较低。(二)现有人员年龄两极分化严重,人员结构极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断层。(三)中心大部分工作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疫情防控上,对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一般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所懈怠。2、改进措施:(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宣传思想、意识形态、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工作。(二)提高专业水平以补充现有梯队,尽早储备专业力量去适应新时期工作要求。(三)持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传染病综合防控补短板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日常政治理论学习,丰富党员干部头脑,将思想行动统一到政策部署上来,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宣传思想、意识形态、乡村振兴等系列工作。(二)注重新入职人员和青年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传帮带”“双导师”机制作用,定期评选“红旗奖”“蜗牛奖”鼓励干部激情干事,充分发挥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优势,营造想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奋力打造一支拿得出、效率高、能力强的疾控队伍。(三)立足岗位,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突出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坚持多病共防。将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二是持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日常项目管理及督导考核,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指导,提高全县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全年项目工作的顺利推进打牢基础;三是切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提高疫苗安全接种率;四是加强生活饮用水、病媒生物监测,确保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建立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应急装备与物资储备,完善、规范各项应急预案,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名称: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登记号:43601514-X61072311J001有效期限:2021年01月01日至2025年12月3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