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文化馆

宜川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4-24 15:59
单位名称 宜川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管理各乡镇文化市场,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大众科普资料编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住所 宜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三楼
法定代表人 曹晓江
开办资金 19.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万元 12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部门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员活动:一、2022年业务开展情况、元月至2月份,宜川县文化馆组织2022“文出宜川大过年”宣传推介活动,利用“文出宜川”微信公众号推出“文出宜川大过年”系列文章54篇;为全面助力全县疫情防控,文化馆组织“艺”起战疫、文旅阵线有奇兵艺术作品组稿,共计编辑刊发作品47幅。通过抖音平台积极发布春节文化活动作品26个,以及美食及年俗活动进行宣传。(2)、为了更好地营造春节气氛,围绕“文出宜川大过年”系列活动,2月14日上午,宜川县文化馆举办“文出宜川文学的春天”专题讲座,特邀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延安市作协党组书记侯波先生前来授课,县作协会员和文学爱好者60余人参加。(3)、4月19日上午,文化馆馆长曹晓江参加了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召开的2022年全市文化馆馆长座谈会议,会议传达了2022年全市文化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交流讨论了2021年工作亮点、2022年工作计划、存在问题、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意见建议等方面工作。本次会议召开为宜川文化馆以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找到了方法。(4)、文化馆组织6名选手赴延安参加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第三届延安市农民工诗歌朗诵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5)、7月12日下午,县委高书记一行来文体活动中心大楼调研,参观了文化馆的非遗展馆、文学艺术馆、油画坊等展室,并和传承人进行了亲切交谈,对文化馆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将文化、非遗和旅游相结合,开创文化的市场价值。(6)、为了切实培育和发展宜川县陕北民歌歌手,宜川县文化馆8月23至24日在宜川县文化馆三楼文艺培训室培训组织宜川县陕北民歌歌手培训暨选送参加第四届陕北民歌大赛宜川县初赛活动,20名歌手参加了初赛。最后,选出张金科、张莹、曹彩霞、丁军锋等8名选手代表宜川县赴延安市安塞区参加了第四届陕北民歌大赛活动。(7)、10月13日,受疫情影响,宜川面花传承人李引爱进行了线上文化慕课教学培训,共三个章节。讲面花、牡丹情,教你会为简单的面花制作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便捷。(8)、10月20日,文化馆组织录制广场舞视频,选送“时代宜川广场舞队”作品《宜川赋.丹州情》、“壶口情结姐妹队”作品《秋韵浏阳河》,参加第六届延安市广场舞大赛。(9)、11月4日,宜川剪纸传承人马新红进行了线上文化慕课教学培训,共三个章节。盛碗花、莲花、佛手灯民间习俗以及剪法。(10)、本年度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提质增效公共数字文化以来,开展直录播以陕西公共文化云平台为支撑,通过网络新媒体渠道,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直录播交流活动,完成直录播46场次,借助新媒体数字资源的生产方式,形成文化共享工程独具特色的资源板块,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重要的内容支撑。2、免费开放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年,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有:(1)、宜川少儿胸鼓免费培训班,培训学员220人。(2)、太极拳传承基地,太极拳爱好者30余人,不定时进行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3)、宜川高跷传习所利用空闲时间培训高跷爱好者40余名。(4)、非物质文化展示馆,全面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农耕文化,接受参观群众1620人次。(5)、2022年举办了“壶口斗鼓”传承培训班,全县不同行业的30多名斗鼓爱好者参加了培训,学员学习热情高涨,效果显著,提升了壶口斗鼓传承与发展。(6)、书画常年展厅,常年展出书画爱好者的作品,向来访者充分展示了宜川的魅力,书画常年展厅开放累计接待群众940人次。(7)、与红军小学、县幼儿园、向日葵幼儿园开展“馆校联谊活动,参观学生共计980人次。通过艺术鉴赏与艺术熏陶,传承和弘扬了群众文化和民间特色文化,增强了群众文化自知和文化自信。3、非遗工作以亮点促发展1、2月中旬,非遗股整理“宜川过大年”文稿,对传统年俗活动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2、3月、11月,文化馆在多功能厅举办了2期“壶口斗鼓”培训班,各招收学员30余名,由省级传承人兰天刚担任教练,培训期间学员积极认真,圆满完成本期教学任务。3、宜川稠酒非遗产品于“五一”期间,在壶口景区宣传推介,完成假期非遗进景区工作。全面建成宜川高跷(赵继平)传习所,宜川剪纸(李燕燕)传习所,正常开展工作。5月23日,宜川稠酒制作技艺获批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4、6月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全力做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组织宜川县国家级非遗工坊“宜壶稠酒”参加了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在宝鸡市行政中心南广场举行的活动,赴黄龙参加延安市2022年文化遗产日黄龙主会场活动,对我县胸鼓、刺绣、剪纸、稠酒项目进行展演、展示宣传。5、6月16日,宜川县文化馆邀请市级传承人李丙兴携手壶口斗鼓省进传承人兰天刚在月寸开展折子鼓培训班,此次培训的25名学员将成为我县一支技艺精湛的折子鼓队员。7月13日,宜川盘古锣鼓、赵氏祖传中医炼丹术、宜川划拳被批准列入县级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6、8月4日,省文旅厅非遗处凡显峰处长一行4人来宜川兴华酒业有限公司非遗就业工坊开展调研督导,调研组与宜川稠酒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刘金玉进了亲切交谈,对兴华酒业非遗就业工坊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8、王小芳、冯苏梅被批准为延安市第四批非遗传承人,9月份、推选宜川胸鼓、宜川稠酒视频、宜壶稠酒产品于9月15至20日,在高陵参加第二届黄河流域文化高质量发展联演联展活动。9、国庆节期间,宜川剪纸、宜川泥塑、葫芦烙画、刺绣艺人携作品赴壶口景区参加非遗进景区展销活动。10月28日,上报宜川稠酒、宜川猪灌肠制作技艺短视频,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22年中国非遗美食大集活动的评选。10、11月中旬,文化馆在多功能厅组织举办宜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壶口斗鼓”教学实践培训班,共培训学员50余名,由壶口斗鼓省级传承人兰天刚进行实践培训,县融媒体中心进行现场录播。二、取得社会成就收获及其它方面工作1、6月29日,文化馆组织6名选手赴延安参加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第三届延安市农民工诗歌朗诵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2、选送张金科、张莹、曹彩霞、丁军锋等8名选手代表宜川县赴延安市安塞区参加了第四届陕北民歌大赛活动。3、文化馆组织5名业务干部参加第九届延安市群文系统业务干部技能大赛,选送作品12件,其中曹晓江、张朝霞、周姣姣获美术类优秀奖;张建东获摄影类三等奖、魏耀红获书法类三等奖。4、7月13日,宜川盘古锣鼓、赵氏祖传中医炼丹术、宜川划拳被批准列入县级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5、编辑整理《宜川胸鼓新时代培训教程》,印编3000册。6、王小芳、冯苏梅被批准为延安市第四批非遗传承人。7、宜川稠酒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8、在“大河颂.陕西省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活动中,张江源作品《山映斜阳》获美术类一等奖,曹晓江作品《壮写的母汁》获美术类三等奖。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和下一步计划这一年来,在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文化馆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人员编制相对短缺,总分馆专业门类不够健全,结构不尽合理,戏剧、曲艺、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专业人才极具匮乏;二是人才使用机制不够畅通,文化队伍人员流动慢,特别是近年,年龄小、学历高、专业对口新进人员不足;长期以来对民间文艺团体的作用、地位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民间艺术团体管理处于无序松散状态;文化馆对艺术鉴赏、大众审美、新时代文化方向引导尚且薄弱,这些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进展文化馆事业创造性推进和创新型发展。下一步积极参与上级部门主办的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开拓创新,认真完成文化进基层、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组织好春节文艺汇演各项活动、广场演出、外出展演、比赛等各项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非遗数据库建设,推进宜川胸鼓、壶口斗鼓、宜川蒲剧进校园培训,开展非遗项目申报和传承人推荐、考核工作;利用传习所继续开展胸鼓、斗鼓、折子鼓、宜川剪纸、面花等培训;发挥宜川兴华酒业国家、省级非遗工坊领头示范作用,切实做好非遗助力扶贫工作;全力打造“文出宜川”公共文化品牌,全面做好文出宜川微信公众号宣传,全力搞好“文出宜川”季刊简报采编。认真做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及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抓好群文工作直播示范带动,拓宽工作视野,提升群文工作质量与水平,围绕全县“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宜川县奋力谱写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