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金融工作中心

宜川县金融工作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4 15:58
单位名称 宜川县金融工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服务。研究制定银政、银企合作政策,做好融资对接工作;制定全县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金融决策参考意见和建议;建立并实施金融工作考核机制;维护全县金融稳定;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住所 宜川县党政综合大楼1525室
法定代表人 贺江龙
开办资金 2.7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金融工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做好贷款余额增速任务我中心联合县人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政策,深化与各金融机构合作,督促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存贷款余额增加和资金的有效运转。(二)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根据《关于加强创新驱动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宜办发〔2022〕40号),为进一步缓解我县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企业明晰股权配置,健全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良性发展。我中心通过召开全县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补短板)培训会、“一对一”辅导的方式推进企业挂牌工作。2022年8月4日,宜川三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挂牌成功,成为我县首家挂牌成功的科技型企业,挂牌代码:T010019。(三)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联合宜川县信用联社加大对陕农担的协调力度,于7月19日与延安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担保业务协议,从而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支持力度。(四)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按照《宜川县政银企合作机制》,着力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制定金融机构考评办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根据《延安市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方案的通知》,我中心牵头制定金融机构考评办法,通过奖优罚劣的形式,进一步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宜川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办法》已经印发并遵照执行。(六)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活动,防范化解风险为认真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增强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我中心要求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关于开展2022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七)金融风险防控稳步推进,金融环境安全稳定1.2022年“晋商贷”非法集资案件,我县共4人参与,涉案金额为8.6万元。“晋商贷”案已由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已依法立案执行,我中心通过电话、微信与受损人员进行沟通,将核实公告向受损人员告知,因其中三人受损金额在100至500元之间,电话已放弃信息登记,一人在云南打工(崔林涛8.5万元),4月28日通过微信向该人员传送了相关信息,按时完成线上信息登记,最大限度降低损失。2.根据《宜川县金融放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各成员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民意导向,有重点分步骤推进全县金融放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协调联动,进一步净化金融市场环境、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全县金融安全稳健运行。二、社会经济效益(一)截至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2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9.67亿元,第三产业存贷比余额增速12.2%。(二)宜川三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挂牌成功,成为我县首家挂牌成功的科技型企业,依据相关文件,宜川三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将获得市、县两级挂牌扶持奖励资金。(三)截止2022年底,共协调金融机构发放融资性担保“三秦融担贷”9笔3105万元,担保费率1%。(四)截止2022年底,我县金融机构支持宜川县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4个共计2560万元;(陕果500万元、40吨LEG1000万元、第二幼儿园270万元、美泰泰扶贫开发公司290万元)各金融机构向县域内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6213万元,其中科创型企业贷款2576万元(新增752万元5笔)。(五)根据《宜川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办法》对县域内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进行考核,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六)共发放非法集资宣传资料2万余份,悬挂横幅26条、张贴海报30余处,参与群众数4500人次。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风险意识。(七)1.利用电话与利益受损人员进行交谈、政策讲解、安抚情绪,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线上登记,最大限度降低利益受损人员的损失。2.通过排查发现我县陕西玮业居房经纪有限公司、宜川隆昌號商务信息资讯有限公司、宜川卡联集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经营范围中含有违规字样,宜川隆昌號商务信息资讯有限公司通过沟通愿意变更经营范围,但因为法人失信暂时无法变更,其余违规企业均已变更经营范围。三、存在问题(一)我县企业普遍存在资质不规范,管理制度缺失,达不到银行的抵押、担保条件,难以获得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我县企业发展缓慢、没有长远目标,达不到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条件,无法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二)我县企业主普遍存在缺乏直接融资意识,很多企业对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性不高。(三)非法金融活动花样不断翻新,形式更加隐蔽,排查日益艰巨,发现难,定性难。四、整改措施(一)根据《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大银企合作,引导商业银行与陕农担开展“银担合作”,继续发挥陕农担宜川办事处作用,为我县小微企业融资做担保。(二)做好企业前期调研、培育、发展工作,积极开展企业挂牌培训,帮助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三)采用新兴媒体加大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切实提升我县社会民众风险意识。五、下一步打算(一)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及重点企业进行融资对接,了解项目建设资金的需求,确保项目承建单位更好的得到地方金融机构的支持,积极争取省市融资担保机构为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增信服务。(二)鼓励引导更多优质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完成延安市企业上市挂牌目标任务,2023年新增区域股权市场交易板挂牌企业1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1家。(三)组织调整后的非法集资联系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各乡镇(丹州街道办)分批集中培训《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促进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丹州街道办)处非人员全面深入地了解非法集资的形式和特点。通过学习,切实增强对非法集资活动的识别、防范和处置能力,提升处非人员素质,维护金融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