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24 15:51
单位名称 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承担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防疫监督、技术培训、防疫物资供应;承担疫苗申报、管理、疫苗免疫接种技能培训、抗体检测;承担畜牧产业技术培训、应用推广、信息统计、调查研究。
住所 宜川县众锦街区四楼
法定代表人 李文锋
开办资金 242.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2万元 307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县畜牧中心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重点做好畜牧生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验检疫等工作,保障了我县畜牧业健康平稳发展。一、2022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抓牢产业发展,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省市关于现代畜牧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宜川县2022年畜牧产业链建设工作要点》,重点加强招商引资、规模养殖场培育、开展优良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等工作产业链前端,全面加快畜牧业发展;持续做好畜禽屠宰等产业链中端工作,支持鼓励县畜禽屠宰场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结构,促进屠宰企业向精细化转变;加快推进产业整理步伐、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等产业链后端建设。全力以赴保稳定、保发展、保供给,养殖业生产形势稳定,完成人工种草1000亩,新建规模养殖场3个,2022年底,全县生猪存栏1.95万头,羊存栏5.23万只,牛存栏0.41万头,家禽存栏12.6万只,蜜蜂养殖1.07万箱,畜牧业产值1.2亿。(二)抓好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严格落实省市2022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制定印发了工作方案,及时召开了全县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对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做了重点安排,对动物疫病防控业务知识和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和培训;组建了技术服务队逐乡镇开展防疫技术培训指导。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疫苗通过冷链运输车直接运送到各乡镇,保障疫苗质量,严格疫苗管理,做到疫苗、防疫用品、免疫进度有台账。累计免疫注射猪瘟疫苗1.72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23.7万羽、鸡新城疫23.7万羽,W病免疫注射羊子8.9万只、猪1.73万头,牛0.48万头,小反刍兽疫免疫4.4万只。稳步推进2个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二是强化人畜共患疾病防控。采取摸底排查、加大宣传培训、提升防控能力、强化监督管理、严格化验监测和及时防控处置等“六举措”,切实增强布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和自我防控意识,切实做好广大群众自身安全防范工作;全面开展狂犬病、鸡新城疫、狂犬病免疫工作,对全县486只犬进行了狂犬疫苗注射;积极开展布病监测工作,共监测28个村29个养殖户2485份,依法依规处置检测发现的布病羊子10只。(三)抓严动物检疫,确保畜禽及其产品安全做好“源头”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每个乡镇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开展产地检疫工作,落实了监管责任,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开展产地检疫17次、开具检疫A证9张、B证8张。严格“过程”监管,屠宰检疫严格落实“两项制度”,落实官方兽医驻场制度,共派驻3名官方兽医进驻定点屠宰场开展检疫监督工作,严格屠宰检疫程序,对进场屠宰生猪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检疫工作,对不合格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共完成生猪屠宰检疫6214头、无害化处理1024公斤;屠宰场非洲猪瘟PCR检测85个批次、瘦肉精检测301份,全部合格。强化“运输”监管,扎实做好青兰高速宜川出口畜禽专用运输通道监管工作,对进入县域境内的活禽及畜产品,严格查证验物,对查验合格的消毒后予以通行,完成动物产品检疫14车次、91680kg,动物检疫18车、4350头(羽)。(四)抓细应急管理,提高畜牧业应急管理水平成立了宜川县畜牧养殖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健全了宜川畜牧养殖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入养殖场户就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圈舍维护等进行培训指导,督促养殖场定期对圈舍安全、水电以及机械安全和各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提高养殖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立“宜川县畜牧信息服务”微信群,及时推送天气预警信息,做到信息及时发送到场、到户,起到了良好效果。(五)抓紧招商引资,补齐畜牧业产业链短板结合我县畜牧业发展实际,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到甘肃省环县、富平县等地考察学习畜牧产业发展,重点就饲草料加工、肉品加工、特色畜禽养殖等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邀请江苏博领集团到我县就奶山羊产业发展进行实地考察,促进我县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存在问题和困难一是目前我县畜牧兽医队伍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空编4个;乡镇畜牧人员调动频繁,长期从事畜牧兽医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影响工作开展。二是畜牧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缺乏大型龙头养殖企业带动,目前的畜牧生产只局限于基础养殖这个简单的环节,生产效益较低,没有精深加工生产企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三是受耕地红线政策影响,可用土地较少,面积不足,畜牧养殖占用土地问题无法解决,严重影响畜牧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三、2023年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2023年,我中心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动物防疫为保障,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突破口,以提高产业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全力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步伐,持续推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在做好生猪、肉羊、肉牛等传统畜禽养殖的同时,重点发展奶山羊、草原野兔等特色畜禽养殖,鼓励支持家庭牧场、“企业+养殖户”产业共建模式,逐步形成猪、牛、羊主导,家禽、特色养殖补充的畜牧业格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我县畜牧业转型。2023年全县生猪存栏达到2.0万头、牛存栏达到0.42万头、羊存栏达到5.3万只,家禽存栏达到13.5万羽,蜜蜂饲养量达到1.08万箱,实现畜牧产值1.25亿元。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监测工作,加大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力度,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认真完成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先打后补”工作,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三是持续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官方兽医驻场制度,开展检疫监督工作,严格屠宰检疫程序,严把生猪进场关口,严禁不合格生猪进场屠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夯实监管责任,落实落地报检制度。严格做好青兰高速宜川出口畜禽专用运输通道值守工作,对省外通过青兰高速进入的活禽及畜产品,严格查证验物,对查验合格的消毒后予以放行。四是坚持绿色生态健康发展。遵循“草、畜、肥”循环绿色发展模式,积极推广饲草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高效饲草,通过粮改饲、秸秆利用等方式,加大饲草饲料开发利用能力,调整饲草供给结构,提高饲草饲料供给能力;指导养殖场户按照有关规定自行配制饲料、自产自用,降低饲料成本和养殖成本。加大对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改造,将畜禽生产产生的粪污进行发酵处理,通过无害化处理予以还田,使畜禽粪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五是认真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重点对乡村级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畜牧养殖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邀请知名畜牧专家实地培训,现场指导,提升技术水平,并建立畜牧产业培训制度化,培育一批会管理、懂经营、有技能的畜牧产业带头人,引领示范,带动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