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精神,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我园的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力求创新,以贯彻安全工作为主线,以师资建设和内涵发展为重点,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科学有效地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将最科学的思想理念渗透到幼儿教育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正使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的发展。一、工作开展(一)强化党建活动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因地制宜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能够缩短他们与革命先辈斗争历史和斗争精神的心理距离,开展相关活动,各年级创设“红色爱国主题墙”,通过一个浸润式爱国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创设红色绘本展,沉浸红色故事,红色小剧场,追忆红色岁月,希望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中华的灿烂文化;开展了“童心向党,快乐成长”七幼第二届艺术节文艺汇报演出等。(二)明晰园所文化1.自然生活与自然教育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因地制宜为孩子创设了干湿分离的“沙水游乐区”,在这里孩子们既可以用模具塑性,也可以拿工具挖沟引渠,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获得体验;“水幕涂鸦墙”,将墙面改造成原色的磨砂玻璃,在墙体上方安装隐形的喷水管,墙体下方布入微型排水槽,另一侧储物柜投放各种型号的排笔、毛笔、各色水粉颜料、调色盒、喷壶、筛网、棉签棍、印章、牙刷,以及配套使用的小围裙、小袖套、抹布等,供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擦拭又可以循环利用的涂鸦墙让孩子们又有了一个放飞想象、自主创作的快乐场所。2.自然艺术与自然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幼儿各种幼儿探索学习的机会。①楼梯、走廊环境我们利用空间和角落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如班级自然角、幼儿作品展示墙、红色教育主题墙、绘本石头场景画、松果场景画等,自然角创设具有季节性、变化显著性、丰富性特点,板块清晰(观赏区、种植区(水培、土培)、养殖区),自然角里的动植物具有生命力,他们生长发展的过程,具备特定的教育功能,孩子们在种植、喂养、采摘等体验活动中,观察动植物、照顾动植物,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以及幼儿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观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萌发幼儿爱护动植物、亲近自然的情感。尽最大可能让孩子参与到环境中来,给予他们小主人的感觉。大幅线条画、场景石头画、松果画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为幼儿创造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机会。②活动室内环境我们在积极挖掘且科学应用不同的课程资源,在积极完善设施设备的同时,不仅创设了丰富多样的班级区角(娃娃家、小舞台、美工区、建构区、语言区等),还创设了功能部室供资源共享,如卫生保健室、隔离室、科学发现室、绘本馆,多功能室、美工坊、创构坊、红色绘本馆,而且建设了促进幼儿智力、形体等发展的四季恒温儿童游泳馆,让幼儿的日常活动变得丰富多彩。③特色部室“中医馆”中医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弘扬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医药健康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幼儿心中播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主要通过以下四种形式开展活动。a.中医进课堂b.中药种植c.体验“中医馆”d.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二、取得成绩和社会效益1.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一份成绩,一份动力,在过去的2022年里,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园成功创建“延安市素质教育优秀园”“延安市一类幼儿园”,陕西省“十四五”教科研成果中荣获省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8人。2.我园定期组织家长对教师师德师风、保育教育、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民主测评,综合评定认可度达到85%以上。三、存在问题1.未为临聘人员购买“五险一金”2.幼儿园保健员配备不达标。3.部室使用率低,部室材料欠缺,增加部室材料投放。4.每学年的培训费未达到经费收入的5%,培训计划不完整,无学时统计。四、整改措施1.连续两年在本园工作者购买“五险一金”。2.我园兼职保健员数量达标且均有证件,无专职保健员。3.部室材料通过采购已补充,可以满足幼儿幼儿使用。4.计划购买线上培训课程及专业用书;培训计划已整改。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完成上学期未完成的市级规划课题申报“审议”工作,以此次课题申报为契机,初步完成园本课程,讲环境与课程相融合,到有特色。2.加强常规教育教学管理。有效落实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养成良好的教育工作常规,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环节。3.完善骨干教师体系,完成“青黄”工程的签订、落实工作。4.加强园本课程建设。树立全课程理念,即一日生活皆课程。基于儿童立场,不断加强对课程管理的研究与指导,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在自然中学习”课程案例研讨活动,通过研讨学习让教师转变思维方式,突出课程,凸显儿童学习过程。5.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帮助教师提高学习意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明晰有效的研究方法,深入课程开展实践研究,不断总结经验。2023年2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