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宜川县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4-24 15:54
单位名称 宜川县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我县河流水域永续利用提供服务。承办我县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及河长确定的事项,监督指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住所 宜川县政府东院一楼
法定代表人 白文平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上级河长办和县水务局的指导下,认真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方案和各项工作部署,保障了我县河长制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完成市县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河长制及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形成报告如下:开展业务情况(一)调整充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严格落实定期巡河制度。因人事变动,我县及时调整充实了县级河湖长领导小组。县级河湖长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委、人武部等20名县级领导组成,分别担任主要河流(含4座水库)的县级河湖长和副河湖长,分别带领10个部门单位负责包抓10条县域河流(4座水库),进一步强化了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为全面推进“河湖长制”落实和水污染防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巡河机制,坚持县级河湖长月巡河,乡级河湖长周巡河,村级河湖长日巡河,对责任河湖段进行巡查,及时反馈处置出现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县三级河湖长累计巡河4876次,解决问题412个。县河长办对反馈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督办,每月将督办情况进行公开通报。(二)持续深入推进,全面排查整治。今年以来我县河湖长制工作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坚持河湖“清四乱”和“妨碍河道行洪畅通”常规化、规范化,实行一月一反馈、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坚持“动态清零”,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持续向好发展。年初,各乡镇、街道办对全县115处疑似“四乱”或碍洪问题逐一进行了实地排查核实,经系统上传确认的3处问题和1处自查问题,全部提前完成整改,并及时上报进行销号。同时,县河长办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清河专项行动”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各级河湖长履职担当,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着力改善全县水域环境面貌。4月份,我县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召开了“全县河道(水库)碍洪突出问题及‘清四乱’5·1假期期间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会”。5月份,集中时间,专项突击检查河道“清四乱”及水域管控工作落实情况。6月份,针对黄委妨碍河道行洪重点核查交办我县确认的1处问题,我办及时进行督办上报销号。7月份,主汛期以来,以确保河道行洪安全为重中之重,全力排查整治河道安全隐患。8月份,组织参加了全省河湖长视频会议,并就我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河湖长制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9月份,按照省市《河湖长令》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印发了宜川县《总河湖长令第5号》,进一步明确并夯实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10月份,我县“河长制+”机制暨《宜川县“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意见》印发。11月份,县委办、政府办印发了《宜川县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宜办字〔2022〕43号),着力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以着力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精神,县水务局印发了《关于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宜水发〔2022〕85号),即日起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全县水环境集中整治。同时,为全面落实“全省2022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安排部署会”、“水利部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工作推进会”精神,相关单位进行了细致安排和责任落实。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印发整改专项督办函16份,完成县级以上整改销号问题83个。(三)严格考核排名,水质稳定达标。严格落实河长制暨水污染防治按月考核排名通报制度,国控断面、出境断面及域内主要支流水质持续改善,初步实现稳定达标目标。按照县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川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目标任务考核方案》的通知(宜河长办发〔2022〕13号)“一月一反馈、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要求,对各乡(镇、街道)河长制暨水污染防治工作综合考核及排名情况进行通报。今年以来宜川县昝家山、秀西、壶口国控断面水质均达标或优。(四)全力创建示范河湖河段。我县两个河湖示范点,分别为县城内仕望河段和西川河。仕望河段属丹州街道办管理,丹州街道办环境督察人员开展常规巡河工作,各级河长常规巡河。对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对存在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曝光,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时限,仕望河水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西川河属英旺乡人民政府管理,乡政府督导各村加强宣传,利用微信群、广播对各村进行宣传,提高治水护水理念,并在辖区内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进一步开展摸排整治垃圾“四乱”现象,安排河道环境督查人员对各村河道卫生进行督查,并督促相关责任人整改。西川河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为契机,对英旺至圪岔沟段实施了防洪工程,综合治理河道长2.9km,新建堤防总长3773.9m,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洪水,进一步提升了河流环境面貌。(五)河湖长制制度健全,宣传有力,信息化平台建设管理到位。县河长办和县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宜河长办发〔2022〕16号),县检察长统筹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四大职能,协同解决河流管理保护难题,探索构建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生态共建共治管理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共同推动河湖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河长制工作6项工作制度,规范河湖长制日常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宜川河长制)平台,不断提高公众号关注度,坚持每月不少于4次宣传河湖长制相关内容,乡镇利用村级信息群、工作简报、小视频等媒介载体,河长制公示牌等多角度、 全方位解读河长制的政策要求,引导群众进一步增强爱水、护水、节水意识,以实际行动主动参与河流水环境、水质保护工作。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整改措施一是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我县水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有了深切的感受,幸福感不断上升。但也应当看到河湖长制在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方面提升空间还很大,需要把宣传教育作为强化河流保护的重要环节来抓,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持续引导群众增强爱水、护水、节水意识,以实际行动主动参与河流水环境、水质保护工作。二是凝聚更大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及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河湖长制“九大任务”,凝聚起各级各部门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的强大合力。将工作压实到河湖长,到成员单位,到乡镇、村组。同时要加大河湖长制工作宣传力度,调动和发挥社会公众、沿河湖群众的积极性,凝聚起全社会共同保护河湖、保护生态的合力。三是强化基层工作保障。积极争取河湖长制工作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明确县、乡、村三级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方式和金额,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加大对乡镇、行政村河湖长制工作的支持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