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周至县动物检疫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动物、动物产品安全提供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检疫申报点产地检疫指导和管理;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屠宰环节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抽检;检疫室规范化建设;相关业务及法律法规宣传培训。 | |
住所 | 周至县农商街8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稳刚 | |
开办资金 | 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87万元 | 40.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本单位自成立以来,全面遵循《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依据单位设立时的宗旨及业务范围特制定《周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指南》,指南中涵盖了各项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检查程序、各类告知书与承诺书。单位的日常以工作指南为指导,严格按照指南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主要业务工作:1、严把标准,依法实施动物屠宰检疫工作。2022年全县4个定点屠宰场共屠宰生猪86426头,检疫生猪产品86426头,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12336张;无害化处理“三腺”及病害组织21.752吨;回收产地检疫票证2064张。生猪屠宰环节全年用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瘦肉精”三联卡共检测尿样3367头份,均未检出阳性。在屠宰场开展旋毛虫检测工作,共检测样品73头份,全部为阴性。按照“批批检、全覆盖”的原则,全年共混样检测非洲猪瘟血样4024份,均未检出阳性。2、强化措施,不断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我县共有17个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在岗官方兽医41名,负责全县产地检疫工作,截止12月底共检疫生猪151782头,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2082张;家禽423800羽、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296张。还检疫兔1982只、鸽子81只、马6匹、猫1只,共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23张。在产地检疫管理工作中,一是依法依规实施检疫。要求官方兽医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产地检疫规程等法律法规及农业农村部、省、市有关检疫工作要求,实施到场到点现场检疫。认真落实畜禽运输车辆备案制度,要求留存动物装载前、中、后现场实施产地检疫照片,保存期限不低于两年;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履职能力。不定期组织全体官方兽医进行业务培训,举办《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专题培训一场次,官方兽医参与率100%。同时组织官方兽医在牧运通平台进行线上培训考核,参与率100%,优秀率达20%。通过培训考核进一步强化了业务水平,提高履职能力。3、统筹兼顾,扎实完成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统筹规划、科学布点,全年完成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抽检399个,非洲猪瘟监测抽检猪血样8个。(1)县级监测采样190个,其中猪肉61个、猪肝31个、牛肉12个、羊肉12个,禽肉34个,禽蛋40个。猪肉、猪肝、牛肉、羊肉检测β-受体激动剂类9种,磺胺类5种,四环素类4种。禽肉、禽蛋检测氟喹诺酮类8种,酰胺醇类3种,金刚烷胺和氯霉素。190个样品经第三方机构实验室检测全部合格。(2)市级监测采样137个,其中猪肉44个,猪肝5个,羊肉10个,禽肉36个,禽蛋42个。(3)省级监测采样72个,其中猪肉31个,猪肝9个,牛肉3个,羊肉4个,禽肉6个,禽蛋19个。(4)非洲猪瘟监测抽检猪血样8个。4、找准关键,创新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1)根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结合屠宰工作实际,提炼总结出《食品安全大如天入场严把四个关——生猪入场“四不准”》、《食品安全大如天规范屠宰是关键——生猪屠宰“五不准”》、《食品安全大如天严把检疫监督关——生猪屠宰检疫“七道关”》要求,统一制作标牌,分别悬挂在屠宰企业生猪卸载台、屠宰车间入口、屠宰检疫室内,并专题召开屠宰企业负责人、协检员、品检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驻场官方兽医监督屠宰企业全面落实到位。(2)设计印制了《周至县畜禽运输台账》,载明运载时间、到达时间、检疫证号码、畜禽种类和数量、起运地点、到达地点、运输路径、车辆清洗消毒情况、运输途中异常情况,以及车牌号码、司机姓名、联系电话、记录时段等,并将法律法规中畜禽运输车辆应当符合的条件、运输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予以摘录,包括:主体责任、防疫要求、禁止行为、疫情报告、健康要求、凭证运输、车辆备案、清洗消毒、指定通道和无害化处理以及有关罚则等。(3)设计印制了《周至县跨省引进饲养动物落地报检登记册》,落实《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关于跨省引进用于饲养的非乳用、非种用动物落地报检的规定,进一步规范落地报检工作,与执法大队有效衔接,杜绝违法行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4)印制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单行本400本,《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单行本400本,《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宣传挂图》400张。通过培训、宣传,进一步提高无害化处理工作能力,提升无害化处理工作成效。5、农业发展和有关业务工作。一是根据不同产业类型,采取短信指导、入户指导、田间地头指导等形式,完成四屯镇脱贫户1511户、监测户30户的产业技术服务工作。二是四屯镇撂荒地13块、退林还耕地48块的现场核查工作,为落实补贴资金做好准备。三是成功举办《周至县2022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培训会》,全县官方兽医、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场80人参加培训。四是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帮扶督导工作,扎实落实二曲、四屯、哑柏、青化4镇春秋防疫的督导工作,确保强制免疫密度达标、抗体合格,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打好基础。五是严把标准和条件,审查备案动物运输车辆35辆。六是配合局畜牧科完成《动物防疫合格证》年审工作,现场审查51场次。三、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畜牧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提升动物卫生保护水平,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兽医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和完善,加强对全县的动物卫生的监督与管理,对动物疫病加以防控,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督职能,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保障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人员缺乏。目前我县共有4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按《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屠宰环节官方兽医检疫监管制度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19〕第16号)精神,我县需配备驻场官方兽医19人,而目前业务科共有12人,人员严重缺乏,难以应对当前屠宰场非洲猪瘟检测监管的艰巨任务,不能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标准配足官方兽医。(2)经费紧张。由于财政停止检疫收费,而“瘦肉精”的检测任务越来越重,加之监督管理成本大,经费严重不足。(3)业务知识掌握得不深,政策宣传不到位,养殖户出栏动物不能提前报检,有些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区域内养殖场户底子不清,出证时心中没数。2、改进措施:(1)积极申请配备专业人员。(2)积极向上级申请业务经费。(3)加强对官方兽医的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业务效率,使官方兽医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推进屠宰场标准化进程。2、积极试点无纸化出证,提升检疫工作电子化水平。3、充分发挥“智慧动监”平台作用,实现动物检疫信息化监管。4、有效实施畜禽产品监测,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5、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追责,实现单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